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建欣在2011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建欣在2011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张建欣(2011年1月17日)同志们:在我省“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召开这次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战略,对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安排和部署。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因此,这次会议尽管是一次年度工作会议,但非常重要,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更好地履行职责,更扎实地推进工作,全面完成“十二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具有承前启后和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意义。

刚刚过去的2010年,省委省政府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创新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了经济危机前的水平。

2010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预计完成8700亿元,同比增长13%,是2005年的2倍以上;财政收入完成1770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分别约为2005年的1.7倍和1.6倍。

随着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十一五”完满收官,我省的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职能部门,一年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服务发展、市场监管、消费维权、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回顾2010年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我感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工商机关在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上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于中心工作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工商机关创新工作、服务转型的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

7.29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之后,省局党组立即组织全系统学习贯彻袁纯清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工商工作实际,明确提出了“坚持五个第一”的工作要求,即:坚持把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作为第一动力,坚持把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把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作为第一责任,坚持把关注保障民生、维护消费权益作为第一要义,坚持把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干部素质作为第一保障,使全省工商工作的思路更加明确。

在全省煤炭资源整合的攻坚阶段,省局及时制订了推进煤矿兼并重组的9条意见,对新注册的煤炭企业实施快捷办理登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如期完成。

在省政府出台关于稳定物价的16条措施之后,省局立即出台了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物价的8条措施,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国务院部署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行动以后,全省工商系统认真开展专项行动,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574件,始终保持了对商标侵权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受到国家工商总局和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同时,全省各级工商机关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出台的5个27条实施意见,降低门槛、放宽准入、推进创业,使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户,始终保持了非公经济的快速增长;深入推进“品牌兴省”战略,使我省的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49件,有力地推进了品牌战略的实施和产业振兴;创新监管机制,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出台了食品经营企业“一票通”制度、食品批发经营企业电子台帐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示范店管理办法,查处了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全年没有发生一起较大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事故;扎实推进“信用山西”建设,涌现出晋城市、太原市等一批先进典型,为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全省工商干部的努力和智慧,更凝结着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

对此,省政府是满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

因此,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谨代表省政府,向一年来辛勤工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工商系统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全面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起步之年。

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发展、向好发展的黄金期,尽管有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欠帐较多等困难和问题,但总体来讲,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

特别是转型跨越发展为我们展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家批准山西设立循环经济试点省之后,又批准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我省提供了发展的新路径、政策的新支撑。

为此,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深刻分析和科学判断形势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年我省GDP增长要达到12%左右,并据此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就是: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旋律,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揽,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民生进一步改善,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上迈出新的步伐。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省工商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情省情的深刻变化,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营销方式现代化、市场竞争激烈化,使市场监管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旋律,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监管、服务发展提出了许多新任务、新要求。

我们必须在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努力找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切入点和作用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职能作用,更加自觉地服务经济发展,更加高效地加强市场监管,更加有为地强化消费维权、更加努力地推进依法行政,更加严格地锻炼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在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中建立新的功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2011年的工作,王虎胜同志已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在工作报告中作了全面、具体的安排部署,希望各级工商部门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振奋精神,开拓进取,认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力完成好今年的工作任务。

从总体上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年的工商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工作头绪也比较多,但我考虑,今年的工作要着重在8个字、四个方面狠下功夫,这8个字就是“服务、监管、创新、保障”。

下面,我着重围绕这8个字,讲几点意见:一、服务:就是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全力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全省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12%左右。

这是省委、省政府通盘考虑国内外形势和我省发展潜力、发展需要提出的,既考虑了快的需要,也体现了好的要求。

同时,这个目标比中央提出的预期目标高4个百分点左右,因此也是一个自加压力、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全省工商系统要坚持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大局,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以高质量的服务体现工商行政管理发挥职能作用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要大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的健康、快速发展。

实现“十二五”期间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都要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市场主体的总量、质量、效益必须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和提高。

各级工商机关要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规模、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要求,积极培育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

要大力支持国有集体经济发展,落实好支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革的各项措施,促进企业改革改制和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要优化环境、创新机制,大力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健康发展。

要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拉动投资增长、增加财政收入、安排劳动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省局提出了私营企业每年发展3万户,“十二五”期间翻一番的目标,今年要力争实现开门红。

为此,还要进一步推进公平竞争,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出台的5个“27条”实施意见和有关法律规定,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出台新的措施和政策,放宽准入条件,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准入效率。

同时,要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便捷准入,大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为转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劲和动力。

二是要继续大力实施“品牌兴省”战略,推动我省产业振兴。

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上迈出新的步伐”,这不仅需要上一大批重点项目来支撑,更需要打造一大批强势品牌来引领。

在制造业、服务业、支柱产业和文化产业上都需要打造一批省内外甚至国内外影响力大、竞争力强、能够有效聚集社会资源跨越发展的强势品牌和领军企业。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把实施商标战略的部门行为提升为推进“品牌兴省”的政府行为,并把每年的6月6日确定为“山西品牌节”,还出台了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等政策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各级政府、广大企业的品牌意识,中国驰名商标达到了49件。

但是,我们要清醒看到,与发达省市相比,与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形势要求相比,我省的品牌建设还有不小差距。

因此,各级工商机关要继续大力推进这项工作,通过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努力营造“品牌兴省”、“品牌兴企”、“品牌兴农”的浓厚氛围,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我省注册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总量再有一个突破性、跨越式的增长。

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结合近两年品牌建设的实际,在这里,我提出一个品牌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商标注册总数要由现在的42000件增加到6万件,中国驰名商标的总数要由现在的49件增加到70件以上。

希望省局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力求圆满完成这一目标任务。

三是要继续推进“五农工程”实施,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五农工程”是发挥工商职能,服务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

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以“一村一品”来形成“一县一业”,以“一县一业”来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

全省各级工商机关要围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扎实推进“五农工程”:在“红盾护农”上,重点要严厉打击农资销售和“家电下乡”中的坑农害农行为;在“商标兴农”上,重点要开展“一村一品一商标”、“一县一业一品牌”活动,加大涉农产品商标注册和涉农龙头企业著名、驰名商标争创工作力度;在“合同帮农”上,重点要推行农业合同示范文本,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在“经纪人活农”上,重点要培育经纪人队伍,提高经纪人能力;在“经济组织强农”上,重点要促进农村经济组织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水平,增强竞争能力,从重视发展数量转变到重视成长质量提高上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