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检验项目临床应用之脂肪酶与淀粉酶
检验项目临床应用之脂肪酶与淀粉酶
AMY大量存在于唾液腺,在急性腮腺炎时AMY也明显升高。
肾功能障碍时AMY亦升高。
临床用途
两者均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实验诊断。
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脂肪酶在特异性、敏感性和时效性上均明显优于淀粉酶,两者具有互补作用,临床应联合应用。
临床建议
1、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联合应用LPS和AMY,以优势互补,提高诊断准确率;
特异性与敏感性区别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LPS升高时间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血清淀粉酶。尤其在急性胰腺炎与其他急腹症(如胃肠穿孔、肠梗阻等)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酗酒、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肝胆疾病可引起LPS轻度升高。
AMY诊断急性胰腺炎特异性不高,其他多种疾病: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穿孔等均可引起血清AMY升高。
一般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小时血淀粉酶开始升高,持续3-5天。
但并不是所有胰腺炎的病人淀粉酶都会增高,也有少部分胰腺炎病人淀粉酶正常或仅轻度增高。
升高程度与病情不相关
急性胰腺炎时,LPS升高程度更大,血清脂肪酶活性与疾病严重度不呈正相关。
急性胰腺炎时AMY明显升高,升高幅度和疾病严重程度无关,但升高幅度越大,急性胰腺炎可能性越大。
2、重视LPS和AMY在肝功能中的作用,建议在肝功能组合中联合应用,以便于在肝胆疾病、胃肠疾病与胰腺疾病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时间特点
脂肪酶半衰期长,持续时间更长,升高程度更大。
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脂肪酶在症状出现4-来水平。
在急性胰腺炎中凡是血清淀粉酶升高的病例,脂肪酶均升高,而脂肪酶升高者,淀粉酶不一定升高。
淀粉酶半衰期短,出现症状后如不及时进行检测,有可能会导致淀粉酶正常。
检验项目临床应用之
脂肪酶与淀粉酶
应用区别
脂肪酶LPS
淀粉酶AMY
来源部位
主要来自胰腺,少量来自胃肠粘膜
来自胰腺、唾液腺、卵巢、肺等
尿中是否可见
肾小球无法滤过,尿中不可见
AMY分子量小,可被肾小球滤过,是尿中唯一可见的血清酶
腮腺炎:
脂肪酶正常
血清淀粉酶升高
巨淀粉酶血症:
脂肪酶正常
血淀粉酶急剧升高,尿淀粉酶由于淀粉酶通过肾脏的排泄减少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