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技革命与思维方式的变革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看,科学技术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同时思维方式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思维方式应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思维客体、思维主体和思维工具发生了变化。
科学技术和思维方式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它们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一、思维方式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思维方式是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经人脑的归纳而形成的思维定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人事、分析、评价进而建立感念的手段。
思维方式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会决定人们的思维,使人们按照业已形成的思维方式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思维方式对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
但一旦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变革,又会促使科学技术发生重大突破。
科学技术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都从形式和内容上改变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面貌,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和效益,从而为思维方式的突破创造时代条件。
因此科学技术创造性的发展是思维方式改变的源泉。
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新的思维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社会。
社会活动方式向知识型、信息型和智能型转化。
新社会活动方式需要新思维方式相适应。
当代科技革命的主动和基础是信息科学技术。
信息科学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的劳动生产方式、知识对象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
这就需要人们更新思维方式,采用系统思维方式,即在现代条件下,对马克思、恩格斯所确立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具体化,是以新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发展了辩证思维方式。
三、系统思维方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
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系统思维方式的形成。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思维客体、思维主体和思维工具,因而导致新的思维方式产生。
从思维客体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导致思维对象发生重大变革。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由于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正在向智能化、高速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极大提高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处理和传输可以瞬间完成,空间距离正在变小形成地球村的感念。
思维客体的复杂化、一体化的局面,对原有的思维方式提出挑战,为新思维方式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从思维主体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思维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思维活动由个体方式变成以集体和集团的方式进行。
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能力的提高,加快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的信息量快速增长,使思维主体改变工作方式,由个体化向社会化方向发展。
从思维工具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处理信息的手段发生了巨变。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用电脑代替人脑进行逻辑思维已成为现实。
人们借助于电脑可以加快信息处理速度,提高记忆力,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算机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有力工具。
思维工具的变革还体现在获取信息的手段上,互联网的普及为思维者获取信息、交换信息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现代技术革命的条件下,钱学森同志将新时代思维工作方式概况为“综合集成法”是对唯物辩证思维方式的继承和运用。
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有利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