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外或小区雨水系统设计说明

室外或小区雨水系统设计说明

室外或小区雨水系统设计系统设置1 在有市政雨水道的地区,建筑物室外场地及建筑小区应设室外雨水管网系统。

2 雨水系统应和污水系统分流。

3 室外下沉的花园、绿地、广场、道路灯低洼处积水时若有流进室的可能,则应设水泵压力流排水系统,该低洼处的雨水口不得直接接入室外雨水井。

集水池应设在建筑物外。

4 宜考虑雨水的利用。

雨水口1 布置。

小区雨水口的布置根据地形、建筑物和道路的布置等因素确定,一般设在下列各处:1)道路上的汇水点和低洼处,以及无分水点的人行横道的上游处。

双向破路面应在路两边设置,单向坡路面应在路面低的一边设置。

2)道路的交汇处和侧向支路上、能截流雨水径流处。

3)广场、停车场的适当位置处及低洼处,地下车道的入口处。

4)建筑物单元出入口附近,建筑物雨落管地面排水点附近以及建筑前后空地和绿地的低洼点等处。

雨水不宜设在建筑物门口。

5)其他低洼和易积水的地段处。

2 形式、数量与间距。

1)无道牙的路面和广场、停车场,用平箅式雨水口;有道牙的路面,用边沟式雨水口;有道牙路面的低洼处且箅隙易被树叶堵塞时用联合式雨水口。

2)道路上的雨水口宜每隔25-40m设置一个。

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

3 雨水口的设置与连接1)雨水口连接管的长度不宜超过25m,连接管上串联的雨水口不宜超过3个。

2)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坡度为0.01,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

3)连接管埋设在路面或有重荷载处地面的下面时,应沿管道做基础,无重荷载处地面以下的连接管座枕基基础,具体做法见国标图。

4)雨水口深度不宜大于1.0m。

泥沙量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置沉泥(砂)槽;有冻胀影响的地区,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5)平箅式雨水口长边应与道路平行,箅面宜低于路面30-40mm,在土地面上时宜低50-60mm。

6)雨水口不得修建在其他管道的顶上。

7)雨水口箅盖,一般采用铸铁箅子,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箅子。

雨水口的底和侧墙采用砖、石或混凝土材料。

检查井1 检查井一般设在:管道(包括接户管)的交接处和转弯处;管径或坡度的改变处;跌水处;直线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处。

2 检查井应尽量避免布置在主入口处。

3 室外或居住小区的直线管段上检查井间的最大间距按下表采用。

检查井最大间距4 检查井同高度上接入的管道数量不宜多余3条。

5 室外地下或半地下式供水水池的排水口、溢流口,游泳池的排水口,庭院、建筑物门口的雨水口,当集水口处的标高低于雨水检查井处的地面标高时,不得接入该检查井。

6 检查井的形状、构造和尺寸可按国家标准图选用。

检查井在车行道上时应采用重型铸铁井盖。

7 排水接户管埋深小于1.0m时,应设跌水井。

跌水井1 管道跌水水头大于1.0m时,应设跌水井。

2 跌水井不得有支管接入。

3 管道转弯处不得设置跌水井。

4 跌水方式一般采用竖管、矩形竖槽。

5 跌水井的一次跌水水头如下表:跌水井最大跌水水头高度管道1 雨水管道布置1)室外雨水管道布置应按管线短、埋深小、自流排出的原则确定。

2)雨水管道宜沿道路和建筑物的周边呈平行布置。

宜路线短、转弯少,并尽量减少管线交叉。

检查井间的管段应为直线。

3)与道路交叉时,应尽量垂直与路的中心线。

4)干管应靠近主要排水构筑物,并布置在连接支管较多的一侧。

5)管道尽量布置在道路外侧的人行道或草地的下面,不允许布置在乔木的下面。

6)应尽量远离(≥1.5m)生活饮用水管道。

7)雨水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管道的净距离,按污废水管道部分的数据执行。

2 管道连接与敷设1)管道在检查井宜采用管顶平接法,井出水管管径不宜小于进水管。

2)雨水管道转弯和交接处,水流转角应不小于90°。

当管径超过300,且跌水水头大于0.3m时可不受此限制。

3)管道在车行道下时,管顶覆土厚度不得小于0.7m,否则,应采取防止管道受压破损的技术措施,比如用金属管或金属套管等。

4)当管道不受冰冻或外部荷载的影响时,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6m。

5)当冬季地下水不会进入管道,且管道冬季不会贮留水时,雨水管道可以埋设在冰冻层。

6)雨水管道的基础做法,参照污废水管道的执行。

3 明沟(渠)1)明沟底宽一般不小于0.3m,超高不得小于0.2m。

2)明沟与管道互相连接时,连接处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冲刷管道基础。

3)明沟下游与管道连接处,应设格栅和挡土墙。

明沟应加铺砌,铺砌高度不低于设计超高,长度自格栅算起3-5m。

如明沟与管道衔接处有跌水,且落差为0.3-2.0m时,应在跌水前5-10m处开始铺砌。

4)明沟支线与干线的交汇角应大于90°并作成弧形。

交汇处应加铺砌,铺砌高度不低于设计超高。

管材与接口1)雨水管道宜采用双波纹塑料管、加筋塑料管、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等。

2)穿越管沟等特殊地段应采用钢管或铸铁管。

3)非金属承插口管采用水泥沙浆接口或水泥沙浆抹带接口,铸铁管采用石棉水泥接口,钢管一律采用焊接接口。

小区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雨水流量 室外设计雨水流量qF k Q ψ1=1k ——流量校正系数,对于坡度大于2.5%的屋面,取1.2-1.5,室外地面和其余屋面,取1;Ψ——径流系数,按下表选取; q ——设计降雨强度(L/s ·100㎡);F ——汇水面积(100㎡),一般不考虑附加建筑侧墙的汇水面积。

径流系数室外汇水面平均径流系数应按地面的种类加权平均计算确定。

如资料不足,小区综合径流系数根据建筑稠密程度在0.5-0.8选用。

北方干旱地区的小区径流系数一般可取0.3-0.6。

建筑密度大取高值,密度小取底值。

建筑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降雨历时中,t1——室外地面一般取5-10min。

建筑屋面取5min,当屋面坡度较大时,集水时间变小,流量增大,需要进行矫正。

为简单起见,在流量项增加校正系数K1。

折减系数m下沉广场或下沉地面雨水系统设计1 室外下沉的花园、绿地、广场、道路等低洼处积水时若有流进室的可能,则应设水泵提升排水。

短时积水不会造成危害时,可采用重力排水,雨水口可接入室外雨水检查井。

2 需水泵提升排水的下沉广场雨水应收集到雨水集水池,用污水泵排除到小区的室外雨水管网中。

集水池应设在建筑物外。

3 下沉广场的雨水采用水泵提升排除时,广场上方周围地面的雨水应通过土建设施进行拦截,不得进入下沉广场。

4 下沉广场设有建筑入口时,广场地面应比室地面低15cm以上,否则,广场雨水径流应按50年重现期计算。

小区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基本参数和公式 1 基本参数1)管道流速在最小流速和最大流速之间选取,见下表 2)管道敷设坡度应大于最小坡度,并小于0.15 3)管道按漫流计算。

4)管道直径不小于下表中的数值。

雨水管道流速限值最小坡度最小管径2 基本公式室外雨水管道的排水能力可按下式近似计算:A I R nvA Q I •==21321n ——粗糙系数;塑料管取0.009,混凝土管取0.013-0.014; 雨水口1 雨水口的最大排水能力见下表:雨水口的泄水流量连接管的设计流量和雨水口流量相等。

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坡度为0.01汇合管段计算 1 设计流量当两路及以上的雨水管道(包括屋面雨水出户管)汇合,汇合流量计算如下:......)(21++=F F q k Q m ψ降雨历时取各汇合管路降雨历时中最大的值。

水泵提升系统1 降雨强度的设计重现期视雨水溢进室带来的危害程度确定,一般宜不低于10年,或造成严重影响的,应不低于50年。

2 确定雨水泵流量和集水池容积时,可充分利用汇水地面的储水能力,把地面积水量作为调节水量处理,以使水泵及水池的容量不致多大,并可实现平时的小雨量时自动控制装置也能有效运行。

3 提升水泵的设计流量和集水池容积可按如下方法之一确定:1)大泵小水池。

水泵流量按5min降雨强度计算,集水池容积按最大一台泵的5min出水量确定。

当下沉广场积水不会危害室时,集水池容积可按30s水泵出水量确定。

2)小泵大水池。

水泵流量按30min降雨强度计算,集水池有效储水容积按30min 径流总量计算,即该流量乘30min(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

4 地面积水允许深度以不向室溢水为准,并留有一定余量。

5 为使较小重现期的雨水也能及时排除,可考虑设多台的工作泵。

场地排雨水排水方式一排水系统的选择1 合流制排水系统下列情况可将场地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渠中排放。

1)场地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符合环保卫生要求不需处理时;2)雨量小、雨季长的地区的雨水;3)地下管线多,施工复杂,雨水要求用暗管排除者;4)水体卫生要求特别高的地区,污水、雨水均需处理者。

2 分流制排水系统1)当井下水、选煤厂排水及储煤场、矸石山等处的渗透水中,硫、磷及其有害物质含量较高,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均超过排放标准的规定,且对养殖、农田产生危害时,则应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自独立的系统。

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按环保要求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2)厂区采用明沟排雨水者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

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二排水形式的选择1 明沟排水的条件1)设计整平面有适于明沟排水的地面坡度2)厂区边缘地段;3)多尘、多砂、多泥易堵的厂区;4)采用重点式平土方式时;5)埋设暗管不经济的岩石地段等;2 暗管排水的条件1)场地地形平坦,面积又较大,采用明沟排水水沟过深,不易排出场外或不经济时;2)大部分建筑物屋面采用排水;3)场地运输路线复杂或地下管线密集;4)场地地下水位较高;. ... . . . 5)场地绿化设施、建筑小品较多,对场地美化条件有较高要求时。

3 混合排水凡场地局部地段既符合明沟排水,在另一部分又适合用暗沟排水时,可根据布置要求,设计为二者兼有的混合排水方式。

第二节 雨水流量计算一 设计流量二 设计重现期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广场、干道、厂区、居住区)、地形特点和气象特点等因素确定。

在同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重现期一般选用0.5-3a ,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选用2-5a ,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亦可参考表4-2-3选用。

三 降雨历时及有关参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