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些总结)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些总结)
• 药液以不同体位(平卧、左侧卧、右侧 卧、再平卧)通过气管插管滴入肺内, 然后用复苏囊加压吸氧,使药液充分地 弥散,用药后4~6小时内禁止气道内吸 引。
三、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yaline membrane distress of the newborn,HMD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 饱和卵磷脂
总量分3-4份注入肺内; 用法 随时改变体位—左右、头尾
复苏囊加压给氧,使药液弥散 4-6小时内不行气道吸引 及时调低气道气压及氧浓度
指标
PaO26.67- 9.33kPa (50- 70mmHg) PaCO25.3- 5.9 kPa (40-45mmHg)
pH>7.31
精品课件
27
• (2)协助医生尽早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间歇正压通气(I PPV)—气管插管给氧:
持续正压呼吸给氧无效
适用 无自主呼吸
吸入60精%品-课1件00%氧浓度时
26
2、气管内滴入表面活性物质
早期给药—生后12小时内
原则
足量给药—100-200mg/kg/次 反复给药—12小时后,再给首剂的一半
预防性给药—早产儿生后即用50-100mg/kg
用前升温解冻,抽入5-10ml注射器中,再联 细鼻饲管,经气管插管到气管分叉处;
精品课件
25
护理措施
1、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
彻底吸净呼吸道分泌物
头罩给氧:头罩适合、氧流量>5L/分
? ? 持续正压呼吸(CPAP)给氧: <3天
头罩给氧无效
供氧
适用
有自主呼吸 早产儿
PaO2<6.67kPa
吸入60%氧浓度时
(50mmHg)
PaCO2>9.33kPa 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70mmHg)
给早产儿经细 导管输入表面 活性物质
精品课件
20
PS治疗
精品课件
21
预防
①预防早产: ②促进胎肺成熟:对孕24~34周需提前分娩或有 早产迹象的胎儿,出生48小时前给孕母肌注地塞 米松或倍他米松,可明显降低RDS的发病率和病死 率。 ③预防应用PS:对胎龄<28~30周的早产儿,力 争生后30分钟内常规应用,若条件不允许也应争 取24小时内应用。
胎龄18-20W 开始出现
胎龄35-36W 达到成熟水平
精品课件
1
【病 因】
• 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多见于:
▪ 早产儿、糖尿病母亲婴儿、围产期窒息 择期剖宫产
精品课件
2
表面活性物质 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的一
种复杂的脂蛋白,其主要成分为 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 PS的生理功能 ①降低肺表面张力。使肺泡易于扩 张, 呼气时肺泡不萎缩。 ② 维持 肺泡—毛细血管间正常流体压力, 防止肺水肿。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1.则肺泡表面张力增大, 肺回缩力增强,可引起肺 不张。 2.可使肺组织间隙的静脉 水压下降,从而促使毛细 血管中液体进入肺组织间 精品课件 质及肺泡中,导致肺水肿3 。
精品课件
4
循环系统
胎儿血液循环
精品课件
生后血液循环
5
• NRDS的发病机制
PS 肺泡表面张力
肺泡萎陷、肺不张 呼吸困难
精品课件
22
护理诊断:
• 1、低效性呼吸形态 • 2、气体交换受损 • 3、营养失调 • 4、有感染的危险 • 5、家长焦虑
精品课件
23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 1、提供适宜的环境,使患儿保暖:
• ①保持安静,操作集中进行,减少拥抱;
• ②室温24℃左右,相对湿度55~65%, 使皮肤温度保持在36~37℃。
• 1.一般治疗
• ①保温:保持皮肤温度在36.5C
• ②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气。
• ③保证液体和营养供应:
• ④纠正酸中毒:
• ⑤关闭动脉导管:
• ⑥抗生素:
精品课件
17
• 2.氧疗和辅助通气
• (1)吸氧:根据发绀程度选用鼻导管、面罩 或头罩吸氧
• (2)持续呼吸道正压呼吸(CPAP)及机械通气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纤维蛋白渗出
肺透明膜
缺氧
气体交换障碍
酸中毒
精品课件
7
【临床表现】
多见于早产儿(<32周),生后2-6h内出
现症状,进行性加重
• 吸气性凹陷、呼气性呻吟 • 呼吸音减弱、呼吸衰竭 • 发绀,心衰 • 合并症:肺炎、颅内出血,呼吸暂停 • 病程:1-2d病重,3d后好转。
精品课件
8
【实验室检查】
1、羊水检查:
①胃液泡沫稳定试验:阳性者可除外 NRDS
② L/S(卵/鞘)<1.5-2:1,提示可疑, <1.5为“肺未成熟”
③血气分析: PH↓PaO2↓PaCO2↑高钾 血症。
精品课件
9
【实验室检查】
2、X线检查
• 毛玻璃样改变 • 支气管充气征 • 白肺
精品课件
10
正常胸部X线解剖
通气/血流失调
低氧、酸中毒
肺血管收缩
肺灌注不良
肺动脉压力
环 肺泡液、蛋白外漏 肺泡上皮损伤
持续胎儿血循
透明膜形成
cap通透性
肺组织缺氧加重
精品课件
6
病
缺氧
生
酸中毒
肺泡表面张力
早 产 儿
肺泡表面活 性物质缺乏
右心压力 致右向左
分流
肺血管阻力增加
痉 挛
肺 血 管
肺
呼吸性酸中毒
不 张
PaCO2 , PaO2
• 3.PS替代疗法
• 可明显降低RDS病死率,同时可改善肺顺应 性和通换气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PS目 前已常规用于预防或治疗RDS。
精品课件
18
肺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 PS) 剂 量:5 mg / kg. 次 间隔时间:10-12 h 次 数:2-4次 给药途径:气道
精品课件
19
精品课件
11
双肺野透亮度减低,精支品课气件 管征象,颗粒状影 12
“ 白肺”
精品课件
13
精品课件
14
肺透亮度明显降低、细颗粒、网状阴影、 支气管充气正常
精品课件
15
精品课件
16
六、治疗原则
• 目的是保证通换气功能正常,待自身PS产生 增加,RDS得以恢复。机械通气和PS是治疗 的重要手段。
• 2、做好消毒隔离,注意无菌操作,预防 感染。
• 3、加强病情观察。
• 4、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理护理。
精品课件
24
(二)对症护理:
• 1、促进肺的气体交换: • (1)供氧及辅助呼吸: • 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 • 对反复呼吸暂停或自主呼吸浅表的患儿用
CPAP无好转,应采用气管插管后间歇正压 通气(IPPV)加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