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修改(2012年)要点解读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修改(2012年)要点解读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2012年修改要点解读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陈国庆
?????????? ???????? ??????? ?????? ?????
修改绪言
一、规则修改的指导思想
(一)解释法律——严格遵循立法精神 (二)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 (三)规范执法,保障刑诉法正确实施 (四)加强沟通协商,形成执法合力
四、强制措施
4、捕后通知家属,通知原因与羁押处 所吗?
5、逮捕上提一级:取消同级侦查部门 审查
6、自侦部门变更强制措施由报批改为 报告
7、自侦案件审查逮捕增加3日分配
(二)监视居住——逮捕替代措施
1、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条件 ① 特定三类犯罪 ② 有碍侦查 ③ 上一级机关批准 2、特别重大贿赂犯罪的界定 3、居所的界定: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办
案场所 4、侦查阶段适用,包括起诉、审判吗?
(二)监视居住——逮捕替代措施
5、执行问题,检察机关协助执行 6、讯问问题,亲属陪同(卡恩案件)? 7、捕后可变更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吗? 8、律师会见、许可问题 9、电子监控、侦查时通信监控不属于技侦
五、公诉制度
1、审查起诉——准司法程序——在审查公安机 关意见和听取辩护人意见后决定(第169、170 条)
理) 7、量刑建议与量刑纳入庭审(第193条) 8、二审、再审的开庭与出庭、强制措施(第246条)
六、刑事诉讼监督制度
1、羁押必要性审查,加强羁押执行的监督 (第93条)
2、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的监督 (第73条)
3、阻碍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行使诉讼权利 的监督(第47条)
4、加强非法取证监督,依法排除非法证据 (第55条)
二、修改的主要任务
1、对刑诉法概念、条文含义作出解释、界 定
2、对刑诉法设定的制度进行细化 3、对检察机关执行刑诉法的工作程序、操
作程序作出规定
三、修改工作进展
(一)2012年3月下旬启动,4月底第一稿 (二)2012年5月——6月,征求意见,进行
修改 (三)2012年7月,提交全国检察长会议讨
(五)非法证据排除(第54——58条)
5、辩护人、当事人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 与举证责任
6、公诉人对证据收集合法性的证明 7、侦查人员出庭的条件、任务 8、庭前会议与当庭排除
四、强制措施
(一)逮捕 1、逮捕条件、逮捕必要性(第79条)
“可能”的判断:主观与客观标准 2、审查逮捕准司法化: (a)讯问、询问、听取律师意见 (b)审查公安机关案卷、证据材料 3、捕后立即送押
(二)逮捕上提一级与分市院指定管辖 的批准
(三)外国人犯罪的相对集中管辖问题
二、侦查制度
(一)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24小 时(第117条)
与拘留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第83条]特殊情 况的解释
传唤、拘传——保证饮食、必要休息时间 (第117条)
(二)羁押后看守所讯问,不得提讯(第 116条)
2、起诉与侦查关系:侦查服从起诉(第171条) 公安机关:⑴提供审判所必须证据材料
⑵对证据收集合法性证明
3、完善不起诉制度:无犯罪事实及证据不足一律不起 诉
4、案卷移送制度的调整(第172条) 5、庭前会议(第182条)(出席人员、决定与否) 6、简易程序改革——公诉人出庭(集中起诉与集中审
证明标准 3、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标准(第280
条)(犯罪事实、违法所得相关证据材料)
(五)非法证据排除(第54——58条)
1、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的界定(真、假问 题与价值问题)
2、物证、书证的排除标准——严重影响司 法公正(谢亚龙案)
3、人民检察院的调查核实 4、证据合法性的法庭调查
论 (四)2012年8月——9月,加强沟通,协商
一致,2012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 员会审议公布
四、《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 修改变化
(一)增设“证据”、“辩护”、 “特别程序”、“案件管理”等章
(二)从468条增加到700条左右
一、管辖
(一)职务犯罪侦查指定异地管辖与审 判管辖的协调
(三)讯问录音录像(ຫໍສະໝຸດ 121条)1、可以与应当(死刑、无期) 2、录音或者录像 3、全程、全部、完整性 4、职务犯罪的特殊性
(四)技术侦查措施(第148——152条)
1、公安、检察机关适用范围(贪污、贿赂) 2、种类与适用对象、特定用途 3、执行问题 4、秘密侦查、控制下交付,检察院可用吗? 5、庭外证据的核实
罚为辅原则 2、专人承办与专门机构 3、法律援助 4、社会调查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5、严格限制逮捕措施 6、讯问时法定代理人到场 7、附条件不起诉(案件范围、一年以下)、
强制起诉问题(第271条)、监督考察 8、犯罪记录封存(消灭)
(二)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1、当事人和解的条件 ① 刑法第四章、第五章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5、强化侦查监督,明确监督范围(第115条)
6、加强对简易程序审理的监督(第210条)
7、检察机关对死刑复核程序的监督(第240 条)
8、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同步监督 (第255、262条)
9、强制医疗的决定和执行的监督(第289条)
七、特别程序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1、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与教育为主、惩
118条“应当如实回答”
(三)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查办案件 中收集证据问题
1、专指实物证据(物证、书证、视听资料、 电子证据)
2、言词证据应当重新、另行收集 3、经司法审查,符合证据要求 4、行政机关的范围 5、纪检监察收集证据的处理
(四)证明标准
1、证据确实、充分的条件(第53条) 2、立案、批捕与侦查终结、起诉、审判的
三、证据制度
(一)公诉案件的举证责任 1、提起公诉、指控犯罪时提出证据 2、在审判中运用证据进行证明有罪 3、无例外,举证责任倒置?
(二)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1、作为刑事诉讼的原则 2、严格禁止刑讯逼供等强迫手段
包括强迫认罪、强迫提供证据 3、不得强迫,但可以通过思想工作与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