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6)《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BJ01-615-2003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9)《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1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2)《电子计算机房技术规范》GB50174-91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14)业主提供的设计资料及要求;15)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二、设计范围楼宇自控系统、综合安防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会议系统、排队叫号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触摸查询系统、弱电系统接地三、楼宇自控系统1、系统设计1) 整个建筑的楼宇自控系统(BAS)为完整的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采用标准化局域网技术和开放型现场总线对与现场多种设备,多个子系统实施集中监控、联动和管理,对不同工作站及现场控制器的控制权限的设定由网络服务器完成;2)系统采用浏缆器/服务器(B/S)的模式(可为日后增加用户且不增加费用预备条件,以利于系统扩展)。
3)管理层网络采用TCP/IP标准通讯协议。
4)现场层采用开放型LON或RS485总线或其他工业标准总线形式。
5)系统电源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供电,各子系统设置UPS不间断电源,并能保证持续工作不小于1小时;6)BA系统的方案和设备的选择考虑“向上支持、向下兼容”的原则2、系统要求1)保证大厦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2)确保建筑物及内部人员的安全和灾害抵御能力,提供保证生命、财产、建筑物安全的必要措施;3)提供最佳的系统控制及节能措施和优化运行方案,以实现合理的能源管理,降低运行费用;4)实现物业管理自动化。
3、设计目标1)先进性;2)可集成性;3)安全性;4)开放性;5)互操作性;6)可靠性;7)容错性;8)经济性。
4、空调设备监控系统1)制冷系统控制·冷冻站冷水机组控制:冷水机组、冷却塔、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及其它配套装置;·冷水机组与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顺序控制,显示启/停状态及故障报警;·冷水机组的运行台数,根据实际需要的冷负荷进行优化选择控制;·通过控制冷塔及供回水旁通阀,使冷却水回水温度在允许范围之内。
·膨胀水箱的液位控制。
2)冷冻水系统·冷水机组根据负荷侧的冷负荷进行冷水机组的启停;·冷冻水系统装有实时冷量测量装置,根据冷负荷自动控制冷水机组的工作台数及出力;·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总管压差自动调节旁通阀保持供回水压差平衡;·实时监测并记录冷冻水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冷冻机启停、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冷冻水回水流量;冷冻水泵启停、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冷冻水供/回水温度测量;·具有能耗积累计算与运行时间统计等功能;·具有系统集成条件。
3)冷却水系统·每台冷却塔风机的启停、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根据冷冻机开启台数、室外温、湿度、冷却水温度决定开启冷却水泵及冷却塔风机台数;·依据节能原则安装电动阀在出水管上设温度测点,对各台流量进行调节,并适时打开混水阀。
4)空气处理机组·机组风机的启/停控制,故障报警;·根据回风温度控制制冷回水水量;·根据回风湿度自动启停加湿泵和电磁阀;·风机前后压差监测及风机运行状态监测;·调节能、回风百分比和供水(冷、热)调节阀以利节能,使送回风温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根据室外空气温度改变新风风阀开度,新风阀的最小开度的确定;·设过滤网压差报警,盘管防冻、风机、风阀和水阀联锁;·风阀、水阀的控制,采用PID调节;·工况自动转换5)新风机组·风机接程序自动启/停,故障报警;·根据温度与设定值的偏差,控制电动调节阀调节(冷或热)水量,使送风温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根据送风温度自动启/停加湿泵和电磁阀;·设过滤网压差报警、盘管防冻、风机、风阀和水阀联锁;·工况自动切换。
6)排风系统设备监控·由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各种通风机和排风机的启/停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对排风兼排烟的风机平时由BA系统控制用于排风,火灾时由消防联动系统控制用于排烟。
7)给排水系统设备监控·监视大厦生活水箱的水位,低水位报警。
监视变频给水装置的运行及故障状态;·监视集水坑高低水位,并监视水泵的运行及故障状态。
潜水泵由液位计控制启/停,BA系统不对其进行控制;·大厦内的用水计量。
8)照明系统的监控系统按每天预先编程对照明系统进行开关控制,并监视其开关状态。
·停车库的照明定时启/停;·户外照明的定时启/停;·户外装饰照明、广告照明、标志照明的启/停;·泛光照明的定时启/停;·其他特殊场所的照明控制;·在特殊场所(如大堂、大宴会厅等)是否采用BUS控制方式与业主商榷后再定;·与安防、消防系统集成的照明控制要求。
9)变配电设备的监测系统①高压系统的监测·进出线真空断路器的开关状态及故障报警;·进线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度测量;·母联真空断路器的开关状态及故障报警;·变压器温度的监测与报警;·变压器风机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必要时的启/停控制;②低压系统的监测:·进线断路器的开关状态,故障状态;·进线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度测量;·母联断路器的开关状态,故障状态;·馈出断路器的开关状态,故障状态;·馈出支路的电流、监测。
③柴油发电机组的监测与报警系统:·机组工作状态及故障;·发电机组的启/停控制;·输出电压。
电流、频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显示/记录;·并车成功的显示;·排风机启/停自动控制(与发电机组联动控制);·送风机启/停自动控制;·日用油箱高低液位监测;·冬季体温系统的温度监测。
10)电梯监测系统整栋大厦设置一套完整的电梯运行监控系统(由电梯供货商提供)系统应能达到下列要求:·电梯运行状态监视及显示屏(放置在控制中心);·电梯的故障报警;·开列历史记录及维护保养清单;·按时间程度、节假日设定电梯运行;·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实现联动;·电梯承包商需提供与外部计算机(或DDC)联网通信的接口,以实现系统集成;四、综合安防系统本工程采用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安防系统的监控中心设置于大楼的首层,与其他系统合用中控室。
本系统由闭路电视监控、门禁管理、巡更管理、入侵报警、车库管理和安防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组成。
安防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将安全防范各个子系统联网,实现控制中心对整体安防信息的系统集成和自动化管理。
安防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具有标准、开放的通信接口和协议,以便进行IBMS系统集成,并留有与公安110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系统电源采用双路电源末端自动互投供电方式,安防控制中心设备的电源均由UPS提供。
安防前端设备采用集中式供电,由安防中心的UPS供电,电源变换器/箱设于各层弱电间。
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1) 系统设计外交部新闻领事中心综合楼在首层设安防监控室,监控室内设有监视器、后端设备、控制主机等设备。
在主要出入口、通道、大堂、电梯厅、车库等重点部位设置彩色摄像机。
(2) 系统构成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由彩色摄像机、交换机、监视器、前端设备、后端设备、显示设备等组成,通过以上设备可完成对现场图像信号的采集、切换、控制、记录、显示等功能。
a.前端采用彩色摄像机,其管线经弱电安防桥架引致竖井内前端设备(信息存贮柜),信息存贮柜使用双绞线及光纤传输信号到首层弱电竖井内的交换机,经交换机进入控制中心主交换机然后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电视墙上。
其中使用RVV3*1.5线缆提供电源。
b.在中央控制室通过多媒体工作站等实现视频信息的管理、切换、传输和控制。
c.各种线缆穿管经过桥架敷设接入中控室。
由中控室集中供电,各层相应位置设置安防变压器箱 ,由中控室引来220V电源变压为24V为前端设备提供电源。
中控室设置UPS电源。
(3) 监控目标设置室内监控重点部位:所有主要出入口、通道、大堂、电梯厅、车库等部位设置彩色摄像机,共190台(室内球型摄像机32台、室外球型摄像机10台、电梯专用摄像机10台、固定半球型摄像机128台、固定枪型摄像机10台,190台中包含8台周界球型摄像机,不包含停车场所用图像对比用摄像机)。
室外监控与周界防范相结合,共设置8摄像机。
控制中心的设置和功能(4) 监控中心控制功能安防控制中心设置在首层,负责安防协调、指挥监控工作。
在中控室内设置专业操作台,并考虑室内布局等因素,便于监视、利于维护。
并将所有信号通过6层统一引致旧楼安防主控室内。
中控室用显示器和监视器组成监视墙,可显示所有监视点的画面。
既可以显示所有画面,也可以用循环的方式按顺序或编制的次序显示单一画面,以及固定监视某一图像。
(5) 中控室其它功能统一供给摄像机、监视器及其设备所需的电源,由监控室操作通断,并确保供电安全。
输出、接收各种遥控信号。
对视频信号进行时序或手动切换。
监视、录像和查询。
配有视频打印设备记录视频和录像资料。
室内温度16-28度;湿度50-70%为宜。
2.门禁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采用联网式的系统,读卡器主要设置于各控制室、重要设备机房、库房、重点办公用房、内部会议室及内部用电梯厅和楼梯出入口等重点部位,控制本区域人员的进出。
门禁控制主机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主机设在同一间控制室,并与CCTV系统进行联动。
根据本工程建筑布局,东南、东北电梯楼梯为内部人员入口,需刷卡才能进入。
西南、西北电梯楼梯为公共入口,但九层以上为内部用房,进入九层以上楼内需刷卡。
系统主要功能:有效卡的识别:只有有效的卡才能放行(持卡人的权限、有限的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