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的信仰与西方宗教的不同

中国人的信仰与西方宗教的不同

读神话故事浅析中西古文化
人在天地之间何以自处?在中国人的眼里,人和天地的关系,既有合作又有斗争。

上古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等,讲得不是人在灾难来临时如何依靠和求助于神明的护佑,反而是靠人类自己的双手去改变现状,为人类的繁衍发展谋求出路。

同样是大洪水时代的神话故事,西方的诺亚方舟则是讲述人类如何在神明的指引下躲避洪水的伤害,又是在神的眷顾下,才得以繁衍生息。

在西方,人依靠神的庇佑进而演化为对神的崇拜,西方宗教的狭隘观(往往宣称信该教则能获得神明的救赎,在末日审判中进入天堂,不信该教或信奉异教者,将被打入地狱)。

在东方,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而演化出现实主义的崇拜,为我所用者皆可为神。

所以中国的神可以有很多,同时也能够不断接纳外来的各种神,连神话世界也是兼容并包的,西游记中佛教、道教各大神祗的融洽关系,在西方一神论的身上则是很难见到的。

中国人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道家的观念便是人与天地自然本为一体,人是天地循环中的组成部分,因此道家的某些观念不仅超出宗教的范畴,甚至成为了中国早期出现朴素唯物主义的又一例证。

中国人的哲学研究,显得更为实用。

中国强调人生在世的意义,褒贬皆由此生的所作所为来决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位置。

宗教不是一种排他的信仰,敬天地、祖宗……自己应该成为何等人的价值思考。

中国人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儒家提
出的:天地人的观念。

中国人的信仰则是人在天地之间何以自处。

西方社会,以神学为基础,信奉上帝为约束世人的观念。

在明清时期,大量欧洲传教士来东方传播“福音”,传教士们惊讶地发现,国人在接受西方科学知识、天主教义的同时,没有放弃佛教。

尊崇自己的道教、儒家的教义和思想!
中国人的信仰在内容显得更为抽象:每个人处在历史这一时间横轴上,有祖宗、有子孙,如何以身作则,做到传承有序;位于天地这一空间纵轴上,有家国情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生命在时间和空间的两条轴线中不断交织,“青史留名”、“遗臭万年”会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实现各自信仰的终极答卷。

纵观古今、中外,要完成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去实现这样的信仰该是何等的波澜壮阔、令人心驰神往。

中国文化,在艺术、哲学、宗教、信仰等领域,都有厚重的文化沃土,伴随着中国复兴之路的开启,我们坚信:现实和梦想的结合,是可以终将实现的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