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1》一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馔(zhuàn):准备食物。

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久之,方.命坐②觉饥甚而不敢去.③旁置.菜羹而已④公取自食.之2.下列句中“之”与“其人心已怪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家人发箧视之B.亦荆吴行胜之最也C.事列《神仙》之传D.至之市3.翻译下列句子。

(1)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2)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二朝三暮四宋有狙公①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②,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

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先诳③之曰:“与若芧④,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篇》)【注释】①狙(jū)公:养猴子的人。

狙,猕猴。

②家口:家中的人,这里指家里人的口粮。

③诳(kuáng):欺骗。

④芧(xù):橡实。

【阅读提示】这个故事揭露了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

其实橡实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却转怒为喜。

现实生活中有些追求名利的人,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形式,却不知道事物的本质只有一种。

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自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能解狙之意.()(2)损.其家口()(3)俄而匮.焉()(4)众狙皆.起而怒()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俄而匮焉,将限其食。

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2)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三东野败驾东野稷以御①见庄公,进退中绳②,左右旋中规③。

庄公以为文④弗过也,使之钩⑤百而反。

颜阖⑥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

”公密⑦而不应。

少焉⑧,果败而反。

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⑨焉,故曰败。

”(选自《庄子·达生》) 【注释】①御:驾车的技艺。

②中绳:像墨线一样直。

③中规:像圆规画出的图形一样圆。

④文:通“父”,这里指造父,是西周的善御者。

⑤钩:绕。

⑥颜阖:姓颜,名阖,鲁国贤人。

⑦密:通“默”。

⑧少焉:不久。

⑨求:强求。

【阅读提示】世间万物,其能力总有一个限度。

选文中的东野稷虽然驾驶马车的技术娴熟,但由于马力透支,“果败而反”,这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为,如果不认真把握一个“度”,只是一味蛮干或瞎指挥,到时候只会弄巧成拙或碰钉子。

【自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东野稷以御见.庄公()(2)庄公以为文弗过.也()(3)公密而不应.()(4)果.败而反()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 使之钩百而.反B. 公密而.不应C. 果败而.反D. 而.犹求焉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

”(2)少焉,果败而反。

公曰: “子何以知之?”4. 颜阖认为“稷之马将败”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四不为物累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

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①。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②远矣。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选自《归田录》) 【注释】①求知:以求得到赏识。

②李卫公:即李靖,字药师,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

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阅读提示】凡贪婪之徒,大约总是因为条件具备时勾起了他作为人的原始欲望,从而无所节制地获取。

本来只是想想,但当实实在在面对金银财宝时,只要一动心思就可以“梦想成真”,又有几个人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由此看来,想要不为物累,保持自己的廉洁的确不容易。

选文中写的吕蒙正拒收一位朝臣古镜的事,就是鲜活的明证。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作者欧阳修的感叹之语,可谓精辟之至。

【自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言.能照二百里()(2)其弟伺.间从容言之()(3)安.用照二百里()(4)其弟遂不复.敢言()2.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②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④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4. 在作者看来,倡廉拒贿应该做到哪两点?五为人须学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

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①,不暇读书。

比来②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

古人云:‘不学,墙面③,莅事④惟烦。

’不徒言也。

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戎事:战事。

②比来:近来。

③墙面:面对着墙壁,比喻一无所知。

④莅(lì)事:处理政事。

【阅读提示】本文写的是唐太宗与房玄龄谈论学习的一段话。

围绕“为人大须学问”这一论点,唐太宗先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然后引用古人的话,进一步证明不学习的危害,言辞恳切,发人深省。

【自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暇.读书()(2)不能自执.书卷()(3)不徒.言也()(4)大觉.非也()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2)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3.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六苻融验走前秦苻融①,为冀州牧。

有老姥②遇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③,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④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选自《晋书·符融传》)【注释】①苻(fú)融:字博休,苻坚的弟弟。

②姥(mǔ):年老的妇人。

③孰是:哪一个是(贼)。

④正色:板着面孔,态度严肃。

【阅读提示】世事万象,迷惑甚多。

如果平时对生活没有深切的观察和思考,遇事就难作判断。

苻融验走,方法简单,但灵感并不是凭空而生,得出这一方法的过程来自生活中深厚的积累。

这个故事反映了苻融机智聪明、明察秋毫的特点。

【自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路人为逐擒.之()(2)乃俱.送之()(3)贼遂.服罪()(4)盖以贼若善走.()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2)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3. 苻融认为跑在后面的人是贼,其依据是什么?(引用原文语句回答)4. 苻融通过验走而查清了事实,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七义犬护主周氏夫妇,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

一日,二豪贼相谓曰:“伺①周之市,但留其妇时,吾可攫②其金也。

”于是窥周出。

周既去,二豪贼持刀近船。

周畜一犬,见之,狂吠。

妇闻声而出。

二贼跃上船,出刃胁之。

犬啮贼,以故贼不得脱身。

妇乘其无备,推堕一贼河中。

一贼为犬所啮,痛甚。

妇举刀欲劈之,贼色挠③,跪而谢④。

是时夫方归,见状,即缚二豪贼至官⑤。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伺:等候。

②攫((jué):夺取。

③色挠(náo):脸上显出屈服的样子。

④谢:道歉。

⑤官:官府。

【阅读提示】狗是人类忠诚的伙伴,有时它为了保护主人及其利益,会助主人一臂之力。

选文中周氏夫妇所养的一条狗在主人遇到强盗抢劫的危急时刻,协助主人咬住强盗,不让其脱身,成功地制服了强盗。

文中的义犬见到强盗“狂吠”,不惧刀刃而“啮贼”,足见它的忠诚与勇敢。

【自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二豪贼相谓.曰()(2)但.留其妇时()(3)周既.去()(4)是.时夫方归()2.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渔为.生②一贼为.犬所啮③妇闻声而.出④跪而.谢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周既去,二豪贼持刀近船。

(2)妇举刀欲劈之,贼色挠,跪而谢。

4. 请简要概括周氏擒贼成功的原因。

(用自己的话回答,至少两点)八海瑞清廉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

同乡宦南京者,惟忘掉部苏民怀一人。

苏检点其宦囊,竹箱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

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家钱,不立党。

”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造成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注释】①都御史:职官名称,负责巡按州县,考察官吏。

②刚峰海公:即海瑞,字汝贤,号刚峰。

③宦囊:做官的俸禄。

④金:银子。

⑤葛布一端:麻布两丈。

【阅读提示】“户部”及其他。

明、清时期,中央设六部。

上文所说的“户部”是负责税收、钱粮及户籍的部门;又,上文所说“王司寇凤洲”即王凤洲,他是“刑事部”负责人,刑部主管司法、监狱等;“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免及科举考试;“兵部”主管军事;“礼部”主管外交事务及祭典等;“工部”主管建筑、河道等。

各部的负责人称尚书。

【自主训练】1、解释:①卒婚②宦③惟④而已2、翻译:即造成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3、选择:“不立党”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不结伙;②不建立党派;③没有朋友。

4、理解:海瑞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九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①,施②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③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注释】①牖(yǒu):窗户。

②施(yí):延伸。

③还(xuán):掉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施尾于.堂于:⑵弃而还走.走: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