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感于培智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感于培智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感于培智学生的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72-01
培智学生由于存在着生理缺陷,导致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不便,并
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培智班的老师兼班主任,在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教育他们遵纪守法保证安全的同时,更要在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点滴中,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
帮助、教育这些特殊的孩子我通过亲身经历,浅谈一下培智学生的心理,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
法构建他们美好、健康的心灵。

一、特殊学校智障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1、情绪不稳定。

培智生相比于正常儿童他们的情感更易于发生变化和冲动,容易受外界情景的支配。

他们的
情感外露明显,内心的体验不深刻,比较单调和极端,只有高兴和伤心、满意和不满意,情
绪化十分的严重,培智生有的目光有些异样,有的行为有些特别,有的心里很胆怯,有的表
现得正好相反,带有叛逆性与挑战性,他们常违反纪律,爱在众人面前“出洋相”。

2、缺乏自信。

在生活中不单不会得到别人称赞,反而会被人们冠以“笨蛋”“傻子”“白痴”等难听的称呼,让
他们充满了挫败感、失败感,更加失去自信。

他们也时常因为智力问题在成长过程中,做事
的失败率往往大于成功率,自身自信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建立,胆怯于尝试着做事情,叫他们
执行任务,他们常会说:“不会”“不敢”。

如:我班一位智力障碍学生周××,在平常与学生相
处时语言非常丰富,性格也活跃。

但是一到上课时,他就犹如见了猫的老鼠,不敢说话,不
敢有任何动作,老师让他上台回答问题时更是畏首畏尾,行动变得十分缓慢。

二、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在对培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老师既要当好教育者,更要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伙伴,
将自身定位成“知心朋友”更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

采取自由平等的交流方式学生们更
愿意吐露他们的真实心声,能够给老师提供教师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老师总以高姿态来教育
学生时往往收效甚微,而能心平气和地成为一个倾听者,让学生们感到轻松、敞开心扉,老
师就更便于发现他们的问题,可以捕捉到最真实的教育信息,进而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提供
适合学生自身的教育方式。

2. 消除自卑,培养自信
培智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缺陷,他们自信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加之周围环境的歧视、欺凌、侮辱,自尊心受挫,更加剧他们自信心丧失,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和缺陷的补偿。

班主任做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第一责任人,积极开展如“我是文明小标兵”、“我有一双巧巧手”
等活动,培养与展示学生的优良品质与良好行为,树立正面的榜样,引导学生在积极的、丰
多富彩的活动中产生积极的体验,形成积极的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以心理学为指导,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兴趣、优点,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
引导教育、纠正培养,培养他们的自信,消除自卑情绪,使其健康成长。

3、直观教育,减少说教
培智学生掌握语言类的抽象概念很困难,他们的思维多停留在知觉的分析和表象的分析,他
们的注意力又不能较长时间集中,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所以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特别强调直观性原则,弥补他们的不足,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教育获得较好
的效果,例如:强调通过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等手段来带入情境;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所教内容来优化情境,提高学生动机,拓宽情境,促进学生智能及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开展的情境创设要紧密结合培智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

老师还要加强与家长合作,以巩固学生的情感体验。

此外,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注意避免空洞的说教。

总之,对于培智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显得格外重要。

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探索研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