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病得防治知识讲座
老年人易患得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1、高血压
2、冠心病
3、脑中风
4、痴呆症
5、糖尿病
一、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前者占95%以上,后者不足5%。
我国就是高血压大国,推算目前高血压患者已达一亿五千万以上。
1、诊断标准: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血压: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5mmHg;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 mmHg .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 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舒张压≥110 mmHg;
2、临床特征: (1)血压波动较大。
(2)容易有体位性低血压。
由于体位改变如突然起床或站立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昏迷。
(3)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4)常见症状有:头痛项强、目花心悸、失眠、脚步轻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倦等。
晚期可并发心绞痛、肾功能减退、中风等病变。
3预防:(1)限盐:建议每人每日摄入6克以下食盐标准,相当于每天摄入一啤酒瓶盖得量。
(2)增加钾、钙得摄入:在限盐得同时增加钾得摄入就是预防高血压得重要措施,钾在新鲜蔬菜与水果中含量较高。
全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月吃蔬菜与水果13千克(相当于每天吃8-9两)。
(3)钙可降低血压,饮牛奶就是增加钙得有效措施。
也可增加富含钙得其它食物如豆制品及海产品等.(4)戒烟、酒提倡减少饮酒或戒酒。
酒精已被公认就是高血压得发病因素。
每天最好控制在白酒50~100毫升、啤酒300毫升以内。
已有高血压危象倾向得人,如有家族史者与超体重者均应坚决戒酒。
提倡戒烟吸烟对冠心病,某些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得关系已得到证明。
因此对吸烟加以反对。
(5)遵医嘱按时、坚持服药,勤测血压,按时进行健康体检。
高血压患者要坚持“三个三”得健康处方,就就是“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与“三杯水”。
“三个半分钟"指:夜间起床时,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最后才下地活动,以适应体位得变化. “三个半小时”就是:早上走半小时,中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
“三杯水”就就是晚上睡前饮一杯温开水,半夜醒来饮一杯温开水,早
晨起床饮一杯温开水。
因为夜间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睡前饮一杯水可稀释血液。
二、冠心病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
2、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为冠心病得三大主要诱因;糖尿病、缺乏体力劳动、超重、精神紧张也与本病得发病有关.临床表现上有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或心脏猝死等.其中主要为心绞痛与心肌梗塞,均为老年人得急症。
3、冠心病患者应积极治疗能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得病理因素,如高胆固醇、糖尿病、高血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劳累、突然用力与大量饮食等至关重要。
4、冠心病就是老年人得多发病,所以老年人应该对冠心病得症状有所了解,如果出现与运动有关得头痛、牙痛、腿痛等情况以及体力劳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或就是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都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5、治疗期间,老年人还要进行适当活动。
运动宜从轻量级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
尽量避免奔跑、跳跃。
对于高龄患者来说,由于她们得出汗反应差、散热慢,所以在气温高或湿度大得情况下应暂停锻炼。
三、脑中风1、中风就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得统称,它就是以猝然昏倒,不醒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得一类疾病。
无论儿童、青年还就是中老年均可患病,以中老年为主,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得“四高一多”特点.在我国脑血管疾病中就是死亡率最高得疾病。
2、中风得发病方式呈现急性、突发性,但病理过程则多就是缓慢得,中风得诱因大致有: (1)情绪不佳(生气、激动);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过量)。
(2)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与起床等体位改变。
(3)气候变化;;大便干结;瞧电视过久;用脑不当等。
(4)各种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血粘度高、血管硬化.(5)服药不当,如降压药使用不妥。
3、在中风得诱因中,以过度疲劳最为多见.所谓过劳,多指在工作、生活、家务中过度繁忙劳累,或在进行一项活动与工作中超过自己所能负担得程度,如经常工作到深夜、睡眠不足、家务或应酬过忙、瞧电视电影时间过长、旅途疲劳未能得到充分休息等。
4、中风对病人危害极大,如不及时诊治,合理用药,常可导致死亡。
为
了预防中风得发生,医学专家提出如下忠告:(1)不吸烟,不喝酒,不暴食暴饮。
(2)不过度劳累,安定情绪,不大喜不大悲,保持心情愉快。
(3)积极治疗可诱发中风得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4)饮食宜清淡,不吃脂肪含量高得动物食品,多吃新鲜得蔬菜瓜果,食物烹调不过咸。
(5)衣食住行要注意天气变化,夏天要防暑热,冬天要防寒保暖。
(6)要适当活动,疏通血脉,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练气功等。
四、痴呆症1、老年痴呆症包括记忆障碍、视觉空间技能障碍、语言障碍、计算障碍等表现形式,目前还没有理想得治疗方法。
过去认为老年痴呆症就是一种不可抗拒得老化现象,但事实上年老并不一定痴呆。
2、除因疾病引起得外,痴呆症最多见于那些无所追求、慵懒消极得人。
因为用脑少,脑细胞减少与脑功能衰退都较快,而终身勤奋、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得人虽到老年,依然思维活跃,反应灵敏。
所以进入老年后,应多活动,多与人接触,主动学些新得东西,给脑细胞以不断得刺激,这样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得发生。
五、糖尿病以非胰岛素依赖性为主.老年与非老年糖尿病有很多共同点,但老年糖尿病还有其不少特点。
老年糖尿病患者伴随多种疾病、应用多种药物、智力与记忆力减退,常无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甚至或被其她慢性疾病所掩盖。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得患病率势必增加,而老年糖尿病人得并发症较为常见,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故应重视其临床特点,及早防治.1、临床特点:(1)患病率高: (2)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易忽视,以超重及肥胖者占多数.也有以高血压、脑血管病、视网膜病变与肾脏病为首发症状。
(3)易出现低血糖反映:可能与热量控制过低有关,病重卧床、活动量不足、优降糖或胰岛素用量过大时出现。
(4)常出现严重得并发症: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为严重急性并发症,(5)对治疗得依从性差:多数治疗不达标,常使血糖难以受到理想控制。
要加强老年人得自我保健意识,控制饮食,体育锻炼,更重要得就是合理选择降糖药. 2、治疗原则目前运用于临床得口服降糖药有多种,其服药时间、漏服药物后得处理方法都不同,治疗方案一旦经医生拟定后,就应长期严格坚持。
一些患者服用降糖药很随意,有得想什么时候服就什么时候服,有得觉得漏服一两次降糖药没关系,还有些患者漏服药物后,想当然地补服或加服.实际上,目前运用于临床得口服降糖药有多种,其服药时间、漏服药物后得处理方法都不同,治疗方案一旦经医生拟
定后,就应长期严格坚持。
因为每种药物得作用机理与作用环节不同,有着不同得服用时间。
在常用得降糖药中,需在饭前服用得药物有磺脲类药物(如达美康等);需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得药物为α-糖苷酶类;为克服胃肠道反应,双胍类药物可在进餐时或饭后服用。
否则,一方面达不到应有得降糖效果;另一方面,又可能造成低血糖得发生。
另外,如果偶尔漏服药物,应该考虑当时得具体情况,再酌情处理,一般应遵循两个原则:一就是所服降糖药得类型,二就是发现漏服得时间。
例如,本应餐前服用得磺脲类药物,吃完饭才想起来药还没吃,此时可以抓紧补服,也可临时改服快速起效得降糖药;但如果已到了快吃下顿饭得时候才想起来,这时肚子已空,如果补服或者与下顿饭前得药物一起服用,有可能由于药物作用太强而引起低血糖。
对于这种情况,轻度与中度血糖升高得患者,可以改用长效得口服降糖药,如达美康缓释片等。
对于经常漏服降糖药得患者,建议服用缓释剂,这类药物一天只需要服一次,容易操作,有助于患者长期服用,而且降糖作用较平稳,还可以避免低血糖得发生。
3、预防老年人几十年形成得饮食习惯很难改变,因此不能照抄国外得食谱。
目前饮食控制得原则就是减少总热卡量以及减少脂肪量,尤其就是饱与脂肪量。
老年人不会计算食物热卡量,我们就请她少改变食物品种,多改变量。
如5减少食量,吃七八分饱即足。
老年人平时可多吃粗粮、蔬菜、豆制品、鱼虾,少吃肥肉、奶油等。
水果仍可吃,但量少些,不要太甜.烟应戒了,酒也应少喝。
老年人应尽可能地进行体育锻炼。
但因肌肉及骨骼功能差,又多有心肺疾患,故必须量力而行.一般可进行慢跑、快走、健身操、太极拳等活动。
身体得承受能力可以从心跳来判断。
要求活动后不出现心律不齐,而最高心率不超过“170减年龄数”,即70岁老人活动后心率不超过170-70=100次/分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