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政府会计基本理论

第一章-政府会计基本理论


行情况的信息;
(3)提供对公告才子资源分配
做决策有用的信息;
(4)有助于评价政府服务的绩
效信息。
•21
➢ 第二部分 政府会计目标特点
二、政府会计具体目标
1.如实核算财务收支,真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2、分析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加强财务和预算管理;
3、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强化预算约束,实施绩效考评; 4、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
(3)预算会计要素(收入、支出、结余),财务会计要素(资产、负 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平行记账”即“双分录”)
(4)鉴于高等学校、中小学、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业务的专业性,财
政部门分别制发了补充规定。
•19
➢第二部分 政府会计目标和特点
•20
➢ 第二部分 政府会计目标特点
一、政府会计基本目标
流动负债以外的负 包括长期应付款、应付政府债券和政府依法担保

形成的债务等
➢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 二、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3)负债的确认条件(定义+条件) ①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 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 ②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负债的计量属性 负债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一般采用)、现值和
政府单位会计要素
政府预算会计 (收付实现制)
政府财务会计 (权责发生制)
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
➢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 一、政府预算会计要素
(一)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 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
一般在实际收到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
•18
➢ 第一部分 政府会计概述
三、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
2、纪要学习:
(1)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收付实现制、全责发生 制);
(2)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前者综合反映政府 会计主体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后者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 责任的履行状况(整体财务状况));
根据中央税与地方税的不同,核算财政预算收入
国库会计
政府财政会计 (权责发生制)
运用银行会计核算方法,对预算收入、支出、退付 、划拨、清算等资金运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 报告,促进预算的顺利执行。在整个会计体系中,国 库会计兼具预算会计和银行会计的双重属性。
适用于核算各级政府预算资金管理情况。
政府单位会计
概念 会计体系 会计准则制度体系
•12
营利组织会计 (企业会计)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以“企业会计 准则“为基础
以”现代管理 科学“为基础
税务会计
以“税法”为 基础

政府收入征解会计


国库会计

政府会计
政府财政会计
非营利组织会计 (政府会计)
政府单位会计
非营利
国营非营利组织会计
政府会计
政府收入征解会计
•22
➢ 第二部分 政府会计目标特点
三、政府会计特点
1.服务于预算管理; 2、与企业会计并列为我国两大会计体系; 3、政府会计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和财政性; 4、具有较强政策性。
•23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24
➢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又称会计报表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政府单位会计依据核算对象模式不同,分为预算会计和财务 会计两类,因此,政府会计要素分为会预算会计要素和政府 财务会计要素。
• 二、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 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分类
政府会计主体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类别 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
划分依据
举例
指预计在1年内(含 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 1年)偿还的负债 缴款项等
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专业会计。
包括
各级政府及与本及政府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 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
基本 职能
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预算收支执 行结果、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加强和改善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提 高资金使用效果。
➢ 第一部分 政府会计概述
一、政府会计概念
公允价值(如使用应确保持续、可靠计量)。
➢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 二、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净资产 净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其金额取
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本期盈余、专用基金、累计盈余等
➢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 二、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增加的、含有服务潜
(二)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 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
一般在实际支付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
➢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 一、政府预算会计要素
(三)预算结余 预算结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 的资金余额,以及历年滚存的资金余额。 预算结余包括:
(1)结余资金: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扣除预算支出和结转资金 后剩余的资金。(剩的)
(2)结转资金:指预算安排项目的支出年终尚未执行完毕或者 因故未执行,且下年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下年接着用 的项目资金)
➢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 一、政府预算会计要素
(四)会计恒等式
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
同时,又按收付实现制对政府单位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 进行核算、反映、监督和报告的专业会计。
➢ 第一部分 政府层次基本对 应,分为中央预算与地方预 算(一共五级);
2、管理体系分别由各级财政 部门管理;
3、做好自身的会计核算,负 责组织和推导本地区的整个 预算会计工作。
收入
【例题·判断题】政府预算收入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 体净资产增加的,含有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入。 ( )(2020年)
➢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 二、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收入
【例题·判断题】政府预算收入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 体净资产增加的,含有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入。 ( )(2020年)
【答案】× 【解析】政府收入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增加 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入,不是指政 府预算收入。
➢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 二、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减少的、含有服务潜
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出。
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入。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与收入相关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入政府会 计主体;
②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入会导致政府会计主体资产增 加或者负债减少;
③流入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 二、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2)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与费用相关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很可能流 出政府会计主体; ②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出会导致政府会计主 体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③流出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A.在建工程 B.长期投资 C.保障性住房 D.自然资源资产 E.预收账款 【答案】ABCD 【解析】政府会计主体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 动资产。其中,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长期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 住房和自然资源资产等。
➢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16
政府会计概述
概念 会计体系 会计准则制度体系
•17
➢ 第一部分 政府会计概述
三、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
1、相关文件: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第78号令),2017年1 月1日起执行; 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的通知(财会[2017]25号文),2019年1月1日起执行
补充:政府与非营利组织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们向社会公众提供越来 越多的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通 常由政府提供。
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由
非营利组织提
供。 •9
➢ 第一部分 政府会计概述
一、政府会计概念
补充:政府与非营利组织 纯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是指通常不具备排他性或(和)竞争性,一旦生产出来就不可能把某些人 排除在外的商品称为(纯)公共物品。 纯公共产品主要指政权建设、国防、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等行政服务。
➢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 二、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 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
【扩展】服务潜力: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利用资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履行政府职能的潜在能力。
(2)资产类别
•10
➢ 第一部分 政府会计概述
一、政府会计概念
补充:政府与非营利组织
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 和私人产品之间,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 。
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
政府会计概述
➢ 第三部分 政府会计要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