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概括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一、记叙文概念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六要素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或季节、时段写清楚;(世纪可以不写)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可以写出外貌,特点)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如何发生的。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三、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四、记叙文的表达方式1.记叙: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 .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
在继续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
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五、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通读全篇后,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1.理清记叙文的六要素。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一般陈述格式为: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
(注:公式中的何人,如果是第一人称的文章,可以用“我”,也可以用“主人公”;如果是第三人称的文章,必须用主人公。
)六、1.理清记叙文相关基础知识2.掌握如何借助记叙文六要素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脑筋急转弯:1.为什么好马不吃回头草?2.为什么暑假一定比寒假长?3.小张走路从来脚不沾地,这是为什么?4.小明的爷爷一边刷牙,一边唱歌,请问为什么?5.小红与妈妈都在同一个班里上课,这是为什么?阅读短文,回到文后问题。
消失的原色我住的小区里,最初只有一家卖馒头的,他是瘦高个李老头。
他的馒头是好吃不受看,馒头就像他这个人,颜色黑而且个头也不饱满,只是斤两不少。
后来,又来了两家,卖的馒头截然不同,颜色洁白,个头胖硕,整个形体光亮丰美。
李老头的生意自然就被人家压下去了。
一到近午的时间,三家的馒头筐一字儿摆在小区中心的小集市上,人家的馒头都卖完了,李老头的还有一半摆在那里。
许多开饭晚的来买,见那两家的没有了,才无可奈何地走到他的面前买。
李老头总是一句话:吃吃吧,这馒头没掺啥,没害处,劲道。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了解了李老头。
一天我去买馒头,李老头见我走过来,很不好意思地递一封信给我,让我念给他听。
他不识字,是他老家来的信。
而且,信中说,要他回一封信,说说这里生意的情形。
念完信,我问他,你怎么回信呢?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我笑了,说,等你做完生意,我到你那里,你说,我代你写。
那好,那好,就谢谢了。
他万分感激地点头说。
我知道他住的地方,那是这个小区初建时的一排工棚房,小区建好了,工棚没有拆,就租给了那些做生意的人。
李老头租了三间,一间做蒸房,一间做仓库,一间自住。
李老头住的一间房八九平方米,他和一个帮手住在这里。
写好信,我很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你的馒头不如人家的好看呢?是不是你的技术不如人家?李老头沉默了好一会儿,反问我:你自家买了面粉在家里蒸出来的馒头是啥样的?是我这样的还是人家那样的?这真的提醒了我。
对呀,自己家里蒸出来的馒头就像李老头的馒头,粗糙而且小,也不光亮。
我蒸了十几年馒头了,从来都是这样蒸,增白剂啥的我不加,对人没好处。
李老头坚定地自言自语。
我终于明白,另外两家与李老头所蒸馒头的区别是增白剂,而不是技术。
我知道了这个秘密,再买馒头时都买李老头的,而且把这个秘密告诉给同楼住的许多人。
但是知道这个秘密的人总是极少数,人们买馒头时还是看谁的个头大、洁白、丰美买谁的,李老头的生意越来越少。
另外两家的馒头筐由小的变成了大的,又由一个变成了两个,眼见生意是红火起来了。
李老头的馒头筐由大的变成了小的,最后,小的还总要剩下一些卖不完。
但是,李老头的馒头没有变,还是那种没有加增白剂的原色馒头。
后来,李老头的馒头已经卖得很少了,眼看就被另外两家彻底挤垮了。
我在一天买他的馒头时,特意多买了两倍的。
买完以后,我告诉他,你也学人家吧,不然生意做不下去了。
他以很感激的眼神看我,说,不,我不做坑人的事。
明天,我们就回老家了。
次日以后,李老头连同他的原色的、丑陋的馒头,从我住的小区里消失了。
1.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和另外两家相比,李老头的馒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3.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李老头沉默了好一会儿,反问我:你自家买了面粉在家里蒸出来的馒头是啥样的?是我这样的还是人家那样的?(李老头为什么“沉默”?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⑵我在一天买他的馒头时,特意多买了两倍的。
(“我”为什么“特意”多买了两倍?你能揣摩出“我”的心理活动吗?)4.有人说李老头的做法过于迂腐,导致自己的馒头生意越做越差,他如果学一下别人,生意一定会好起来的。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5.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苏丹红、工业盐、吊白块等食品问题频繁发生,每一次都让人们提心吊胆。
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有效地避免出现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请把你的建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九十九分的苦恼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
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拢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
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富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
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
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
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l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
孩子每次拿了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
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1)(引发引起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
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
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
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
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
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
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
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2)(走冲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
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
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那最后1分!”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
”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
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
这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
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栋得眼花;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
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
她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1.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概括各部分内容的几句话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序号)事情的起因是( ),事情的经过是( ),事情的结果是(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B.父母对女儿寄寓了很高的期望C.矛盾暂时得到化解D.99分所引起的风波2.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
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两句话简要回答。
孩子苦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妈妈苦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苦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
B.矛盾没有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有苦恼。
C.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涩的笑。
D.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4.作者写这篇文章有其深刻的用意。
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那天,妈妈看到我在玩游戏,站了很久,轻轻地说:“东东,游戏⋯⋯还是少玩些吧。
”妈妈是在家上班的自由职业者,对我一向还算理解,可能与她这时尚的职业有关吧。
为了躲妈妈,我开始转战网吧。
其实,玩久了也有些厌倦,但还是不愿下线,哪怕只待在安全区看热闹也觉得踏实。
那天,一行字跳入眼帘:“火柴天堂:出售传奇最可爱女孩一名,愿意收徒的私聊!”多么独特的拜师启事!我点了她的名字,就这样,火柴天堂成了我的徒弟。
我急于提升等级,基本没带她练过级。
小火柴并不介意:“玩嘛,我不会为此花费太多精力的。
”她躲在安全的地方,一边打小怪物练级,一边和我聊天。
她说游戏是为人服务,而我投入得本末倒置了。
我何尝不知呢?只是迷恋已久⋯⋯两周她只练到15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