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社会学
题目:我国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及“关系”对社会流动的影响院系:地球科学系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0901
姓名:范甬杰
学号:3090103494
老师:连连
我国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及“关系”对社会流动的影响
范甬杰
浙江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0901
【摘要】:笔者对中国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分析了“关系”在社会流动中的一些现象与影响,最后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字】: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关系
序言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社会分层和流动也处在一个中国特色中,而在社会中,“关系”这个词又不断地突显出来,人们痛恨着别人所拥有的“关系”,又不断地寻找和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关系”来实现自己的升职之路。
一、中国的社会分层
中国的社会结构很复杂,各种专家们也根据分层的标准不同将中国的社会分层定义成各种形式,有“十大阶层说”、“十二阶层说”、“七阶层说”等等。
由于笔者见识短浅,将中国的社会分层简单的分成农民、工商及政府当权者。
农民阶层指拥有农村户口,依靠农地的收入生活的,也包括替人打工却没有拥有固定工作的农村户口人群。
政府当权者即各种公务员,“吃皇粮”的人,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除农民和当权者阶层之外的就是工商阶层,包括常年在外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工厂里的工人及技师、学校老师、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员,各种从事经济活动的商人及公司管理者等等。
当代中国农民阶层毫无疑问处在社会的底层,但是工商阶层和当权者阶层无法绝对的定义谁处在高层,工商阶层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的力量不亚于当权者阶层,其威望及贡献甚至超越了当权者,当权者的收入可能会低于部分工商人员,但是权力完全压倒工商阶层,所以笔者将这两个阶层放置在同等位置。
二、中国的社会流动
农民、工商、当权者三个阶层形成了一定的倒三角结构,将农民流动到工商和当权者阶层可说是垂直流动,但是工商和当权者之间的转化称为垂直流动略微不妥,所以将不同层次间的流动称为跨层流动,同一层次的流动称为层内流动,而层内流动中往更高职位流动称为层内向上流动,被贬职被称为层内向下流动。
1.跨层流动,三种不同阶层的较为活跃的流动如下图:
农民处在社会底层,拥有较低的收入及地位,但毫无疑问农民阶层仍然是中国的最大阶层,所以农民的跨层流动最为活跃,农民阶层通过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技能可以成为当权者或者工商阶层,比如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当权者阶层,也可以通过技校进入工商阶层。
由于各种传统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升官发财”和“从商暴富”使得农民往两个阶层流动都非常激烈。
工商阶层和当权者阶层处于平等状态,工商阶层可以也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及一定手段进入当权者阶层,当权者阶层也可以放弃其公务员身份,成为工商阶层,更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阶层中处于层内中高层人员的收入远远高于正常的公务员,所以当权者阶层中也有不少人流动到工商阶层。
而工商阶层中也有一些希望工作稳定、向往权力、有政治抱负的人流动到当权者阶层。
2.层内流动
农民阶层虽然人口基数大,但组成结构较为单一,又由于农田的各种限制,大规模的承包形式较少,很难实现类似美国农民的大牧场形式,农民最多的只是自给自足,缺乏各种大规模的经济农业发展,所以农民阶层的层
内流动比较单一和平淡。
工商阶层虽然人数低于农民阶层,但是其结构非常复杂,层内不同职业收入差距也非常大,竞争非常激烈,又由于社会机遇和环境变化,工商层内的向上和向下流动都非常活跃。
当权者阶层有着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稳定的组成结构,较为明显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经验的增加向上流动,也有一些当权者阶层触犯法律而层内向下流动或者入狱。
其层内流动情况高于农民阶层低于工商阶层。
三、“关系”对中国社会流动的影响
在社会流动中往往能够被人接受的是一个人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技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跨层流动和层内向上流动,但在中国最不能让人接受的却又最为常见的是一个人通过“关系”实现跨层流动和层内向上流动。
1.“关系”的定义
这里的“关系”即人情,包括个人的家族背景及社交网等。
个人能力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依靠“关系”实现社会流动的势力也不可忽视。
2.“关系”在社会流动的一些现象
最早的词汇是“走后门”,在笔者的求学过程中,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听人说“XXX是走后门进XX学校的”,学校、职场、官场都有各种“走后门”。
“走后门”也变成了“关系”的形象说法。
现在“富二代”“官二代”这种词汇在网络上比比皆是,非富非官的人
们不断地斥骂这些“富二代”“官二代”,而又不断地向往成为“富二代”“官二代”。
这两个词汇就体现了“关系”中的家庭背景,而财富和权力也成为了“关系”的实体化象征。
财富拥有者们可以通过财富购买到一定的特权,实现跨层流动和层内向上流动,而某些权力拥有者本身就拥有着任命人事的权力,直接实现社会流动。
“买官”和“买职”甚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仍然存在。
近几年,低收入水平的家长们也都尝试将自己的子女送入贵族学校,或许家长们是希望能够和这些“富二代”“官二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和这些“富二代”“官二代”成为好朋友,建立起一定的关系,为以后的求职生涯制造更多的机会,来弥补家族关系的不足,实现更好的社会流动。
四、“关系”所造成的不公平感
“关系”所造成的流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父辈们和个人的努力,父辈们用财富和权力将自己的孩子推上更高的职位,拥有较好社交能力的人也能拥有较好的朋友网,但是父辈们和朋友们过多的关照有时候却违反了法律法规,使得那些更有才能的人却无法获得与其能力相适应的职位,反而一些平庸无能者通过“关系”获得了较高的职位。
无钱无势无“关系”之人只能高呼社会不公。
中国的家族观念和传统思想过于强烈,长辈们溺爱孩子,生活、学习、工作、婚姻都要管,过于为孩子操心,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中国的家族观念在社会中逐渐演变成了人情观念。
违法违规的“关系”行为不但害得别人不能得到想要的职业,也使得自己占有较高的职位却得不到相应的发挥。
若要解决这种不公平感,只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制度,使得社会流动更加公正,减少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也要不断地淡化中国的溺爱后代的行为,若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理想社会那就更好了。
参考文献:
[1] 冯钢《社会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