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


4.名章:
盖在作者署名的下面或旁边。形状多为正方形,内容 主要是姓名、字号,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 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 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 两章大小不宜悬殊。名号章是必用的,至少要一方,它表 示凭信。
书法鉴赏与习作
使用印章须注意三点: ① 大小要适宜; ② 多少要合理; ③ 位臵要恰当。 钤印是书法作品章法完成的最后一道程序,决不 可掉以轻心。印章用得好,能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 睛的效果;用得不当,则会影响和破坏作品章法的完 整性。 书法作品的幅式和款识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只 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将一些新颖的章法 与款识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
书法鉴赏与习作
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1)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八五年等。 (2)月号章:荷月、谷雨、盛夏等。
(3)斋号章;墨人居、瑞德草堂、积字阁。
(4)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如; 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 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 心画,师法,精勤,书德,百寿,福寿,百通而后,墨香, 梦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
书法鉴赏与习作
四、 用印一般常识
按照传统习惯,一件书法作品从创作到落款,还不能算正 式完成,只有在加盖印章之后,才算正式完成。 (一)印章 印或印章,古人又叫印信或图章。 印章的所刻内容:有姓名印、字号印、斋室印、肖形印、 吉语印、闲章等; 印章的形制:有方形印、长方印、圆印、椭圆印、连珠 印、不规则印等; 印章的文字:有缪篆印、小篆印、隶书印、楷书印等; 印文所刻方式:有朱文印、白文印等; 印章的质地:有金印、银印、铜印、玉印、石印、瓦印、 木印等。
书法鉴赏与习作

硬笔书法欣赏标准
第一、渊源有识。
第二、笔力遒劲。 第三、形体异趣。
书法鉴赏与习作
第四节
书法作品鉴赏评析
一、毛笔书法作品鉴赏评析
二、硬笔书法作品鉴赏评析
书法鉴赏与习作
独 字 写小中堂, 注意构图 题款的位 置,印章 不宜低子 “寿”字。
两个字横式小中堂写行书,基本上等量分配, 左侧穷款,印章不能低于“知春”二字的下水平线, 右上题时间款不高于“知”字。
书法鉴赏与习作
一、 书法作品欣赏标准
书法欣赏是件难事,因为它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审美标
准。它有一个相对的审美标准。这个相对的审美标准是品评 衡量一幅作品成败得失的尺子。古人评书法有这样的话: “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重在有神采,而要表现出神采,必 须有“功”和“性”的结合。“功”即功力、技巧,即指按 照一定的法度对点画线条、间架结构、章法布局等的驾驭和 把握。“性”即性情、风格,是指其中寄托的意趣、情操、 学识、修养和感情。 由上可知,功力、技巧和个性、风格,是我们欣赏书 法的基本标准。
书法鉴赏与习作
四、“时间加姓名 法”
是指作者在落 款时,把书写的时间, 连同个人的姓名,一
起签署在作品上的落
款方法。
书法鉴赏与习作
五、“名号连贯法”
是指把个人的姓名,连同字号,一起签署在作品上的落 款方法。譬如明朝张瑞图写《后赤壁赋》,落款为:“天启 丁卯果亭山人图书。”“图”就是张瑞图,“果亭山人”是 张瑞图的号。还有赵之谦书写的《梅花庵诗》,也用此法。

春:初春、早春、阳春 夏:初夏、中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中秋
冬:初冬、寒冬、暮冬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 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
书法鉴赏与习作
(2)地点: (3)署名: (4)谦词: 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加上书奉, 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 所书作品内容是伟人,领袖名句或名作,在姓 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书法鉴赏与习作
一、书法创作总体要求
1、正文纸定字
2、通篇和布局
3、格式要适当
4、首字要管领
5、字字有意别
6、行气与统摄
7、落款与印章
章法与创作
二、书法创作四要点
1、继承与创新
2、有创作激情 3、选择合适的内容 4、内容与风格协调统一
书法鉴赏与习作
三、创作实例
示范讲解
书法创作作品有中堂、对联、条幅、横幅、斗方、 横匾、手卷、扇面等多种幅式。 这些幅式中有少字数,又有一首诗(五言、七言 绝句律诗)或一首词(卜算子、沁园春等)不同字数 的内容。怎样安排,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 创作时要考虑的。有的书法爱好者单个字已经写的不 错了,临帖也有一定基础了,然而,一接触书法创作 便束手无策了。还有一种情况,评选书法作品时,正 文书写的水平还可以,一看题款,简直很草率,印章 也不考究,落选了。这些都必须认真对待。
的确,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可使人流连忘返,百看不厌。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美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要欣赏书法, 必须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书法欣赏,不但能给人以心理上的 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而且对学书者来说,欣赏书法作品还是 开扩眼界,学习借鉴前人书法艺术的重要手段。欣赏也是创作 的重要因素,多欣赏,可以提高对书法艺术美的感受能力,丰 富内心世界,使人更富于想象,从而提高欣赏者的创造力。
五、书法作品的鉴赏
主 要 内 容


(一)书法作品欣赏标准 (二)硬笔书法欣赏标准 (三)书法作品鉴赏评析
书法欣赏是欣赏者接触书法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 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 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 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书法鉴赏与习作
印章也对正文起衬托等作用。黑白之间点缀一 两块红色,可活跃整幅作品的气氛。印章有时还可 弥补正文和落款的空缺。印章大致可分为引首章、 腰章、押角章、名号章四引首章:盖在作品右上角 的正文起首处。形状以长方形、椭圆形为宜; 1.引首章(随形章、闲章): 这是印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 石料的选型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 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 与正文混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幅“美意延年”, 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
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
如:“乙丑年杏月下浣於古风堂陈××敬书”。
如:乙亥年仲夏于XX斋陈XX敬书。
书法鉴赏与习作
六种落款签名方法: 一是“连名带姓法”, 二是“略姓签名法”, 三是“字号代名法”, 四是“时间加姓名法”, 五是“名号连贯法”, 六是“籍贯加年龄法”。
一、连名带姓法:
是书法作品的作者,在落款签名时,把自己的姓和名一起 签署到作品上去的一种方法。这种连名带姓的落款法,一般多 用在比较庄重的作品如碑铭刻石等上面。
四、牵丝萦带
在行书中牵丝不仅使单字的笔画加强联系,字与字间也常用,使整幅作品或断
或连气脉贯通。
五、避免雷同
雷同指在一幅作品中同一字重复出现却无变化,或在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写出的 撇捺相同,横竖长度相等,萦带相似等等。如能避免这些现象,说明作者已具备灵
活处理字形的能力,其章法、布局就会在完整和谐的基础上增添新颖善变的灵气, 显出艺术才能的富有。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
书法创作与欣赏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作品基本格式 章法基本原则 书法创作浅谈
第一节
作品基本格式
示范讲解
一、书法作品的基本格式:
中堂:中堂还有大、小中堂和竖式、横式不同。 条幅:也称立轴、屏条。有单幅,四条、六条、八条屏等。 对联:又称楹联。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还有长联。 横幅:一般自右向左书写。还有匾额这种横幅形式。
书法鉴赏与习作

创作要点:
一、字形大小错落
一幅行书作品里,单字的大小、宽窄所占面积悬殊。各字间上下左右相互照应、 避互让,敛放得宜、错落有致,统看全篇却和谐统一。
二、行气有轻有重
在行书作品中,通常由笔之肥瘦、墨之枯润导致的轻和重,相互调配,从而在 整幅作品中不失平衡。
三、左右挥洒放纵
行书向左右挥洒的撇捺,不仅充分展现字的神采,且在行间错落穿插,协调统 一,整体感强,因而“左右挥洒”成为行书布局章法的较常用的方式。
书法鉴赏与习作
二、“略姓签名法”
是创作者在自己的作 品中,略去个人姓氏,只 签名字的一种落款方法。 略姓留名,在正式文件或 其他重要场合,当然不允 许,但由于书画作品不同 于正式文件,所以有时略 姓留名,反而使人感到亲 切;使欣赏者有贴近感。
书法鉴赏与习作
三、“字号代名法” 是说落款时不连姓 带名,也不略姓留名, 而只签上本人的字号。 我国古代,姓名之外, 还有字号。书画家在书 画作品上签署字号,其 作用意义,等同于签署 自己的姓名。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通常由正文、落款、印章三部分 构成,章法则包含这三方面的内容。
章法是指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和位臵经营,它体现书法
作品的整体效果。 章法,包括章节、体势、承转、熔裁等。把章法引进到 书法中,主要是指对于整幅作品中有关布臵安排,以及行与 行、字与字之间的映带、呼应、承接等关系的处理方法.
六、“籍贯加年龄法”
是作者在落款时,连同籍贯,甚至官爵、年份、年龄都 一起加以签署的一种方法。如吴昌硕有副“水不求深鱼自乐” 的石鼓文对联,落款为“七十八叟吴昌硕”。还有任颐“不 俗即仙骨,多情即佛心”对联,落款为“山阴任颐”,都属 此类。
总之,书法落款,应当按照布局需要,然后再结合各种 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书法鉴赏与习作
二、落款注意事项
书法落款,就是书法作者的签名。
落款也称款识、题款,对整幅作品起衬托、补
充等作用。落款是否恰当,也影响作品艺术效果。
首先,落款签名的位置和布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