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公共卫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坚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具有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等工作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公共卫生事业。

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严谨,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学习,积极进取。

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健康的体格与心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用能力等。

(二)专业知识要求
具有雄厚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能较好的掌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熟悉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与卫生政策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

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特殊疾病防治研究所(院)、妇幼保健院(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和相关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三)工作技能要求
掌握常见的预防医学实验研究、现场调查研究以及资料处理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熟悉课题设计与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

具有从事调查、分析和处理公共卫生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
主干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临床实习、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社区预防保健实践、专题实习、基地实习等。

特色课程: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等。

四、毕业合格标准
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课程学习,最低修满270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

毕业论文答辩与毕业实习考核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五、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五年,学习年限5-7年
学位:医学学士
六、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
(一)公共课程
1、必修(共计37.5学分)
2、选修(要求14.5学分)
(二)大类课程
1、普通基础(1)必修课程(共计26学分)
(2)选修课程(要求6学分)
2、生命科学基础
(1)必修(共计9.5学分)
(2)选修(要求3.5学分)
(3)基础医学
①必修(共计28.5学分)
②选修(要求3学分)
(2)预防医学及科研方法①必修(共计8.5学分)
②选修(要求7学分)
(4)临床医学
①必修(共计49学分)
②选修课程(要求4学分)
(三)专业课程
①必修课程(共计71.5学分)
②选修课程(要求9学分)
(四)课外研学
至少修满8个学分,时间分散在全学程。

八、其他说明
1.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学、医学统计软件及其应用、科技论文写作、专业英语翻译技巧与专业学术讲座为专业学习阶段必选课程。

2.为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权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专题实习阶段设置流行病学、健康综合评价、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等专题实习方向,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专题。

3.课外研学学分为学生本人大学阶段的创新课程研究,在学校与部省级立项并通过验收完成了课题研究的给6学分,如公开在CSCD杂志上发表论文或另外按课外研学给分标准给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