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心脑疾病防治卷首语:当我们在为事业奋斗,为生活奔波,为人类健康做贡献而努力的时候,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正悄悄向我们走近,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达6300万人,且呈年轻化趋势,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高达280万人,占因疾病导致死亡人数的50%,幸存者有38%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高致残率)。
一、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优良特点:1、小剂量,用于“防病保健”。
每片含量25mg,每天2片,与国人最佳预防量50mg吻合。
2、肠溶片剂型,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
二、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1、解热镇痛作用机理:阿司匹林可抑制PGHS酶的活性,这种酶是体内引起疼痛感的化学物质的原材料。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理: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是通过抑制血液中血栓素的功能来实现。
血液中有两种与此相关的物质,一种是血小板产生的血栓素,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当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时,血栓素受到明显抑制,失去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另一种是血管内壁细胞产生的前列环素,具有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当服用较大剂量阿司匹林时,前列环素的抗凝作用受到抑制,使血栓素相对较多;而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时,前列环素的抗凝作用则不受影响,。
因此,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是当今世界流行的、国内外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克星”。
发病、并以高死亡率、高致残率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达12%。
我国心脑血管病引起的完全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为万人口,心绞痛患者5年内有25%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应引起人们高度警惕。
1、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病与脑血管病的总称。
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右心室梗塞、心房梗塞)。
原发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制、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与房扑、室性心动过速)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脑出血脑病引起的其它后遗症脑栓塞高血脂症高粘血症2、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
而血液的凝固性和粘稠度主要处决于血小板的功能,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产生血栓素的作用,因而能有效的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什么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
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而使心肌产生缺血的一种心脏病,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
包括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塞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
4、什么是心绞痛?心绞痛是心肌耗氧与供氧暂不平衡所引起的发作性胸痛综合症。
5、什么是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是血管源性脑部病损的总称。
主要包括动脉系统的破裂或闭塞导致的脑血液循环和功能障碍,称为急性脑血管意外,即脑卒中或中风。
6、什么是脑出血?脑出血是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
常形成大小不等的颅内血肿,有时穿破实质形成继发性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7、什么是脑梗塞?由于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供血不足而使相应的脑组织缺血、坏死称之为脑梗塞。
包括脑栓塞形成和脑栓塞。
8、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指由于脑血管受损所造成的短暂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
病症发生突然,又消失迅速,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24小时内完全缓解,不留任何症状、体证。
9、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胸闷、气短、心慌、四肢无力、心悸、早搏、房颤、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心衰。
10、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伴眩晕、意识丧失等;疼痛部位主要在心前区,可放射到胸骨后、上腹部等处,一般持续2—3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
11、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胸闷、心绞痛超过30分钟,心慌、身体无力、意识障碍、严重心律失常。
12、无痛型(隐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持续或经常性胸闷、憋气、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适,咽痛、牙痛、背痛、颈部痛、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突然出现气短,心力衰竭,血压下降,体热,心律失常、晕厥,意识障碍均是先兆症状。
13、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呛食、呛水、眼震、流口水、嘴歪眼斜、偏瘫等系列症状,严重者不能14、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肢体无力、轻瘫、肢体麻木、身体感觉异常、语言不利、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波动。
这些症状发作时间短,不留后遗症,易被忽视。
15、高血脂、高粘血及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头晕、头痛、多梦、目眩、记忆力减退、思维缓慢、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头胀、耳鸣、眼花、气短、心悸、手足抽动变形。
16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上公认的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椐统计,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达六千三百万,患病人群趋于年轻化,由50岁以上向30—40岁群体转移,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高达280万以上,占因疾病导致死亡人数50%,而且其中38%左右的幸存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高致残率)。
五、阿司匹林的诞生:回顾阿司匹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左右,当时被称之为医学之父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在柳树中发现水杨酸用于止痛。
几个世纪之后,直到1828年,慕尼黑的药物学教授毕希纳从柳树中提出了水杨苷,次年,法国药物学家洛卢将水杨苷转化成结晶体。
9年之后,即1838年,意大利化学家比拉又将结晶体水杨苷加工成水杨酸。
1853年,来自斯特拉斯堡的化学家戈尔哈德首次制成乙酰水杨酸,但化学纯度不高,无法保存。
21年之后,1874年法国教授科尔比确定了水杨酸的结构,并提出合成水杨酸的方法,但是这种药品不仅味道极其苦涩,而且对口腔粘膜和胃粘膜造成伤害,受病痛困扰的人们被迫在两种磨难中选择较为好受的一种。
1897年,德国拜尔公司青年化学家霍夫曼终于找到了解决的答案,在1897年10月10日,记录了制成乙酰水杨酸(ASA)的经过,这是一种化学纯度高又不会变质的物质,一系列成功试验之后,于1899年以“阿司匹林”(Aspirin)命名投产。
六、神奇的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从1897年诞生起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其名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以优良的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病痛,誉满全球。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药品的更新换代相当快,一个药品的生命周期只有数年,便被新的药品所代替,而阿司匹林却“宝刀不老”,仍未丧失其青春魅力,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阿司匹林的产量惊人,每年乙酰水杨酸(ASA)的生产量达5万吨,如果把它制成500毫克一片的药片,其数量可达1000亿片,把这1000亿片排列成一条长龙,其长度可达100万公里,足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架起两条通道。
1969年,当人类乘“阿波罗号”飞船第一次光临月球的时候,时年72岁高龄的阿司匹林就是登月的唯一解热镇痛药物。
1991年全美最新科研成就中,阿司匹林因使25万美国人免患中风而荣登榜首,仅美国一年消耗阿司匹林就达1万吨。
1982年英国化学家约翰.文以及瑞典生物学家贝里斯特伦和萨穆埃尔为阿司匹林作用原理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七、普通片与肠溶片有何不同?阿司匹林上市近百年来,一直以普通片和肠溶片为主,普通片对胃肠道刺激性大,消化道的副作用发生率高达20%以上,有时还会造成胃功能紊乱,甚至胃出血。
肠溶片口服后直接进入肠道吸收,明显克服了普通片胃肠道反应的缺点,提高生物利用度。
八、阿司匹林与其它药物的配合使用:1、阿司匹林与咖啡因:二药配合使用可加强治疗头痛的镇痛效果。
因为服用少量的咖啡因可增强大脑皮层抑制过程,使脑小动脉收缩,缓解脑血管扩张而引发的头痛。
2、阿司匹林与激素:治疗肾病综合症时,二药合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感染,控制或减少肾病的复发。
4、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二药合用可增强退热效果。
5、阿司匹林与苯妥英钠:二药合用时苯妥英钠的作用增强。
6、阿司匹林与降血糖药:二药合用可减少糖尿病人的胰岛素需要量,与其增强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有关。
7、阿司匹林与青霉素:二药合用可提高青霉素游离型药物的血液浓度,增强抗菌效力。
8、阿司匹林与磺胺药:除长效磺胺外,阿司匹林可提高其他磺胺药的血液浓度,增强抗菌效力。
9、阿司匹林与xx止痛药:阿司匹林与杜冷丁、可待因等合用,镇痛作用加强。
10、阿司匹林与皮质激素:促皮质激素及可的松类与阿司匹林合用治疗风湿病、特别适用伴有心脏损害的病人,以增强抗风湿作用,减轻不良反应。
九、健康自测单:检测项目Ps(收缩压或高压)Pd(舒张压或低压)Dp(压差)MAP(平均动脉压)根据平均波压算出平均压力Hr(心率:每分钟心跳次数)Sv(xx出量:每跳动一博输出血量)Co(心输出量:一分钟心脏输出量)TPR(外周阻力:血管外周的阻力)Ac(血管弹力:血管顺应性)正常值95—14065—9035—4575—12060—8065—1003.5—70.9—1.21.2—2单位mmHg mmHg mmHg mmHg Beat/m ML/best L/M PRU ML/mmHg Tc(血清总胆固醇)Tg(xx)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十、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特点:突发性强、造成伤害大、伤害的不可逆转性。
2.86—5.980.22—1.210.78—1.533.1Mmol/L Mmol/L Mmol/L Mmol/L 如:脑溢血、脑血栓起病急骤,往往在瞬间、数分钟、数小时、至多1—2天内脑部损伤症状即达到高峰,大面积脑部组织受损,脑细胞死亡,造成肢体、语言、意识障碍,严重者危及生命。
冠心病的危害:起病急、造成伤害巨大,表现为剧烈疼痛,胸闷、心慌、气短,轻者发生心绞痛,重者因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形成心肌梗塞。
出现休克、心衰、心律失常等症状,抢救不及时易危及生命。
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率:其复发率较高,一年内的复发率达27%,三年内复发率高达43%。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及治疗十分重要。
十一、如何正确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剂量为隔日服325毫克(因种族差异,国人有待研究)国内外众多研究资料表明:国人以日服50毫克为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