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写作》★重点归纳★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1.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2.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和调查报告等)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两种基本体裁。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3.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伤口鼓舞人。
4.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主体。
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5.新闻评论的特点:(1)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2。
强烈的时效性)(2)政治性(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2。
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3)群众性(1。
面向广大受众2。
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6.新闻评论的功能与作用:引导作用监督作用表态作用深化作用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1.明确了选题与立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走全面认识搞好选题和立论在评论写作中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首先,就评论写作的过程而言,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构思阶段的选题和立论;二是提笔阶段的论述和说理。
其次,就是衡量评论作品的标准而言,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
再次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择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
2.论题从那是来?其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布暑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其二是实际生活中层次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其三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3.立论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4.选题和立论的前提(1)调查研究──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对选题立论的重要意义,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形成正确的认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解群众的思想,收集实际生活中的新鲜素材。
(2)调查研究的方法和途径调查研究的要求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虚心听取不同意见,收集材料与分析研究,调查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第三章新闻评论的标题1.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标题的不同(1)制作目标不同(2)表现手法不同(3)结构方式不同(4)写作要求不同2.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1)概括论题范围(2)昭示中心论点(3)表明作者态度(4)吸引受众注意3.评论标题的要求:题文一致意向鲜明言简意赅生动引人4.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形式单一式复合式5.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区别符号不同作用不同制作要求不同第四章新闻评论的论述说理1.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1)论点与论据结合(2)虚与实相结合(3)破与立相结合(4)严肃与认真相合2.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1)据事议理的方法(2)依托式配合法(3)输入式融合法(4)夹叙夹议式糅合法3.比较是认识和说明事物的有效方法,比较分析的具体方法有纵横比较法,对比法和类比法。
第五章新闻评论的结构1.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有三点(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2.评论的结构要求:布局合理层次清晰逻辑顺畅3.评论的结构方式:归纳式演绎式并列式递进式4.评论的开头摆出结论-提出问题-亮出靶子-交待意图-由事入题5.评论的结尾呼应开头-作出结论-提出呼吁-引发思考-举一反三第六章新闻评论的文采1.新闻评论的文采主要是指文风问题,文风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技巧问题,同作者的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有密切关切关系,也是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反映。
2.要想将评论写得既丰富又深入浅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深入浅出①了解受众的特点和要求②运用群众的语言(2)形象说理①善于运用比喻②形象化的语言③巧用诗文典故(3)以情动人①有感而发②寓感情于形象③修辞手段的活用(4)要言不烦①道理实在言之有物②论题适中篇幅适度③字斟句酌语言规范第七章新闻评论工作者的素养1.新闻评论要讲五个根底:(1)理论路线根底(2)政策法律根底(3)群众观点根底(4)知识根底(5)新闻业务根底2.新闻评论工作者要:(1)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修养(2)提高理论政策水平(3)打好知识和业务基础(4)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第八章社论,评论员文章1.社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言论。
2.党报社论为何具有权威性(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4)在传播渠道装方面有独特优势3.评论员文章的规格(1)它和社论没有明确的界限,就规格而言,评论员文章仅低于社论,不如社论的权威性强。
(2)就论题而言,一般说,社论常常是针对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而言,显得特别庄重。
而评论员文章则偏向于论述局部性的重要事件和问题,选题往往比社论广泛而具体(3)社论通常是独立发表,对于新闻报道的依附性不很明显,评论员文章则除少量单独发表外,都是配合新闻或结合新闻事实而发,有明显依附性。
(4)评论员文章篇幅比社论要短些,介乎社论与短评之间,一般在千字左右。
4.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类型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阐述型启迪型评价型认辩型,礼仪和纪念型。
5.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写作要求(1)精心写作导向正确(2)面向广大的读者的对象(3)文字表达庄重,通俗,不易第九章短评1.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
报纸中最为常见。
2.短评在运用时有两种形式:一为针对某一事物或问题发表的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一为配合新闻报道就实务虚,就事讼理的短小评论。
配发式短评的运用更为经常和普遍。
3.短评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短小精悍,新鲜独特,生动灵活,重在分析。
4.短评写作时的基本要求(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第十章编者按语1.在新闻评论的各种体裁中,编者按语是篇幅最为短小,依附性最强的一种体裁。
离开了新闻报道,编者按语就失去了存在的针对性和必要性。
是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编者评论。
2.编者按语既要帮助读者准确地领会报道或文稿的意图,也要补充或深化报道的主旨,使读者对报道或文稿有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理解。
3.按内容和性质分类,大致分为说明性按语,政论性按语和注释性按语。
4.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5.编者按语的写作要求:(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3)文字精粹点到为止(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第十一章专栏评论1.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的版面和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
2.专栏评论的特点:(1)小型化(2)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具有鲜明的时代感3.专栏评论可分为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
4.小言论的特性群言性微型性新闻性形象感5.小言论的选材,立论的要求和方法(1)善于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大中取小,以小见大(2)视角要宽些,深些,新些6.论坛评论是属于新闻性,政论性和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开放型”的专栏评论。
也就是一种群言型的和风细雨式的为读者易于接受的针对性,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署名评论。
7.经济漫谈作为专评论中的重要品种,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焊的署名经济评论。
8.专栏评论的表述方式及写作(赞誉式,针贬式,论辨式,随感式)(1)赞誉式专栏评论是一种运用赞誉方式进行表述和评论的专栏式言论。
它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对正面典型的赞誉评价,扶持正气。
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2)针贬式专栏评论是一种运用针贬方式进行表述和评论的专栏式言论。
(3)论辨式专栏言论,一般针对现实生活中新出现的不良思想苗头或偏颇见解,及时运用辩证或辩论的方式进行说理分析,以辩明是非。
(4)随感式专栏评论是旨针对现实生活中和各种问题和困惑,通过提醒,呼吁,启迪等方式,明确表达作者的意愿,感想,以唤起人们的注意。
第十二章述评1.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它兼于两者之间,有述有评,两者有机结合。
2.述评的基本特点:(1)评述结合,以评为主(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3.述评的类型: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4.述评的写作要求:(1)论题新颖选材精当(2)即事明理注重分析(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第十三章杂文(杂感,随笔)1.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同时具有政论的性质,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
2.杂文的主要特点:文艺的政论性强烈的战斗性生动泼辣简洁精粹3.杂文的写作要求:(1)题材广泛思想深刻(2)形象说理巧喻善比(3)突出重点全面分析(4)主题严肃笔法灵活第十四章广播评论1.广播评论从体裁的角度看,是按广播的传播特点,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广播新闻体裁。
2.广播评论的特点:短小精焊浅显明快平易近人上口动听3.论述语言在广播评论中起主导作用。
4.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广播谈话口头评论录音评论第十五章电视评论1.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见解和新闻评论。
2.电视评论的含义:(1)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2)电视评论是面向广大观众的新闻评论(3)电视评论是电视媒介的新闻评论(4)电视评论涵盖多种多样的评论形式3.电视评论的传播方式:双符号双通道双线传播4.电视评论的特点: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5.电视评论的常用方式:口播评论录相评论电视新闻评论6.电视评论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画面同期声字幕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