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课前背景激活,启动学生与阅读材料之间的交互。
背景激活要遵循以下原则:必要性原则,基础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适量性原则。
背景激活的方法有提问,头脑风暴,概念图,自由写作等。
鲁老师讲Xiamen时,先引导学生做了一副概念图,提示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厦门,然后进入课文阅读。
二课内整体阅读,多层指导学生在获取信息基础上把握文意,形成阅读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课文阅读教学是英语课的精选教学,是促使学生学好英语的基本点。
所以,我们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应以整体阅读,多层指导。
课文的整体阅读强调信息的整体输入,要求从阅读整篇课文着手,逐步加深对课文或语篇内容的理解,摄取有用语言信息。
在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一个“导”字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的思索及理解,充分挖掘学生自学求知的内在动力,让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从而对课文或语篇真正能达到理解和升华。
授课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把整体课文的信息先粗略地输入学生头脑中去。
为以后阅读打下伏笔。
同时,教师先给学生设计几个灵活多样的自学提纲:(1)填表:让学生理解表层的信息线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个表,让学生根据表中的相关信息,把课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重要的事情顺着提示的线索逐个填入表中,如时间、地点、关系、结果等。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深化。
(2)问答,让学生领会深层的文章内容:教师所提的问题要以递进式的形式出现,由浅入深,逐步攀旋,达到一定的难度,使班中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空间。
二全文巩固复习,整体感知各种知识及能力点,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在运用了整体阅读教学后,还应帮助学生进行全文巩固复习和操练,这是非常必要的。
这一全文巩固复习和操练,能使学生进一步深化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知识的系统化和语言技能的综合化。
在这一层次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已掌握了课文或语篇的基础上,把课文阅读上升到深透理解。
这时教师可请学生对全文做出总结,列出段落大意及整文的中心思想。
也可复述课文内容。
当然,教师最好再选一篇难易程度相等于所学课文或语篇,作为学生课外的泛读材料,以此来扩大和提高学生的课文阅读层面。
视频案例中,老师在引导学生把握材料中对三位老师的introduction 之后,进行写作练习,这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三课外广泛阅读,多种实践和运用并举,切实提高语用能力。
课标要求高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由7级目标的19万词到8级25万词,9级目标要求达到33万词的阅读量。
因此,促进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的提高,教师首先要抓好课文阅读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上。
而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所获得的语言知识、语言信息为课文阅读作了补充和深透,对英语学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此,我采用了下列阅读形式和方法,使得学生阅读容量不断扩大,阅读能力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向上攀升的螺旋。
(1)选读英语报刊
报刊阅读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方法的途径。
一方面能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大量的新的词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避免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情趣,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动力;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各地和各国新闻。
因此,我在英语选修课中,开设了英语报刊选读。
(2)泛读简易小说,观看原版影片
高中英语课本(新世纪版)中有一些文学作品,如“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Written by Mark Twain) 和“Oliver wants more.” (Written by Charles Dickens)。
学生在学了这些课文后,对外国文学有一些肤浅的接触。
但是,随着他们的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词汇量的增加,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这几篇课文阅读了。
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需求,可增选些其他的英语简易小说。
如“Jane”、“Great Expectations”等。
以此来扩大和提高他们的文学知识及对外国文学的欣赏能力。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教室里播放些英语原版片,这样既可以是书本中的静止的内容通过CD片展出一幅幅动态场面和人物,有助于对作品的深层的了解,也练习了英语听力能力。
真是一箭双雕,使学生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感兴趣。
(3)阅读教学与写作的结合
英语阅读量越大,覆盖面越广,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就越多,也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和信息的来源。
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之后,可引导学生作一些简短的模拟写作,也可要求英语程度较高的学生做发展和创造性的写作,这一实践操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得各层次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有序地得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