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
森林抚育间伐是指在还没有成熟的林分里面,依据其发育程度、稀疏规律和预期培育目标,为给培育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及时砍伐适量林木,适时调节树种成分及林分密度,促进所保留林木快速生长的一项营林措施。
该措施以砍伐部分适量林木为切入点,改善森林内部光照条件,扩大保留林木的营养面积,并通过人为选择,达到提升森林培育质量水平和产量的目标。
1 森林抚育间伐的种类
透光抚育在幼龄林内进行,目的是解决种间竞争,适当
调整树种组成,使目的树种不受压抑。
除伐对象主要是,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林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过密林分内生长不良和形质低劣的林木,已达到经营密度指标的实生幼林内的萌生林木及萌生林分中的劣质木。
透光抚育的方法有全面抚育、 团状抚育和带状抚育三种。
生长抚育在进入壮龄林后进行,主要目的是调整林分密度,为优良木创造适宜的营养空间,实现速生、优质、高产。
生长抚育包括下层抚育、上层抚育、综合抚育、机械抚育和定株抚育等方法。
2 森林抚育间伐的措施技术要点2.1 间伐木的选择
选择间伐的依据是林木分级。
总的原则是“留优去
劣”,要点主要有一是淘汰非目的树种,注意合理搭配。
二是砍伐培育前途不大的林木及有碍林内卫生状况的林木。
三是按照经营目的确定应伐木。
2.2 森林抚育间伐的时间
幼林郁闭后,进入首次抚育间伐的时间要从林分、立
地、经济状况综合考虑,强调“适时”。
常用的简便判定指标或要素主要有树冠大小、林分郁闭度、林分生长量、林木分化程度、立地条件、经济条件。
按森林分类确定。
商品林从用材角度看,要连续进行到成熟林采伐利用前的一个龄级结束,其它林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森林抚育间伐在一个林分内要进行数次,通常将相邻两次间的年限称为“间隔期”,其时间长短根据林分恢复郁闭的速度而定。
当林木生长量重新下降时,应再次间伐。
间隔期决定于树种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间伐强度和经济条件。
2.3 森林抚育间伐的强度
森林抚育间伐强度指林木砍留的比例,它关系到森林
抚育间伐的效果。
表示强度的指标主要有间伐株数、材积和郁闭度。
按现行规程规定,国有人工林透光抚育可以伐去原有株数的25~45%或蓄积量的15%~30%,生长抚育可
以伐15~30%。
天然林透光抚育可以伐去原林分蓄积量的10%~20%,生长抚育可以伐去15%~30%。
同时规定,伐后郁闭度,人工林不应低于0.6,天然林不应低于0.5。
在确定森林抚育间伐强度时,要综合考虑经营目的、立地条件、初植密度、林分状况、交通条件、前次间伐强度等因素。
3 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1 对树高生长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森林抚育采伐对林分平均树高的影响不
显著,树高的生长主要决定于立地条件。
但是也有些研究结果认为,在较好的立地上,林分密度对树高没有影响;但在贫瘠的土壤上,过密的林分却妨碍高生长,如进行适当的疏伐,则可提高林分高生长量。
3.2 对直径与材积生长的影响
森林抚育采伐对直径生长的影响极为明显。
随着采伐强
度的增大,直径生长量加大。
尤其是一些受压抑的林分通过抚育采伐直径生长速度增加得更快。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说明生长抚育影响优势木生长。
整个林分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决定于林分的树高、断面积生长量和单位株数三因素,而抚育采伐对提高树高生长量的影响较小,抚育采伐强度加大虽能提高单株的材积生长量,但单位面积的株数减少了,所以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不随抚育采伐强度的任意加大而加大,往往是中度抚育采伐的林分其生长量表现最高。
3.3 森林抚育采伐对环境的影响
(1)光照强度。
林分经过抚育采伐后,减少了单位面积上立木的株数,使林冠郁闭度下降,林内光照强度增加。
(2)温度和湿度。
夏季,林内气温随着疏伐强度的加大而提高。
冬季,未疏伐林下气温一般高于经过疏伐的林分,且随疏伐强度的加大气温逐渐降低。
林内空气湿度的变化与大气湿度、疏伐强度等因子有关,林内大气相对湿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3)土壤肥力。
在北方地区,疏伐增加了土壤中有效营养元素的含量,其增加量随着疏伐强度的增加而提高,这是由于抚育采伐改变了林内小气候,促进了土壤生物的活动,加速了地被物分解,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
参考文献:
[1] 曹东升.中幼龄林抚育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J].中国林
业,2011(2).
[2] 袁林,彭定萍.森林抚育间伐的效应研究[J].大科技,
2014(28):256-257.
摘 要:
森林抚育间伐作为森林培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不仅可以提高森林培育效率,同时能够促进林业生产,进而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保留的林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条件。
关键词:
森林抚育;
生态环境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张天一
(天水市秦州区林业局,甘肃 天水 7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