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福建泰宁旅游业发展分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一)中国致力于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发展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发生了重要转变和提升,旅游业将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战略上看,旅游业成为国家工程;从经济上看,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从性质性上看,旅游业成为现代服务业。
作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壮大的行业之一,旅游业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福建泰宁拥有极其优秀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福建泰宁坐落于福建西北群山之中,与世界自然遗产武夷山毗邻,是中国丹霞的重要分布区,是目前中国已发现的青年期丹霞的典型代表,同时保存了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形成、发展、演化的过程完好的地质记录。
2005年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泰宁荣膺“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2005年10月,泰宁古城在中央电视台“2005年度中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中,成功入选十佳“中国魅力名镇”;2006年被纳入全国32个“黄金周”假日旅游重点景区预报点。
此外,泰宁还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品牌。
2010年8月1日,福建泰宁丹霞地貌与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等景区同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四十个世界遗产,无疑将成为福建泰宁大力发展旅游的又一张国际名片。
(三)各级政府致力于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泰宁县的支柱产业福建省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三个世界遗产的省份(武夷山、福建土楼,泰宁丹霞),着力于打造海峡旅游经济区,建成旅游强省。
按照2005年福建省旅游工作的重点,福建省财政2005年投入3000万打造旅游品牌,省重点办将泰宁确定为8个旅游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同时,在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总体布局中,泰宁处于“闽北绿三角生态旅游区”,泰宁的旅游功能被定位为发展观光度假、科考科普、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发展方针定位是上规模、深开发、升质量、出名品,成为建设旅游强省的新支柱。
目前,台海局势转暖,海西旅游区茁壮成长,成为泰宁县发展的良机。
选题意义:(一)本文将首先分析泰宁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泰宁县大力实施“发展大旅游、对接京福线、崛起闽西北、建设新泰宁”的发展战略,坚持走旅游兴县、生态立县、品牌强县、文化靓县的发展路子。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泰宁已经形成了一条被称为“泰宁路径”的特色模式。
(二)本文将着重分析泰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中国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泰宁紧邻世界双遗产地——福建武夷山,长久以来成为泰宁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此外,交通不便、知名度不足等方面也是泰宁旅游业面临的软肋。
但是,泰宁也拥有独特的优势,从政策到客观旅游资源,仔细分析优势,并针对劣势做出准备且有效的判断和对策,将对泰宁旅游业此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本文将就泰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针对泰宁旅游业现状和优势及劣势,结合从泰宁县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得到的旅游规划,进一步为旅游业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分析可行性。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搜集相关的文献和数据,分析福建省泰宁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从而分析出未来泰宁县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1 泰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2 泰宁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2.1 泰宁旅游业发展优劣势分析2.2 泰宁旅游业发展的机会2.3 泰宁旅游业发展的威胁3 分析旅游相关部门规划个案(“海峡旅游”泰宁产业园实施纲要)3.1 分析个案背景3.2 具体实施方案3.3 结合文本分析个案将对泰宁县旅游业产生的影响4 对泰宁旅游业发展的评价及建议4.1 泰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未来的评价4.2 泰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结合案例和数据资料,着重于福建泰宁县旅游发展的分析。
技术路线: 主要采用文献、报纸、统计数据等资料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中间穿插采用了实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对比等方法系统对泰宁县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11.12——2010.12.12选题,搜集资料2010.12.12——2010.12.23提交开题报告,并请老师审阅修改;2010.12.24——2010.12.30论文开题2010.12.31 ——2011.1.22 继续收集资料,提交文献综述201.11.22——2011.2.20 整理与分析,完成论文初稿提交论文初稿并请老师审阅2011.2.20——2011.3.2 继续收集资料,在调研基础上对论文进行修改提交二稿;2011.3.2——2011.4.10 毕业论文定稿2011.4.13——2011.4.17完成相关材料填写并装订成册,老师评阅;2011.4.20——2011.4.30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1] 方晓勤.中国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9.[2] 余清华.泰宁县旅游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 黄天福.创新观念加快发展泰宁旅游产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4] 林志兴、李军龙.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探究——以福建泰宁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4).[5] 陈云强.泰宁旅游产业制约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J].福建金融,2008(12)[6] 福建省泰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泰宁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保护管理规划[R],2010[7] 张霁阳.泰宁县旅游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互动发展探析[J].发展研究,2009(9).[8] 泰宁县旅游管理委员会.“海峡旅游”泰宁产业园实施纲要[R].2010.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旅游管理福建泰宁旅游业发展分析旅游业是以旅游消费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六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这一产业涵盖了旅游活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一方面能促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也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泰宁位于闽西北武夷山脉南麓,居两省三地市交界处,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连续获得“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佳魅力名镇”等称号,并于2010年8月,与广东丹霞山等6个丹霞地貌代表性片区以“中国丹霞”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泰宁旅游发展的又一张世界名片。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泰宁县大力发展旅游业,据悉近年泰宁县旅游业快速发展,年游客数以30%速度递增,旅游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全县旅游收入达2.4亿多元,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 33.2%,但是,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也隐藏着不少问题,如过度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破坏、浪费严重,旅游环境承载量过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的保护的矛盾突出等。
这些问题都会对泰宁旅游业长远的发展构成了威胁1、泰宁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泰宁旅游业以观光旅游起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泰宁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各级政府重视并积极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三明市的旅游龙头和福建省继厦门、武夷山之后的重点新兴旅游区,初步形成了“旅游带百业、百业促旅游”的大旅游发展格局。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泰宁县与武夷山、台湾日月潭、厦门、宁夏沙湖等知名旅游区,达成打造旅游品牌合作意向;与上海静安区旅游局签署了旅游友好协议,与大学旅游院校建立了县院合作关系,并列入了福建省首批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华侨摄影协会创作基地等。
与此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以中央电视台等强势媒体和强势栏目为重点,力图打响泰宁县旅游品牌及知名度。
同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也对泰宁县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如不及时加以防范,将不利于泰宁县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泰宁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1>优势分析泰宁县旅游资源丰富,据调查,全国8个旅游资源主类中,泰宁县具有7种,“丹山碧水,两宋明城”是泰宁旅游业主要的宣传口号,近10年来,泰宁连续获得多项国内国际称号,建立了一定程度的知名度。
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泰宁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上至省市级政府,下至乡镇机关,都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各项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有利于泰宁县旅游业的发展。
<2>劣势分析尽管泰宁县旅游业拥有良好的先天及后天优势,但不可忽视的是,泰宁县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着巨大的劣势。
首先,泰宁位于两省三地市交界处,四周群山环绕,自古交通不便,交通,可以说是制约泰宁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其次,泰宁县旅游知名度尚不够高。
毗邻知名度远高于泰宁的武夷山,将对泰宁的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市场开拓等方面将会造成很长时间的“阴影效应”。
再次,县内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随着游客人数的逐年增长,宾馆、饭店床位总量和档次、旅游交通运力、景区内部设施等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最后,景区规划的不合理导致生态破坏,盲目的追求发展反而妨碍了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外,旅游人才的短缺,产业经济链尚未形成等,都是泰宁县旅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泰宁县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机遇分析针对泰宁旅游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已具有的优势,泰宁目前有着发展旅游业的极佳机遇。
首先,以向莆铁路为首的一系列交通设施建设的相继立项和建设,使得泰宁的大交通环境得到改善;县政府大力改善县内尤其是各旅游景点间交通,小交通环境得到改观。
其次,以中央政府为首的各级政府重视旅游发展,泰宁旅游业发展有着政策上的优势和扶持。
而台海关系的改善也成为泰宁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迅速增长,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尤其是休闲旅游的需求显著增加,坐拥碧水丹山的泰宁能以自身优美的环境吸引周围客源地居民前来旅游。
<2>挑战分析首先,旅游业自身具有敏感性,例如从业人员的高流动性、排他效应等等,可能对当地社会与经济造成印象。
其次,福建省及其周边县市旅游资源丰富,尤其在泰宁周边,有包括武夷山在内的众多优质旅游资源,容易造成客源的分流。
其次,泰宁旅游主要瞄准台湾客源,但台海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为泰宁旅游业发展埋下了一枚隐形炸弹。
最后,泰宁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但世界经济风云变化,也会成为泰宁旅游业发展的挑战。
4、泰宁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分析,针对劣势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继续保持政府的支持优势(1)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交通建设。
京福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工程,抚州至嵋洲湾高速铁路、同三高速公路泰宁段、武夷山至泰宁高等级公路等的完工将会极大地改善泰宁的对外交通,同时也要加强县内小交通的建设,缩短各景点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