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婚姻家庭研究参考书目

婚姻家庭研究参考书目

有关婚姻家庭研究的参考书目一、国外学者的著作1.[芬兰] 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英文版);2.[芬兰] 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简史》;3.[英] 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4.[英] 马林诺夫斯基:《野蛮人的性生活》或《神圣的性生活〉》;5.[英] 麦克伦南:《原始婚姻》(英文版);6.[瑞士] 巴霍芬:《母权论》(英文版);7.[美] 摩尔根:《古代社会》;8.[美] 摩尔根:《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英文版);9.[美] 摩尔根:《美洲土著的房屋与家庭生活》;10.[美] 罗维:《初民社会》;11.[美] 罗维:《文明与野蛮》;12.[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13.[英] 梅因:《古代法》;14.[奥地利] 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15.[英] 达尔文:《人类的由来》;16.[德]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7.[德]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18.[德] 缪勒利尔:《家族论》;19.[德] 缪勒利尔:《婚姻进化史》;20.[美] 顾素尔:《家族制度史》;21.费勒克:《家族进化论》;22.[英] 罗素:《婚姻革命》;23.[苏] 谢苗诺夫:《婚姻和家庭的起源》;24.[法] 列维﹒斯特劳斯:《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英文版);25.[美] 默多克:《社会结构》(英文版);26.[美] 默多克:〈世界文化大纲〉(英文版);27.[美] 默多克:《文化资料大纲》(英文版);28.[美] 默多克:《民族志图表》(英文版);29.[法] 比尔基埃等:《家庭史》;30.[奥地利] 西德尔:《家庭的社会演变》;31.[奥地利] 西德尔等:《欧洲家庭史》;32.[美] 古德:《家庭》;33.[美] 古德:《世界革命与家庭模式》(英文版);34.[美] 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35.[美] 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36.[美]贝克尔:《家庭论》或《家庭经济分析》;137.[美] 奎因等:《世界婚姻家庭史话》;38.[法] 鲁妥努:《男女关系的进化》;39.[美] 海伦﹒费什:《人类的浪漫之旅》;40.[英] 里弗思:《社会的组织》;41.[美] 布雷多克:《婚床——世界婚俗》;42.[英] 珍妮﹒古多尔《黑猩猩在召唤》;43.[英] 珍妮﹒古多尔等:《猿猴社会》;44.[日] 二阶堂招久:《初夜权》;45.[美] 唐娜希尔:《人类情爱史》或《历史中的性》;46.[美] 亨特:《情爱自然史》;47.[保家利亚] 瓦西列夫:《情爱论》;48.[法] 福柯:《性史》;49.[美] 戴蒙德:《性趣探秘——人类性的进化》;50.[美] 金西:《金西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51.[美] 瑞妮丝:《金赛性学报告》;52,[美] 海特:《海特性学报告》(女人卷)(男人卷)(情爱卷);53.[美] 迈克尔:《美国人的性生活》;54.[荷兰] 《日本文化中的性角色》;55.[美] 威勒:《性崇拜》;56.[荷兰] 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57.吉来德:《家庭与社会》;58.发尔宁:《男女特性比较研究》;59.[法] 波伏娃:《第二性》;60.[美] 唐奈:《美国婚姻与婚姻法》;61.[日] 上子五次等:《理想家庭探索——日本和世界诸国家的比较研究》;62.[英] 凯施莫:《单亲家庭》;63.[苏] 瑟先科:《夫妇冲突》;64.[美] 瓦尔鲁斯:《家庭中的人际关系》;65.[日] 冈堂折雄:《现代家庭面临的挑战》;66.邹勤编译:《婚态﹒心态﹒原始掠夺——无声的交流》;67.[法] 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68.[美]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69.[美] 恩伯等:《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70.[美] 基辛:《当代文化人类学》(港台版)或《文化﹒社会﹒个人》;71.[美] 普洛格:《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72,[美] 博克等:《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73.[美] 哈维兰:《当代人类学》;74.[美] 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75.黄宣卫等:《社会人类学导论》:76.宋光宇编译:《人类学导论》;277.[美]巴伯:《人类学初步》;78.[美] 瑟维斯:《人类学百年争论》;79.[美] 南达:《文化人类学》;80.[美] 罗斯:《人类性心理》;81.[美] 哈斯等:《人与性》;82.[美] 韦克斯:《性﹒不只是性爱》;83.[美] 罗斯曼:《美国青年婚恋历程》;84.[美] 赖得勒:《婚姻生活的艺术》;85.[加拿大] 菲利普斯:《分道扬镳——离婚简史》;86.[英] 司托泼:《结婚的爱》;87.[美] 艾斯勒:《圣杯与剑——男女之间的战争》;88.[美] 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89.[美] 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90.[法] 伊﹒巴丹特尔:《男女论》;91.[美] 许让神父:《甘肃土人的婚姻》。

92.[美] 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93.[美] 马文﹒哈里斯《文化的起源》。

二、国内学者的著作1.严汝娴等:《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2.詹承绪等:《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与母系家庭》;3.王承权等:《神秘的女性王国——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及习俗》;4.宋兆麟:《共夫制与共妻制》;5.韦启光等:《中国苗族婚俗》;6.黄海:《瑶麓婚碑的变迁》;7.严汝娴等:《中国少数民族婚姻家庭》;8.俞顶贤等:《中国各民族婚俗》;9.吴存浩:《中国婚俗》;10.严汝娴:《中国少数民族婚俗》;11.奇泽华等:《中国少数民族婚趣》;12.马之肃:《中国的婚俗》;13.盛义:《中国婚俗文化》;14.鲍宗豪;《婚俗文化:中国婚俗的轨迹》;15.欧阳若修等:《中国婚俗集锦》;16.李绍连:《古今中外婚姻漫话》;17.李鉴踪:《中国民间婚恋习俗》;18.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19.阮昌锐:《中外婚姻礼俗之比较研究》(港台版);20.王洁卿:《中国婚姻——婚俗、婚礼与法律》(港台版);321.向乃旦:《中国古代婚俗文化》;22.黎明志:《简明婚姻史》;23.陈顾远:《中国婚姻史》;24.陈鹏:《中国婚姻史稿》*;25.孟昭华等:《中国婚姻与婚姻管理史》;26.任寅虎:《中国古代的婚姻》;27.徐陶:《媒妁与婚姻文化》28.郑慧生:《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29.彭卫:《汉代婚姻形态》;30.张杰:《满蒙联姻——清代宫廷婚俗》;31.章用秀:《中国帝王婚媾》;32.唐达等:《文化传统与婚姻演变》;33.常人春:《红白喜事——旧京婚丧礼俗》;34.程继隆:《中国婚姻文化大潮》;35.彭利芸:《宋代婚俗研究》(港台版);36.岳庆平:《中华文化通志﹒婚姻志》;37.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38.顾鉴塘等:《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39.张树栋:《中国婚姻家庭的嬗变》;40.刘英等:《中国婚姻家庭研究》;41.宣兆凯:《现代社会中的婚姻与家庭》;42.中国人类学学会:《婚姻与家庭》;43.《家庭》编辑部:《婚姻家庭探索》;44.文献良等:《婚姻家庭社会学》;45.李银河:《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46.刘达临等:《中国婚姻家庭变迁》;47.雷洁琼等:《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48.徐安琪等:《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与婚姻》;49.邓伟志:《我的家庭观》;50.邓伟志:《中国家庭的演变》;51.邓伟志:《近代中国家庭的变革》;52.邓伟志:《家庭问题种种》:53.邓伟志:《家庭的明天》;54.王玉波:《中国古代的家》;55.王玉波:《中国家庭的起源与演变》;56.王玉波:《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57.王玉波:《历史上的家长制》;58.潘允康:《家庭社会学》;59.潘允康:《现代家庭生活方式》;60.刘志琴:《家庭变迁》;461.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62.谢维杨:《周代家庭形态》;63.杨际平等:《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64.史仲文:《家庭文化:虎虎虎》;65.董立珩:《中国家庭文化》;66.潘光旦;《中国之家庭问题》;67.五城市家庭项目研究组:《中国城市家庭》;68.龚佩华等:《中华民族亲属团体史》;69.刘达临:《家庭管理学》;70.李振民:《非家庭与家庭的结构原理》;71.徐亦让:《人类家庭发展史》:72.王永云:《未来家庭形态》;73.沈崇麟:《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74.王乃家:《家政学概论》;75.马晓才:《中国家庭面临的危机》;76.魏章玲:《美国家庭模式与家庭社会学》;77.郭俊丽:《家庭社会学漫议》;78.李晓东:《中国封建家礼》;79.徐样:《中华文化通志﹒家范志》;80.辛立:《男女﹒夫妻﹒家国》;81.费孝通:《生育制度》;82.李银河:《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83.郑晓江:《中国生育文化大观》;84.王晓丽:《中国民间的生育信仰》;85.吴格言:《中国古代求子习俗》;86.方铁等:《传统文化与生育健康》;87.赵洁等:《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88.郑凡等:《以社区为中心的生育健康》;89.陶希圣:《婚姻与家族》;90.陈其南:《家族与社会》(港台版);91,徐杨杰:《中国家族制度史》;92.徐杨杰:《宋明家族制度史》;93.陈支平:《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94.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95.钱杭:《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96.王沪宁等:《当代中国的家族村落文化》;97.常建华:《中华文化通志﹒宗族志》;98.钱宗范等:《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99.庄孔绍;《父系家族公社形态研究》;100.彭兆荣:《西南舅权论》;5101.雁侠:《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102.潘绥铭:《性的社会史》;103.刘达临:《中国古代性文化》;104.刘达临:《中国当代性文化》;105.刘达临:《性与中国文化》;106.刘达临:《世界古代性文化》;107.刘达临:《世界当代性文化》;108.刘达临:《性社会学》;109.郑思礼:《中国性文化》;110.樊雄:《中国古代房中文化探秘》;111.李银河:《性社会学》;112.宋云影:《人类性生活史》;113.江晓原:《性在古代中国》;114.江晓原:《性张力下的中国》;115.康正果:《重审风月鉴——性与中国古代文学》;116.廖奔等:《爱的困惑——现代性爱与东方伦理传统》;117.潘绥铭:《中国性现状》;118.李银河:《虐恋亚文化》;120.李银河:《性的问题》;121.李银河:《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122.李银河:《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123.潘允康等:《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124.赵子祥:《当代中国的婚姻》;125.丁娟:《婚姻家庭学新编》;126.李小平:《中国家庭经济与生育研究》;127.石云等:《中国古代妇女的贞节观》;‘1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