中医学无胃癌病名,但历史文献中类似胃癌临床表现的记载甚多,古以“胃脘痛”、“伏梁”、“反胃”、“心积”等名称指代胃癌,认为胃癌的病因病机较复杂,应辨证论治。
胃癌的辨证主要在于分清虚与实的关系,虚是以脾胃气虚为主,还是以胃阴不足为主,脾虚是否及肾等;实则要分清食积、气结、热蕴、痰凝、血瘀何者为患,或协同为患。
本病辨证尤需舌苔的变化,苔乃胃气所附,苔厚口臭乃食积不化之象;苔白而腻,口粘且甘,乃湿邪为患;苔黄口苦则有化热之势,苔花剥则胃阴伤矣。
临床观察胃癌的舌苔以厚腻苔或花剥苔多见,舌质则以裂纹舌、淡黯舌为多,脉象多沉缓,提示胃癌辨证为脾气虚,胃阴不足,痰湿夹瘀多见。
胃癌中医辩证论治,早期以攻为主,中期攻补兼施,晚期以补为主,是较为公认的治则。
治胃癌健脾和胃应贯穿始终。
气机失调,既是胃癌的发病原因,亦是胃癌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变化,故理气法即使对“因”的治疗,也是对“证”的治疗。
胃癌治疗应以缓图之,用药宜平和,用方宜平和,如用药太过,反伤脾胃。
中医药三联平衡疗法是由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根据30年的抗癌经验,在先辈们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具有以下特点:
一、无毒无痛,防治同步:虽然说手术治疗可以将癌变病灶切除,但却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功能障碍,且创伤大;放化疗虽然可以杀死一定的癌细胞,但是却明显的抑制了消化道和造血系统的正常功能。
而这些不良症状可以在服用中药三联平衡疗法后,而获得明显的改善。
二、以人为本,辩证施治:中医多是从患者全身考虑,而并不只是局限于病灶本身。
局部的治疗并不能彻底的根治疾病,中医则是标本兼治,并改善患者的组织形态及体质,在整体的治疗中不但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消灭病灶。
三、应用形式多样化:中药三联平衡疗法可以提高远期疗效,减少肿瘤的复发,这些都是中医治疗的益处。
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彻底治疗疾病。
以上就是胃癌中医辨证论治的相关介绍,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别的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医生,相信他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