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过程,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提高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大战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大战结局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解。
②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
③运用问题讨论或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讲述“凡尔登绞肉机”的情况,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自制一战欧洲示意图
教学过程:
1、【检查导学案】通报检查情况,适当表扬鼓励
2、【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今年3月爆发的利比亚战争吗?新闻中的利比亚城市千疮百孔,人民生活困难,国家处于瘫痪,学生畅谈心里感受。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曾经在20世纪初,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世界性的浩劫,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那么,在20世纪初,为什么会发生一场世界性的大战?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怎样结束的?作如何看待这场战争造成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
3、明确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和重点难点
4、【展示预习成果】
一、根据问题展示预习成果
依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示意图》,要求学生找到萨拉热窝的位置及欧洲战场上的西、东、南三条战线和重要战役的所处大概位置。
问题1: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
,
问题2: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首先在巴尔干半岛爆发?
问题3:大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问题4:一战爆发后,哪个国家是墙头草,两边倒,为什么会这样?
问题5:一战的主要战役有哪些?哪个战役使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最惨烈的是哪个战役?
二、情境感受
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以解说词形式朗读本课文中有关凡尔登战役的小字,介绍这一战役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这场战争的惨烈情景。
学生想想读了这段文字作何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段文字生动真实地记叙了凡尔登战役的惨烈情景,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我们应该增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三、合作探究
1、大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德、美力量变化比较表
英法德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890年工业产量位次 2 4 3 1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根据表中资料思考:1. 表中前四项内容说明了四国什么情况?该史实反映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怎样的一种状况? 2. 表中前四项内容与第五项内容之间存在着什么矛盾?这一矛盾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结盟对付俄国,1882年意大利参加德奥军事同盟。
1892年法俄同盟形成,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1907年英俄协定签订。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思考: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哪两个军事集团?
材料三:
英法俄德1872-1912年军费开支增加(%) 180 133 214 335
大战爆发前后军队人数(前/后:万人)77/378 144/533 75/382 20/230 这则材料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忙于干什么?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2、大战的结束
要求依据课本分组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一战引起了革命,革命制止了一战(举例说明)
2加速大战结束的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什么?
3大战结束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归纳:大战结束的原因是:
首先在于战争引起革命。
大战激化了交战国的阶级矛盾,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反战运动,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先后爆发从客观上讲就是大战引起的。
其次是革命制止战争。
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奥匈帝国的瓦解和德国的投降,都是本国内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引起革命的结果。
再次,美国参战和一些中立国参加协约国作战,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也是加速大战结束的重要原因。
最后几次大战役的结果,双方不但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且伤亡人数近300万人。
双方损失惨重。
3、大战的性质
材料一:有关英国参战目的的材料
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富有的英国人。
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50亿英磅的商业收入而战吗?——英国《星期六评论杂志》(1887年)
材料二: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根据材料提问:材料显示英国的参战目的是什么?其它帝国主义大国发动或参战的目的是什么?根据帝国主义的参战目的分析一战的性质。
4、大战的影响
讨论:如何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历史上产生的深刻影响?
分组讨论一战对世界和对参战国的影响
讨论完后,教师肯定学生的积极态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提示课本资料:“一战”时的《飞机》、《远程大炮》图说明新式武器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的伤亡和破坏。
看书了解战争造成的人力物力损失情况。
教师归纳其影响:
①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②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③大战末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在大战影响和十月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5、【巩固小结】
强调:第一,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
第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当然塞尔维亚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第三,大战结束的原因及其结局。
6、【达标检测】
①你身边有见风使舵的人吗?这样的人一般来说很自私。
而一战中也有个国家见风使舵,先参加同盟国,后加入协约国,它是( )
A.美国B.日本C.法国D.意大利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
A.美国对德宣战B.中国加入协约国
C.奥匈帝国瓦解D.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原因不包括( )
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不利局面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实力
C.意大利退出同盟国,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④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事件是( )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萨拉热窝事件
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D.波士顿倾茶事件
⑤加速一战结束的决定性意义的是 ( )
A.美国参战B.战争持久
C.参战国革命运动高涨 D.参战国物资匮乏
⑥对普林西普刺杀费迪南德大公夫妇这一行为,认识错误的是( )
A.该行为挽救了民族危机B.该行为没能解决政治纷争
C.该行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该行为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
⑦第一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 )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战役D.索姆河战役
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B.协约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C.同盟国进行的侵略战争D.塞尔维亚为民族独立而战
⑨第一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这么说的依据是( )
A.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B.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C.参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D.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