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综合管理-8-2

上海市综合管理-8-2

上海市综合管理-8-2(总分:23.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分数:3.50)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某区工商局干部任某下班路经集贸市场,从个体摊贩汪某处买了1箱苹果,回到家中发现有几个苹果是烂的。

则返回市场找到汪某要求换,汪某以苹果是降价出售为由不给换,两个人吵了起来。

这时,任某向汪某表明自己是工商局干部,如果不给换,以后就别想在此卖东西,汪某对任某的话未加理睬,仍然大吵。

任某恼怒,上前与汪某厮打起来。

汪某用拳猛击任某的头部、脸部,致使任某腮颊明显青肿,嘴角流血。

此事件被闻讯赶来的公安人员制止。

事后经医院诊断,任某属轻微脑震荡。

对此事件,区公安局认为,汪某属于妨碍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的规定,作出拘留10天的处罚决定,并责令汪某赔偿任某的全部医药费200元。

汪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经查认为,汪某的行为性质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根据《治案管理处罚法》第43条的规定,仍然处以汪某10天的拘留,赔偿任某200元的医药费。

汪某仍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分数:1.00)(1).本案的被告是______。

∙ A.区工商局∙ B.区公安局∙ C.市公安局∙ D.县公安局(分数:0.5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2款的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本案中,市公安局的复议决定虽然在处罚结果上同区公安局一样,但对汪某违法行为的性质认定上作了改变,并且在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条款上不同,因此市公安局的复议决定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所以被告应是市公安局。

(2).本案的第三人是______。

∙ A.任某∙ B.区公安局的公安人员∙ C.闻讯赶来的公安人员∙ D.市公安局的公安人员(分数:0.50)A. √B.C.D.解析:[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27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任某是治安违法行为的被害人,公安机关能否公正地处理汪某的违法行为,直接涉及其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也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

因此,任某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

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

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从源头上减少了因决策不当造成的社会矛盾。

……一些地方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例如江苏南通按照调解优先的原则,构建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例如,针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探索实行“一证通”制度、“一站式”服务,解决他们在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实现由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的转变。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社会管理格局,既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

例如浙江温岭探索“参与式预算”,扩大了群众参与度,多种社会力量与政府形成了社会管理合力。

(分数:2.50)(1).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社会管理呈现出的变化不包括______。

∙ A.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 B.从重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向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共同治理转变∙ C.从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 D.从重法律和道德手段、轻行政手段向重行政手段运用转变(分数:0.50)A.B.C.D. √解析:[解析] D项应改为:从重行政手段、轻法律和道德等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2).下列不属于当前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原因的是______。

∙ A.社会矛盾日趋复杂使社会管理的难度增加∙ B.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改变∙ C.社会管理严重滞后使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不断增加∙ D.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使社会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分数:0.50)A.B. √C.D.解析:[解析] 当前要加强社会管理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使社会管理任务日益繁重,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二,社会矛盾日趋复杂使社会管理难度增加,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大力推进社会建设,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近年来,我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发展明显加快,但社会管理没有跟上,影响了社会建设整体推进。

社会管理滞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难以有效解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压力不断增加。

因此,加快社会建设,必须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尽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3).将社会矛盾大调解作为当前有序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其理由不包括______。

∙ A.大调解密切了党群关系,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 B.大调解把工作重心放在应急处置上,使社会矛盾的解决更加主动有效∙ C.大调解是协商民主化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具体运用∙ D.大调解有效整合了社会、行政和司法资源,形成了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分数:0.50)A.B. √C.D.解析:[解析] 大调解密切了党群关系、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

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大多涉及民生,大调解坚持公益性、便民性和服务性的原则,使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搭建了“连心桥”,开通了“直通车”,对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根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所以A项正确。

大调解体现了中国特色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从发展民主来说,大调解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依据法律和政策,进行平等交流、民主协商,推动双方相互谅解、达成共识,这是协商民主化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具体运用,有利于各方面诉求充分表达,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所以C项正确。

用调解的理念化解社会矛盾,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紧密结合,有效整合社会资源、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实现社会矛盾纠纷常态化解,促进了社会管理从一元转向多元。

所以D项正确。

(4).当前我国合理的社会管理格局为______。

∙ A.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B.政府领导、党委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C.党委领导、政府协同、社会参与、公众负责∙ D.政府领导、党委协同、社会负责、公众参与(分数:0.50)A. √B.C.D.解析:[解析]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5).“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这句话体现的社会主义行政道德规范为______。

∙ A.为人民服务∙ B.实事求是∙ C.公正行政∙ D.廉洁奉公(分数:0.50)A. √B.C.D.解析:[解析] 这句话体现的社会主义行政道德规范为为人民服务。

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

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根据行政组织中的同一层级各个部门所隶属领导的不同,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______。

∙ A.集权制∙ B.分权制∙ C.分离制∙ D.混合制∙ E.完整制(分数:1.00)A.B.C. √D.E. √解析:[解析] 根据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各行政部门所隶属的领导不同,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完整制与分离制。

完整制是指同一层级各个行政机关均受同一行政机构领导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分离制是指同一层级各个行政部门分属两个以上的行政机构领导的行政组织体制。

故选CE。

2.“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______。

∙ A.领导文化∙ B.领导手段∙ C.领导环境∙ D.领导目标∙ E.领导客体(分数:1.00)A.B. √C. √D. √E. √解析:[解析] “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领导手段、领导目标。

故选BCDE。

3.陈某,家住甲县,在乙县生产盗版书籍,经过丙县运输到丁县销售。

对陈某的违法行为,有权进行处罚的机关包括______。

∙ A.甲县依法享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B.乙县依法享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C.丙县依法享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D.丁县依法享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E.甲、乙、丙、丁四县依法享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分数:1.00)A.B. √C. √D. √E.解析:[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20条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具体到本题而言,乙县、丙县、丁县都是违法行为发生地。

故应选BCD。

4.在行政诉讼中下列关于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 A.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的在一审中没有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者变更一审裁判的根据∙ C.在行政案件中被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 D.对原告起诉是否超过起诉期限有争议的,由原告负举证责任∙ E.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分数:1.00)A. √B. √C. √D.E. √解析:[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第3款规定:“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故排除D项,应选ABCE。

5.《行政处罚法》对相对人权利的保障主要体现于______。

∙ A.保障相对人陈述权∙ B.保障相对人申辩权∙ C.保障相对人法律救济权∙ D.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E.一事一罚,一事不再罚原则(分数:1.00)A. √B. √C. √D.E.解析:[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