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性话题(命题)作文审题指导比喻性话题(命题)作文审题指导一、纯命题或话题作文例1:以“在心底开一朵花”为题作文“花”喻体特点: 美好、让人愉悦 ( 如莲花、菊花、梅花等)本体自信、乐观、坚韧、永不放弃、合作……爱、感恩、奉献……道德、诚信、善良、宽容…理想、信念、梦想、对知识的渴求……平等、自由、和平比喻型话题审题的三条原则 :1.要对喻体的特点把握准,找本体时要有相似点。
把本体找出后,可以试着改成一个明喻来验证。
2.要有整体意识,不要只抓住一点不放。
3.在写作过程中要时时将喻体和本体结合起来写,不可偏废一方。
要开篇就要明确点出喻体与本体的联系写作思路:一、如果论据比较充分的话,可采用论据并列的形式(详例+点例)如:乐观苏轼、安意如、富兰克林?罗斯福、牛顿如:爱丛飞、微尘、李桂林夫妇、林则徐、温家宝如:梅花在心底开一朵花• 没有人会阻止一朵花的盛开,如果你愿意的话。
如果你愿意微笑着迎接每一次失败,如果你愿意昂起头颅迎接挑战,如果你愿意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那么,一朵艳丽的花朵正在你心底悄然盛开,那就是乐观。
•乐观的人懂得半杯水的含意,也能看到针刺上的玫瑰,乐观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智慧,是战胜困难的不二法宝,有了乐观,就拥有了飞越万里的翅膀。
野田圣子在心底盛开一朵乐观之花,微笑着面对挫折。
她曾是娇惯一时的小公主,却受到了命运的捉弄,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竟是洗马桶~她也曾为此彷徨过,但最终却走出了迷茫,正是因为她选择了乐观,选择了绽放,她的微笑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
在年底考核时,她从容不迫地用杯子舀出马桶中的水喝掉,然后甜蜜地笑了,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她找到了未来。
于是,野田圣子,这个刷马桶的女孩,竟一步步走上了日本邮政大臣的宝座,无数光环映照出的依旧是她那颗乐观的心。
因为她让心底盛开一朵乐观之花,野田圣子因此而精彩。
卡莱尔在心底盛开一朵乐观之花,从容地迎接困难。
英国著名史学家卡莱尔一生的巨著《法国大革命史》,我们都耳熟能详,可谁又知道他曾写过两本呢,没错~当年卡莱尔在完成第一本时迫不及待地送去给朋友米尔指教,第二天却得知,那本仅有的书稿被女佣当成草纸烧掉了~他也曾消沉过,但片刻后又振作起来,买来稿纸重新创作,终于又诞生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法国大革命史》。
假如卡莱尔从此消沉下去,那么他也不会焕发了斗志,赢得辉煌,他的心底,一朵花已经盛开。
乐观是一朵芬芳艳丽的鲜花,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因为总有人自己先丧失斗志,悲观厌世,也许我们不能像野田圣子和卡莱尔一样功名赫赫,但我们可以追求与他们一样的乐观,战胜自卑才能拥有乐观,而乐观源于对生命的热爱。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们不能选择生活道路的曲直,但可以选择乐观,在心底盛开一朵乐观之花,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追求……二、可采用分论点并列的形式如:信念在心底开一朵花,是对信念的坚守,这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信仰。
在心底开一朵花,是对信念的坚守,这是一种确信更是一种自信。
在心底开一朵花,是对信念的坚守,这是一种奋斗更是一种追求。
• 在心底开一朵花在追逐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朵含苞待放的花。
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都拥有着,盛开着属于自己的花朵,这是它们美丽的装饰品。
人生亦是如此,在你内心的大路两旁,是否也同样拥有着一对美丽的花,倘若没有,就在你的心底盛开一朵花~让心底盛开一朵花,也许是一朵昙花,哪怕只有短暂一夜,也能让你幸福一生,名垂千古。
丛飞的一生宛若一颗流星,划过整个中国的上空。
丛飞,好像上天派给中国贫困孩子的天使,扶助穷苦儿童是他的天职。
他用善良的呵护为百名儿童的心窝输送源源不断的暖流,他是儿童成长的动力之源。
然而,无情的病魔肆虐地冲刷着他枯瘦的躯干,奄奄一息的丛飞毅然把好心人捐献的2000元善款也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孩子们~他像一名默默无闻的老者,守护着自己心底里的土地,尽管贫瘠,他却用实际行动让土地盛开1了一朵善良之花~让心底盛开一朵花,也许是一朵荷花,哪怕只是植根于淤泥,也能让你亭亭玉立,傲视群雄。
2004年,中国男子体操队饮恨雅典,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孤独的眼泪;没有过多的停留,只有黙去的背影。
这就是那届奥运会中国男团留给国人的最后一幕。
从那时起,在中国男团心底里那朵盛开的花凋零了。
国人的讽刺言语组成了一阵阵龙卷风疯狂的袭击着摇摇欲坠的中国男团。
2008年,注定是中国男团腾飞的一年。
4年的蜕变,没人知道他们忍受了什么,忍受了多少。
获得男团金牌这一结果便可说明一切。
在汗水和泪水的浇灌下,中国男团的心底里,又重新盛开了一朵坚强之花。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也许是一朵腊梅,哪怕只是开放在冰天雪地中,也能让你亭亭玉立,也能让你精神抖擞,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
永远忘不了五月十二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四川天昏地暗~地动山摇~这一天,四川人民水深火热~呼声四起~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
武文斌带着中国人民的温暖来到了灾区。
面对山崩地裂,面对断壁残垣,武文斌硬是连续奋斗了几十天,最终把忠骨留在了他热爱的土地上。
他是一名钢铁战士,救人本是他的天职,但更源于他对人民和祖国的忠诚,他用满腔热血染红了那朵心底盛开的忠诚之花。
在心底盛开一朵花,让善良之心动于天~让坚强之躯行于地~让忠诚之骨埋于土~你将拥有整个春天~三、可采用递进式结构四、可采用正反对比结构。
如:道德心中盛开道德之花,于己于人都有益,同时有利于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
心中的道德之花凋零,害己害人。
如毒奶粉、豆腐渣工程、三聚氰胺例2:一首歌中唱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
审题指导:句中关键词“隐形的翅膀”,写作时可以先确定“隐形的翅膀”是什么,然后写出这“隐形的翅膀”对“我”的影响等,写作时特别不能忘了“我”,文章只能写“我”有怎样的“隐形的翅膀”,而不能范范而谈。
具体构思,可以写以下内容:一、“我”有怎样的“隐形的翅膀”;二、这“隐形的翅膀”对“我”的作用;三、“我”怎样对待这“隐形的翅膀”。
• 喻体“翅膀” 助鸟儿高飞的推动力 -------- 联想到人生的助推器• 本体责任、爱心、宽容、善良、诚信……• 创新思维、百折不挠的精神、…• 父母、朋友、书……【示例分析】因为它是一个比喻性的命题,翅膀帮助人飞翔,意思就是说帮助人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帮助人成功、实现理想的信心、坚强、乐观等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或因素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对象,题目内涵还是比较丰富的。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曾经听过那首《隐形的翅膀》,动听的旋律,优美的歌词。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正是有了它,我们才能充满希望,飞向远方。
而对于我,那双翅膀就是那看似厚重的书籍,正是有了它,我才能充满梦想,飞向远方。
不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前清人涨潮在《幽梦影》中曾写道:“卷中有山水。
”人的话犹在耳畔。
读书是一种感悟的过程。
那一本本书就仿佛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跃历史的长河,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于是我看见苏东坡在明月下起舞,高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看见梭罗独自坐在瓦尔登湖垂钓一天星河,脸上是不尽的悠然;我看见千年的帝王将相,看见千年的兴亡成败。
是的,书如翅膀,它带我的心灵飞出狭小的窗口,让我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大千世界,开阔眼界,丰富思想。
天意从来高难定,人生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我遭遇挫折痛苦时,正是书,那双隐形的翅膀,带我冲出重重阻碍,飞翔在湛蓝的天空。
譬如说当我因考试成绩失落无助时,我会去读《东坡乐府》,让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乐观冲走我的低迷情绪;又譬如说当我与朋友争吵时,伯牙子期那高山流水的曲子就会在我心中奏响,提醒我友谊的珍贵;而当我迷茫无助失去目标时,霍金那撰写《时间简史》的坚定的身影就会浮现在我面前,让我重新找回目标。
是的,书如翅膀,它让我摆脱泥沼的纠缠,找到人生目标,直冲向美丽的天空。
因为痴迷于书籍,也就痴迷于写作,痴迷于信笔涂鸦。
于是当一名作家就成了小小的我的一个大大的梦想。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不错,倘若没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又怎能写出像样的作品,于是,书就更加成为了我一双不可或缺的隐形翅膀,它承载了我的梦想,穿过障目的乌云,2带我飞向梦想的彼岸。
耳畔似乎又想起了那熟悉的旋律: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
是的,书就是我那双隐形的翅膀,它丰富了我的眼界,指引了我的人生方向,带我飞向成功的彼岸。
书,我隐形的翅膀~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一只方形的西瓜会是何种反应,怀疑西瓜是真的,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其实不必怀疑,它的确是一只真的西瓜——据报道,日本农民早在上个世纪就种出了方形西瓜。
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碰到类似情形,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请以“生活中的方西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
1.方西瓜象征什么,象征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事物、新技术等。
2.对待方西瓜的态度怎么样,“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是说这些“新”的东西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无法忽略或否定它们的存在。
它们不断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是积极还是消极,是主动还是被动,是顺应还是阻碍,是肯定还是怀疑……这便是话题所隐含的指向性,它规定着我们思维走向。
立意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善待另类”“坦然地接受新事物”“一切都有可能”之类。
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
这成了几千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日本农民却在上个世纪种出了方形的西瓜。
生活中的常识往往会被打破,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有违我们常识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常识是经过千百年锤炼的,是古人与今人智慧的结晶,又怎么可以容许违背常识的事物存在呢,其实,今天的常识又何尝不是昨天的“方形西瓜”呢,地球绕着太阳旋转,这是人尽皆知的科学常识了。
当年哥白尼一提出“日心说”,却被教会斥为异端邪说,热心宣扬“日心说”的布鲁诺还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
又如“血液循环说”今天已经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常识,可当初发现这一学说的林奈,却被斥为魔鬼与疯子。
既然如此,那么今天的“方西瓜”又何尝不会成为明天的常识,所以让我们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吧。
要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首先需要有打破权威的勇气和质疑权威的魄力。
杨振宁、李政道具有打破权威的勇气,因而能够提出“宇称不守恒”的设想,而吴健雄更是因为有了质疑权威的魄力,从而善待了他们的看法,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