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领导必备员工辅导与激励技巧培训
领导必备员工辅导与激励技巧培训
综合激励模式
➢ 这种模式认为:激励导致员工的努力,努力 带来绩效,绩效导致满足
➢ 综合激励模式的关键点:
✓ 努力程度 ✓ 工作绩效 ✓ 奖酬 ✓ 满足
➢ 运用综合激励模式要注意的问题
综合激励模式
奖酬的 效价
能力 对
激励
努力
工作绩效
客观环 境条件
对
内在 激励
公平 感
满意感
外
四、基层主管的激励技巧
期望理论
➢ 期望理论的含义:
✓ 激励力量=期望值×效价 ✓ 激励力量:指激励水平的高低,它表明员工的努力程度 ✓ 期望值:指员工所估计的实现目标、得到奖励的可能性 ✓ 效价:指一定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的价值。
➢ 运用期望理论需要注意的问题
✓ 要确定适宜的目标 ✓ 要善于帮助学员调整期望值 ✓ 要帮助员工提高其能力水平
➢ 课题分配法
✓ 制定个人的特别行动计划 ✓ 代理执行某件事务 ✓ 为员工分配职务 ✓ 组织员工参观、访问 ✓ 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委员会 ✓ 组织员工参加各种专题小
组讨论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OJT
➢ 对员工而言,基层主管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 ➢ 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主要是由基层主管负
责解决的 ➢ 基层主管是对部门绩效负责的人 ➢ 基层主管往往都是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
20世纪5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 授戴维·麦克利兰提出,人在生存需要基本 上得到满足后,最主要的需求有三种: ➢ 权力需要 ➢ 情谊需要 ➢ 成就需要
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提出,在企业中存在两组因素:一组导致不满,另一组产生 激励。
➢ 不满因素通常是关于工作环境或组织方面的“外在因素”,这些 因素又称为“保健因素”,满足这些因素的要求,可以避免员工 产生不满;
归属和社交需要
存在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企业或基层管理者的激励策略
为员工提供成长的机会 鼓励员工的创造力 鼓励员工做出成就 公开个人成就 赞扬良好表现 赋予工作责任 组织各种社交活动 建设团队 员工参与管理 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福利 职业安全感 提供公平合理的工资 足够的休息时间 舒适的工作环境
成就需要理论
员工辅导与激励
课程内容
➢ 培育与教导部属 ➢ 激励技巧
第一单元
培育与教导部属技巧
一、为什么要培育与教导部属
没有经过培训的员工是企 业最大的成本
什么是部属培育与教导
部属培育与教导:
是组织促使其员工学习与工作有关的知 识及技巧,以改进其工作绩效,进而实现组 织目标的活动。
企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的区别
了解部属的行为
➢ 部属的需要 ➢ 需要得不到满足可能引发的行为 ➢ 对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员工的管理
塑造部属行为的方法
➢ 方法一:奖励法 ➢ 方法二:惩罚法 ➢ 方法三:自然消退法
方法一:奖励法
➢ 要让员工事前知道我们的游戏规则 ➢ 建立一种正面的文化 ➢ 目标和标准要适当 ➢ 明确奖励的重点所在 ➢ 重申我们所期望的行为
基层主管的态度和能力
➢ 基层主管的能力水平较低 ➢ “为人作嫁衣裳” ➢ “教了徒弟,饿了师傅” ➢ “自己做比较快” ➢ “培训费时” ➢ “那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
培育与教导的环境
➢ 基层主管与部属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 ➢ 企业文化 ➢ 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政策
培育与教导部属的层次
➢ 会做 ➢ 熟练 ➢ 忘记自我
JR(Job Relation Training)待人方法训练
➢ 第一步:把握事实 ➢ 第二步:斟酌决定 ➢ 第三步:采取措施 ➢ 第四步:确认效果
OJT方法
➢ 什么是OJT
✓ On the Job Training 在职训练
➢ OJT方法的种类 ➢ 为什么要进行OJT ➢ 实施OJT的目的 ➢ OJT实施时的指导方法
基层主管应注意的问题
➢ 培训别人之前先教育自己 ➢ 教导应从基础开始 ➢ 教导应诚心负责 ➢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 ➢ 教导应循序渐进 ➢ 教导应符合部属的要求 ➢ 言传不如身教 ➢ 教导、考核、发展并重
三、塑造部属行为的方法
心态、观念、行为和习惯
➢ 保持积极心态 ➢ 尊重企业伦理 ➢ 重视组织规则 ➢ 强烈的责任感 ➢ 不断求新求变 ➢ 注重成本效益 ➢ 永远脚踏实地 ➢ 充分利用时间 ➢ 快速持续学习
TWI训练方法
➢ JI(Job Instruction Training)——工作指导法
✓ 工作指导前的准备工作 ✓ 工作教导四步法
➢ JM(Job Method Training)——改善方法训练 ➢ JR(Job Relation Training)——待人方法训练
JI(Job Instruction Training)工作指导法
有效激励的原则
➢ 物质利益原则 ➢ 公平原则 ➢ 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的原则(XY理论) ➢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 差异化和多样化原则 ➢ 时效性原则(热炉子法则)
麦格雷戈的X理论与Y理论
X理论
➢ 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尽可 能逃避工作。
➢ 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 意负责任。
➢ 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 标是相矛盾的,必须采用强 制的方法,才能迫使他为实 现组织目标而工作。
什么是OJT
➢ OJT:On the Job Training ➢ 所谓的OJT,就是由主管找出需要对部属培育
的重点,然后对其进行指导和援助活动。在 职训练是训练员工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传 授现场技术及知识的主要方式。
OJT方法的种类
➢ 工作中心法
✓ 增加员工承担的责任 ✓ 直接帮助员工工作 ✓ 对员工进行技术指导 ✓ 对员工进行授权 ✓ 评价员工的工作状况 ✓ 使用工作报告表
公平理论
➢ 公平理论的含义:
✓ 美国亚当斯研究发现,员工对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合 理的待遇十分敏感,员工会进行两种比较:
✓ 比较自己在工作中的投入与得到的报酬; ✓ 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
➢ 员工感到不公平时的表现 ➢ 运用公平理论需要注意的问题
✓ 要正确引导员工,改变员工的认知 ✓ 要科学考评员工业绩,合理进行奖惩
➢ 对于我们不期望出现的行为,如果不进行惩 罚或者不进行及时的惩罚,这种行为就可能 会重复出现。
四、培育与教导部属的策略
➢ 创造鼓励学习的环境
✓ 建立学习的意愿 ✓ 创造学习的氛围 ✓ 创造学习的条件
➢ 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 倾听部属的心声 ✓ 相互信任和理解
➢ 激发积极的学习承诺
✓ 承诺的力量 ✓ 主管的承诺 ✓ 部属的承诺
➢ 工作指导前的准备工作
✓ 制定训练计划(时间表) ✓ 将工作予以分解 ✓ 准备需要的东西 ✓ 整理工作场所
➢ 工作教导四步法
✓ 第一步:学习准备 ✓ 第二步:传授工作 ✓ 第三步:让学员试做 ✓ 第四步:检验成效
JM(Job Method Training)改善方法训练
➢ 第一步:选择需要改善的作业 ➢ 第二步:对作业进行分解 ➢ 第三步:提出改善建议 ➢ 第四步:实施并追踪
➢ 基层主管的自我激励 ➢ 基层主管对部属的激励 ➢ 基层主管的激励技巧
基层主管的自我激励
➢ 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困难 ➢ 要把解决问题完成目标当成是一种享受 ➢ 没有艰苦的付出,就不会有好的收获。
基层主管对部属的激励
➢ 了解员工的需要 ➢ 激发员工的工作意愿 ➢ 有效激励的原则 ➢ 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的人 ➢ 员工往往都有非常繁重的生产任务,不可能
经常脱产参加培训,而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 和进步,就是基层主管的职责
实施OJT的目的
➢ 发掘部属成长的潜力 ➢ 协助部属提高能力 ➢ 提供机会让部属发挥自己的能力 ➢ 让部属体验完成工作的喜悦感
OJT实施时的指导方法
➢ 以教育为主的指导培养法 ➢ 以见习为主的指导培养法 ➢ 以体验为主的指导培养法 ➢ 以动机为主的指导培养法
➢ 提高员工工作情绪在于“内在因素”,又称为“激励因素”,激 励员工就要利用这些因素。
使人不满意的因素 人际关系★ 安全感★ 公司制度★ 薪金★ 工作环境★
使人满意的因素 ★升职 ★责任 ★获得认同和赞赏 ★成就 ★工作兴趣
双因素理论的应用
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企业或基层管理者的激励策略 帮助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授权 指导和培训机会 对员工的肯定与尊重 工作的丰富化 公正评价员工表现 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人际关系 合理的工资水平 工作保障与安全 就企业政策等与员工沟通
项目 目的 基础 依据 进度 反馈 评估 教材 方式 周期 场所
企业培训 解决问题,改善绩效
以能力为基础 培训需求分析 按个体掌握进度 工作中反馈 主要通过工作进行评估
灵活多样 角色扮演、案例、讨论
周期短、时间紧 课堂、现场
学历教育 系统学习知识 以学科、知识为基础 以学制、时间为依据 按群体掌握进度
了解员工的需要
序号
需要得到满足的项目
1 工作被肯定和认可
2 高工资和福利待遇
3 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对工作内容感兴趣
5 有受到培训和升职的机会
6 良好的工作环境
7 好的主管
8 工作有保障
期望程度排序
对现状的满意程度(100分)
激发员工的工作意愿
➢ 激发部属的工作兴趣 ➢ 让员工了解对其工作的评价 ➢ 培养部属的参与意识 ➢ 使员工获得满足感 ➢ 改善人际关系
✓ 观念先行原则 ✓ 方法灵活原则 ✓ 学以致用原则
培育与教导部属的障碍
➢ 下属的态度 ➢ 基层主管的态度与能力 ➢ 培育与教导的环境
下属的态度
➢ 认为只有干得不好的或出错的员工,才需要 培训
➢ 习惯于服从命令,习惯于不动脑筋,不习惯 学习和接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