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特种玻璃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摘要说明玻璃行业是一个高能耗行业,玻璃熔窑是玻璃生产线能耗最多的设备,在玻璃成本中燃料成本约占35%~50%.我国自行设计的大部分浮法玻璃熔窑玻璃液单耗可以达到6500kJ/kg~7500kJ/kg玻璃液,国外大的浮法玻璃企业只有5800kJ/kg玻璃液,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
特种玻璃是通过光、电、磁、热和化学等作用而表现出特殊功能的玻璃,是重要生产和生活的关键性和基础性材料。
由于拥有普通玻璃无可比拟的高新特性,特种玻璃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占据着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地位,其突出特征与新兴产业和国防需求紧密联系。
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高新性能特种玻璃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特种玻璃的研发和生产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材料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该特种玻璃项目计划总投资5349.1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278.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98%;流动资金1071.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02%。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10187.00万元,总成本费用8103.71万元,税金及附加104.89万元,利润总额2083.29万元,利税总额2475.53万元,税后净利润1562.4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13.0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95%,投资利税率46.28%,投资回报率29.21%,全部投资回收期4.92年,提供就业职位158个。
单向透视玻璃,又称:原子镜、单面镜,在普通玻璃上用真空涂膜法加上一层金属铬、铝或铱的薄膜制成。
是一种对可见光具有很高反射比的玻璃。
单向透视玻璃在使用时反射面(镜面)必须是迎光面或朝向室外一侧。
当室外比室内明亮时,单向透视玻璃与普通镜子相似,室外看不到室内的景物,但室内可以看清室外的景物。
而当室外比室内昏暗时,室外可看到室内的景物,且室内也能看到室外的景物,其清晰程度取决于室外照度的强弱。
单向透视玻璃主要适用于隐蔽性观察窗、孔等。
这种玻璃可把投射来的光线大部分反射回去。
这种玻璃装在汽车上,人坐在汽车里可清晰地看到外面,但车外的人却无法看见车内的一切。
中国的建筑玻璃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深加工建筑玻璃领域的技术进步更为明显,包括生产设备的引进更新,部分设备的国产化制造等,都为未来整个建筑玻璃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浮法玻璃生产能力巨大;中空建筑玻璃已形成高、中档规模化生产格局;镀膜建筑玻璃已有足够的产能空间满足市场的需求;此外,各种建筑玻璃品种的生产配套齐全,生产用原辅材料基本可国产化。
在技术方面,硬件有与国际同步的生产设备,软件有与国际相同的工艺技术水平,总体优势明显。
浙江特种玻璃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市场研究分析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公用工程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生产安全第十二章风险应对评估第十三章项目节能可行性分析第十四章项目实施计划第十五章投资分析第十六章项目经营效益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中国的建筑玻璃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深加工建筑玻璃领域的技术进步更为明显,包括生产设备的引进更新,部分设备的国产化制造等,都为未来整个建筑玻璃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浮法玻璃生产能力巨大;中空建筑玻璃已形成高、中档规模化生产格局;镀膜建筑玻璃已有足够的产能空间满足市场的需求;此外,各种建筑玻璃品种的生产配套齐全,生产用原辅材料基本可国产化。
在技术方面,硬件有与国际同步的生产设备,软件有与国际相同的工艺技术水平,总体优势明显。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建筑物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其对建材建筑玻璃的要求和期望可归结为以下几点:节能性好-所用建筑玻璃可节省暖气和空调的支出费用;舒适性强-所用建筑玻璃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室内采光足够、夏季能隔除太阳辐射热、冬季能具有足够的保温性能;质量可靠-外观规整、性能稳定,并具有安全性;价格合理-价格合理、能够承受。
对富裕者而言舒适性显得更为重要,但对普通大众而言价格低仍是极为重要的。
统计结果显示,近5年来中空建筑玻璃使用量的年均增长率大于40%,主要用于民用住宅;镀膜建筑玻璃(含Low-E玻璃)使用量的年均增长率大于13%,主要用于公共建筑项目,部分将用于民用住宅建筑。
分析得出中空玻璃的增长率远大于镀膜玻璃,由此可推测出透明中空玻璃或着色中空玻璃的使用量增长迅猛。
根据市场总容量及高档玻璃的使用量,经分析得出不同档次建筑玻璃使用量的分布状况。
分析结果显示,高档建筑玻璃的使用量仅占建筑玻璃使用总量的约3%,而中档建筑玻璃的使用量也仅占建筑玻璃使用总量的12%,绝大多数建筑仍在大量使用节能性极差的低档玻璃。
影响建筑玻璃市场的发展趋势因素有:用户对舒适性的需求和对节能建筑玻璃产品的认知;国家节能政策、标准和法规的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所提供的购买力支持;高档建筑玻璃产品价格降低至市场能普遍接受。
汽车玻璃要求有很好的光学性能,以保证驾驶员有良好的可见性,因此,要求作透光度试验、副像偏离、光畸变、颜色识别试验等。
它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热性、耐光性和耐温性,装到车身上使车身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近几年良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仍将是我国玻璃制造行业高速发展的源动力,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000万辆,其中产量为2211.68万辆,同比增长14.76%;销量为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3.87%。
至此,中国已经连续5年蝉联全球第一。
相较于2013年整体市场,乘用车销售增速更加明显,其中乘用车共销售1792.89万辆,同比增长15.71%。
尽管汽车业与玻璃业是属于两个不同领域的行业,一个是机械制造业,一个是建筑材料工业,但从汽车的发展历程来看,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玻璃技术已经完全渗入了汽车行业之中。
多年来,汽车侧窗和后窗玻璃都是单片钢化玻璃。
虽然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范畴,但对于汽车使用者而言仍然具有很多缺点,如钢化玻璃受到冲击时,破碎颗粒仍然可能伤害乘客;钢化玻璃的易碎性,给窃贼可乘之机;单片的钢化玻璃对交通、噪声、风噪、紫外线的隔绝效果欠佳,增加行车能耗。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如电加热除霜雾玻璃、热增强夹层玻璃、防盗报警玻璃、防弹玻璃、防伪玻璃和隐私玻璃等就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现在的汽车玻璃种类繁多,性能突显,都极大地改善了汽车玻璃的安全使用性能。
二、报告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
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6、其他有关资料。
三、项目名称浙江特种玻璃制造项目四、项目承办单位xxx有限责任公司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某工业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
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
浙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
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
地跨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岛屿构成。
浙江省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条件较优越。
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下辖11个省辖市(其中两个副省级市),20个县级市,32个县,1个自治县,37个市辖区。
2019年,浙江生产总值(GD)为62352亿元(合9039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7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6567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33688亿元,增长7.8%。
人均GD 为107624元,合15601美元。
2019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二)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17602.13平方米(折合约26.39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特种玻璃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17602.13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3690.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890.4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3694.1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562.80平方米。
七、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特种玻璃xxx单位/年。
综合考xxx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八、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5349.1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278.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98%;流动资金1071.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02%。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0187.00万元,总成本费用8103.71万元,税金及附加104.89万元,利润总额2083.29万元,利税总额2475.53万元,税后净利润1562.4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13.0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95%,投资利税率46.28%,投资回报率29.21%,全部投资回收期4.92年,提供就业职位158个。
九、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