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评析的写作步骤和技巧

新闻评析的写作步骤和技巧

新闻评析的写作步骤和技巧新闻评析的写作步骤和技巧第一节选题(一)选题的实质是评析主体对评析客体的一种价值选择和判断.(二)选题的标准:(1)作品的信息价值标准(立足于作品与受众的关系,是新闻作品信息传播素质与受众信息需要的统一.新闻的两大功能,一是传播信息,二是引导舆论)(2)作品的舆论价值标准(3)作品的审美价值第二节写作的技巧(一)对作品的复述复述指对评析对象主要内容,结构特点,语言风格等的介绍以及作品原文的引用. 注意以下五项:(1)做到有血有肉,要传达新闻作品的艺术影响力和感染力,传达作品的风格特征,尤其是对审美价值强的新闻作品(2)要将评析寓于复述之中(3)复述要运用到恰到好处(4)在复述时要抓住重点,抓要点,关键点(5)在复述是要恰当的运用原文(二)对作品的分析:作品分析是新闻评析文章的主体,它从一定的社会理念,美学理论和新闻规律出发,对新闻作品进行剖析和研究,揭示其优点或不足,明确表达作者对于作品的态度和观点.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分析要全面,要对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优点和缺点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整体上的把握,不可一叶障目;二是分析要有针对性,要根据评析的选题立意和写作意图,对作品的重点方面,重要角度进行目标明确的分析:三是分析要有逻辑性,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方法严谨,逻辑缜密; 四是分析要有深度,要有理有据,深入理解阴藏在作品深初的东西,通过分析读者一步一步引入到问题的本质(三)对作品结构的分析:一是要有标题,二是要有绪论或绪言,三是要有本论,四是要有结论(四)评析文章的语言要客观,准确,明晰,科学,有文采(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不虚美,不隐恶)第三节几中常见的新闻体裁的评析写作(一)关于消息的评析写作(1)对消息特点的评析消息的特点可概括为新,快,短,实四个字.消息之新包含了三个层次;一是内容新,它总是把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物呈现给观众:二是认识新,它反映的思想,说明的问题具有新意;角度新,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掘出新闻的东西.消息之快,指消息凭借着一定的传播技术和手段,能迅速地与受众见面.消息之短,指消息篇幅简短.消息之实,指消息的主要任务是报道事实,它是要依靠事实说话.(2)消息写作结构:标题,消息头,导语,背景,主题,结尾(二)关于通讯的评析写作(1)对通讯主题的评析:通讯的主题是作者通过报道新闻事实所表现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它是报道的主旨,体现作者的见解,意图和倾向.主题是通讯的"灵魂".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是否紧扣时代的脉搏,艘是衡量通讯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标准,也是从主题入手评析通讯的角度.(2)对通讯技巧的评析:通讯表现形式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选材问题,即材料如何为主题服务,如何表现主题,二是结构问题,三是表达方式问题.(三)关于新闻特写的评析(1)新闻特写的最大特点是形象性和片段性,所谓形象性,指它是一种描绘性新闻,旨在形象地再现新闻事实,给人以立体感和画面感;所谓片段性,指它不写事物全貌,只摄取事物典型的,精彩的片段.(2)对新闻特写进行评析,主要看作品在形象性和片段性上所取得的成绩和达到的效果,作品是否选择重大题材中富有特征和透视力的片段或细节加以描绘,是否渲染了情节的高潮,写出了动态感和立体感,是否"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四)关于新闻评论的评析写作(1)从选题立论的角度进行评析,主要看作品立论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言之有理,有的放矢,是否针砭时弊,对症下药,是否触及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还要看作品理论是否新颖,是否有新的角度,新发视点,新的见解,阅后能否给人以新的收获和启迪;立论是否准确,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提法是否科学,实事求是等.(2)从表现艺术的角度进行评析,则主要看作品标题是否贴切,具体鲜明,生动,精练;作品的布局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明晰,是否合乎逻辑;在论述时是否做到了论据和论点的统一,论证方法是否灵活多变;评论语言是否平易近人,深入浅出,是否形象生动,爱憎分明,是否入情入理,情景交融,是否朴素精练,要言不凡等.简单点就跟读后感差不多,就是看了新闻有什么感想就写什么.能读懂新闻反映出的信息和要表达的看法就行了,再论述一些自己的感想。

第一,我们要读懂新闻。

通过阅读,我们要了解:①新闻报道了什么事件;②事件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相关背景如何;③文段中指出的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突出细节是什么;④事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⑤事件的本质是什么,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我们看到了什么社会问题。

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就可以把新闻的脉络理清楚。

第二,选好点评的角度,切中要害,点到位。

针对新闻,我们要抓住主体,抓住要害,抓住事件的本质(透过现象到本质),准确提炼观点。

新闻点评一般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某某事件怎么样,折射出社会中的何种现象(或反映了社会中哪些方面存在的何种问题),对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做。

这里要注意,点评不能面面俱到,不能泛泛而谈,不能什么都想评。

点评的篇幅要小,目标要集中,要切中要害。

第三,点评要精当、独到,要鞭辟入里,以理服人。

针对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我们要高屋建瓴,从理和法的角度去看待。

然后旗帜鲜明、是非分明地把我们或褒或贬的态度表述出来,那样评的导向也就十分明晰了:或引导人们向善,或劝戒人们警醒,或引起人们深思……切不可凭空漫说,言不及义,无理取闹。

第四,点评要讲究艺术性。

看准了问题后,我们还要选择表述的角度。

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力求新颖、独到,做到生动形象、文采丰富、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才能使人耳目一新,切忌陈旧、老套、死板。

新闻评析内容一、新闻来源评析:写明新闻来源的日期、报名、新闻名称。

(如:2009年5月18日星期一《南国早报》第35版环球一周·人物《萨科奇性格标签》)二、新闻主题评析:新闻主题是什么?(文章主要讲述的内容)三、新闻素材评析:围绕所选新闻的新闻主题分析文章中选择了哪些新闻素材?并谈谈你对这些新闻素材的看法(如其是否齐全抑或是否繁杂等,列出自己的想法)? ——【包括主题事实及相关事实】。

四、新闻标题评析:总结所选新闻的新闻标题结构,分析其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虚实结合?标题由主题和辅题构成,辅题又包括引题和副题。

主题:是核心;引题:在主题前,交代背景和原因,用来说明主题的意义,与主题属因果关系,常用对联,一行为宜,字少于副题;副题:多为实题,进一步说明、补充、解释主题,是主体更完整。

标题种类包括:单行(不可是虚题)、双行、三行根据标题的构成及种类进行分析,谈谈其标题的好坏并说明理由。

五、新闻导语评析:所选新闻的新闻导语属于什么类型?新闻导语的类型:直叙型导语:采用叙述手法,将新闻事实最关键、最精华的内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说出来。

例:《中国爆炸第一枚原子弹》路透社北京1962年10月16日电今天,格林威治时间7时,中国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从而闯进了核俱乐部。

述评型导语:既有对新闻事实全过程的叙述,又有对新闻事实意义的评论。

例:《洞庭湖长大了五分之一》本报讯洞庭湖变大了!经过3年规模空前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

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评论型导语:以评论为主,多为主观观点。

例:《俄罗斯经济仍是一片冬天》法新社莫斯科1997年12月22日电从年度总结来看,1996年是俄罗斯经济令人失望的一年,它使人们对苏联解体后政府执行的那种政策的正确与否产生了怀疑。

描写型导语:现场情景+气氛例:《申奥快讯:天安门成欢乐海洋》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北京人正四面八方像这座城市的心脏——天安门广场聚拢,似乎在一瞬间便将能容纳百万人的广场充满了。

这是北京市民表达他们喜悦的传统方式。

这座城市刚刚荣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

比喻型导语:让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和生动。

例:本报讯长垣县孟岗乡苇团村王印修等6户农民“自由恋爱”搞服装加工,一年后都抱了“金娃娃”。

拟人型导语:把物当作有感情有生命的人来写,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形象。

引用型导语:引用古诗和词赋中的佳句,或一些传奇故事、典故、奇闻异事等。

例:本报讯时隔两千年,《庄子·逍遥游》中“鹏徙南溟”的神话终于变成了现实。

我国南极考察队总指挥陈德鸿等,今天下午一时登上乔治岛,试选长城站站址。

悬念型导语:把新闻事件中最吸引人的内容,在导语中来个提示或暗示。

例:新华社瑞典斯德哥尔摩1999年12月19日电瑞典全国滑冰锦标赛尚未开锣,16枚金牌已经在昨天晚上尽入一人囊中。

对比型导语:用今与昔、新与旧、美与丑、善与恶、正与误、忠与奸、兴与衰、老与少、优与劣等进行两相对比。

例:本报讯美国纽约向来以繁华、忙碌而闻名于世,但纽约一家新兴的“午睡”公司想让忙碌的纽约人停下脚步,享受午睡的乐趣。

目的型导语:主要讲述活动的意义及目的。

概略式(概况式)导语:概括说明主题。

六、新闻主体评析:所选新闻的新闻主体是如何展开?(列出主体的框架或缇纲)新闻主体展开的常见结构:(1)以事实材料的重要性程度递减为顺序展开:通常称之为“倒金字塔结构”(2)按时间顺序展开:按事物自然发展、时间先后来安排材料。

(纵向)(3)按空间顺序展开:指发生在一定时间内、不同地点的新闻事实,按横向空间顺序展开。

(“花开几朵,先表一枝”、“说完这边说那厢”)(4)按逻辑顺序展开:一是因果关系往往在导语先交代事实、结果,主体回溯原因二是并列关系分别展开 /交叉展开/ 分合结合(5)点面结合:点(特写事例)面(整体报道)(6) 纵横结合:纵(时间顺序)横(空间顺序)七、新闻结尾评析:所选新闻是否有结尾?用什么性质的事实结尾?新闻结尾的形式:小结式、分析式、评论式、希望式、呼吁式、提问式、点睛式、号召式/自然结尾、十一补缺、卒章见义(画龙点睛、突出主旨)、别开生面八、新闻背景评析:文中加入了哪些新闻背景?如何穿插?新闻背景的运用多为“天女散花式”(穿插于整篇文章中)其它形式:1、背景先行于新闻标题之中例:(引题)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者(背景)(主题)裴文中追悼会在京举行2、在消息导语中使用背景3、在主体中穿插背景4、在结尾处安放背景九、新闻结构评析:新闻属什么结构?何以见得?恰当吗?如:“倒金字塔”结构、散文式结构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