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往往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和保证。
海尔集团就是凭借高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打开了国内外市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被誉为“海尔现象”,它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精”和“细”。
学校同样需要精细化管理。
对学校工作而言,管理无小事,重在抓细节;教师无小事,处处为楷模。
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充分落实各级管理主体的责任,将管理责任目标化、规范化、明确化和具体化,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做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我校目前正在深入推进内涵建设,大力推出各项改革措施,迫切需要提高工作质量,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推进精细化管理必不可少。
本人认为:
1、推进精细化管理是我校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
学校的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当前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高校之间的竞争除了学科水平、学术水平、科研水平、教学质量、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外,也体现在管理水平方面。
实践表明:细节出质量,细节出个性,细节出特色,学校有了质量、个性和特色,也就有了发展的基础。
因此,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要见微知著,着眼过程,关注细节。
可以说,运用现代教育和管理的前沿成果,借鉴先进院校的办学经验,树立精细化教育和管理理念,构建精细化工作平台,推进精细化教育和管理工作,是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
我校是一所本科办学经历不长的院校,目前正处在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育
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在工作理念、模式等方面的不适应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从我校管理现状来看,总体上尚处在以粗放型为主的层面上,精细化工作的程度还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工作效能的发挥。
因此,推进精细化管理,是我校改革发展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将精细化工作的理念扎根于教职员工的头脑,贯穿于学校的全面工作,内化为学校共同的行动准则,实现管理目标责任的精细化,全面达到“精心、精细、精致、精品”的工作目标,将是关系到我校能否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因素。
2、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
推进精细化管理是对粗放式工作模式的突破和对传统管理理论的完善,是一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各项工作、每个部门和每个师生员工,任务繁重,难度很大。
我认为,开展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建构起精细化管理模式,充分实现人、财、物、事、时间、空间、信息等方面的高度协调一致,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前提。
我认为至少应构建起四大体系:
(1)精细化管理目标体系。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
把办学定位、办学宗旨、办学方针、育人目标、办学特色、发展目标、工作机制等诸多重要办学内容转化为可操作的办学行为,转化为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形成全面科学的精细化的目标体系。
(2)精细化管理质量体系。
实施全面、全员、全程管理,对学校全部工作进行全面质量设计并全部进行质量控制,紧扣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将影响工作质量的各种因素(包括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尽可能都纳入强化管理的范畴,达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的目标,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着教育质量目标和谐、高效地开展。
(3)精细化管理考核体系。
要用科学系统的考核方法使人与事复合,使团队、个人、业绩结为有机统一的整体,使各项工作目标、过程、结果融汇贯通,保障各项工作目标的圆满实现。
(4)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
制度是各项工作有效执行的依据和标志。
我们既不能完全沿用原有的规章制度,也不能简单套用其他高校现成的规章制度,只能结合学校的客观实际,研究和制定一整套适合本校实际的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进而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细化的制度文化。
为此,我们必须积极研究和探索学校在教育管理、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管理、后勤管理、人事管理等各领域的精细化的工作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真正形成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负责的工作格局,从而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细化的制度文化。
3、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制定精细化工作规范和流程
学校必须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确定各项事务性、基础性、日常性工作的精细化的工作规范和流程,使每一项具体工作的开展都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行、有据可查,这样一定能极大地避免和减少工作的差错率和返工率,在提高工作效能的同时提高工作的精品率。
通过精细化的工作流程建设,使学校的每项工作和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改善、改善、再改善的过程,都是一个持续追求尽善尽美的过程。
4、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提高工作过程中的执行力
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难点在于过程中的执行力。
再好的制度也须在执行的基础上才有意义,没有人去执行或执行力不到位也是没有用的,就是一纸空文。
好的战略只有落实到每个执行的细节上才能发挥作用。
推进精细化教育和管理,就是要将学校的总体(或阶段性)工作目标与任务真正落实到每个责任部门、每个教职员工身上并能够内化为自觉、能动的行动。
只有通过提高工作过程中的执行力,才能使学校各个层面的教育
管理工作正常、高效运行。
5、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采取科学高效的运作策略
推进精细化管理,离不开科学高效的运作策略。
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尽可能细化,并寻求全面、全程教育管理的有效对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我认为:(1)应按照“七化”的目标要求,研究实施精细化工作的运作策略,即:工作要求要明细化、工作程序要规范化、工作机制要效率化、工作计划要实用化、工作环节要有序化、工作结果要实效化、工作考核要制度化。
(2)应从我校实际出发,兼顾轻重缓急,逐步推进,逐项突破。
一是要及时对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研究并提出改进问题的解决方案及策略。
以研究的思路推进工作的开展,所有的研究围绕改进工作这一目标进行。
坚持工作过程就是研究过程,研究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也是工作的科学化提升过程。
二是要坚持理念先行的原则。
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必须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得到转变,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树立以精细化工作打造精品学校的理念,树立成本意识、效率意识、效益意识。
我认为可以采取专题讲座、讨论会、参观等教育形式,形成并强化全体教职员工对精细化工作的认同,在全体教职员工中营造精细化工作的浓厚氛围,让教职员工逐步接收精细化工作的理念。
三是要坚持逐步推进的原则。
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必须从常规工作规范化和精细化入手,以更新理念和改变教职员工行为方式为切入口,从精细化的工作制度建设和体系建设着手,逐步实现整体推进。
在具体策略上,可以确立各阶段的研究重点,分阶段、有重点、小步骤地实施。
例如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分为常规性制度建设、事务性制度建设、发展性制度建设等,确定各阶段的研究重点。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也不强求一步到位,而是积累经验,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