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目录1.1 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1.2 培养孩子的爱国之心 (4)1.3 重视学习中的趣味教育 (6)1.4 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 (9)家庭教育是人类接受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家庭是个人,生中最旱参与的群体,也是个人一生中参与时间最长的群体。

家庭给予儿童生活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安抚,社会知识的灌输,社会规范的熏陶,为以后的个性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许多科学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还有其可取之处,古人流传至今的教育理念还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它们都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

近代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胡适、傅雷等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且在子女教育方而取得成果。

梁启超作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不仅文笔出众,著作等身,而且教子有方,满门俊秀,是近代家庭教育成功的典范。

进入21 世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中国家庭独生子女的增多,如何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是许多父母十分关心的问题。

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1.1 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既是社会的细胞,人生的归宿,又是生活的港湾,它构成了孩子活动的重要舞台。

现代的家庭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生存与生活功能的单位,而应是向教育、生活和娱乐一体化的方向转化。

创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梁启超的九个儿女,之所以个个成才,与梁启超为他们所营造的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

梁启超平易近人,性格温和,第一夫人李蕙仙办事果断,意志坚强,第二夫人王桂荃通情达理,聪明能干。

梁启超与这两位夫人的感情十分融洽,与几位兄弟之间的感情也十分深厚。

一家人和睦团结,相亲相爱,而且都喜欢读书。

梁家儿女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对日后的人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很抽象,它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可以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决定作用。

孩子好性格好品质的形成,仅仅靠几本书是完全不够的,他需要和谐家庭氛围的长期熏陶和感染,需要父母用心地去培养。

经常吵架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有着强烈的不安和防预性行为。

管教子女太严厉,动不动就打骂的父母,他们的子女有着严重的神经质和焦虑反应。

而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身上总会流露出一种自卑与孤独的特质。

和谐的家庭是民主的,父母会鼓励孩子敢于说话,大胆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并鼓励孩子提出新问题,敢于争论,甚至向家长提出质疑和挑战,鼓励孩子对习以为常的做法,提出新的改进办法。

这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也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并且也有利于孩子将来养成善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在一个和谐的家庭里,父母不以强制的手段牵着孩子的鼻子走。

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天性就是和谐。

爱本身就是协助个人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吞并一个人,使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父母有了爱的情操,就能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鼓励他顺着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守护神,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父母的责任与义务。

如何营造这种和谐的家庭氛围呢?首先,父母双方应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增进和睦的夫妻关系。

父母双方在生活中即使关于某一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也应力争和谐相处,不相互指责,不对对方的父母,兄弟姐妹说三道四,更不要轻言离婚,做有责任感的父母。

其次,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比如,孩子一般都思维简单,对某件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不会很快理解。

此时父母不要对孩子显得不耐烦,更不要过分的指责孩子,而是要设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心平气和的给孩子讲道理,对症下药,最后会解决问题的。

孩子长时间的受父母影响,也会养成理智对待问题的好习惯。

最后,父母应多和孩子在一起,关心他、了解他。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父母陪孩子读书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单位里做不完的工作还要带回家里做。

时间久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少了,感情也冲淡了。

所以父母工作即使再忙,也要抽出定的时间来陪孩子,如一家人起做个有趣的游戏,父子俩一起将阳台打扫干净,母女俩一起做一顿美味的饭菜。

这些都有益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有利于营造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1.2 培养孩子的爱国之心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过去的那种爱国主义教育传统在很多家庭己经看不到了,许多父母都错误地将爱国主义教育当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认为它是一种假大空的宣传,甚至有些父母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已经过时了。

爱国主义教育真的过时了吗?当然不是!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人民,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是个具有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民族,爱国主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爱祖国”作为公民社会公德的头一项内容。

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长期不懈地抓下去,并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旋律。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对于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当国家多难时,他时刻都在为国家的前途担忧,并为国家的的独立富强奔走呼号。

爱国是推动他走上政治舞台,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活动家和学术大师的思想动力。

梁启超的这种爱国之情,也体现在他对子女的教育中,他常告诫子女:“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

劝梁家子女都得到了父亲的真传,即使在中国最困难的时期,他们也不贪恋国外生活的安逸,纷纷回来报效祖国,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纷纷地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去读书,让他们去接受西方先进教育的熏陶。

然而,接受了几年的西方教育,中国孩子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不愿意回国,他们觉得外国生活比中国安逸舒服,与其回国受苦,还不如在国外享乐。

针对这一现象,清华大学的一位老教授无不痛心地说,祖国培养一个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其费用不下百万,但留学风日盛,这些国家付出巨大代价培养出的人才,却纷纷涌入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家庭作为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和人生心理品德形成的重要场所,应十分重视爱国氛围的营造。

父母为国报效的思想和态度,喜欢看祖国风貌的电视节目和乐于读英雄人物历史故事书刊的习惯,以及居室内摆设祖国山水风景画等,必然对子女爱国情感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父母们应该经常带孩子们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陈列馆、博物馆和历史遗迹故址,了解中国五千年的璀璨文明,让孩子以身为,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还可以带孩子去厂矿、农村等地搞社会调查,了解改革开放的讲程和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孩子加强自身的责任感。

还要让孩子接受新闻传播媒介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

从中了解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了解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光荣传统和灿烂文化,了解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就,了解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部署和所做的不懈努力。

培养子女的爱国精神,最主要的是让他们从身边做起,要求子女乐于助人,团结友爱,把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逐步进展到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个永恒的主题,不是朝夕能完成的,是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

1.3 重视学习中的趣味教育现代独生子女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这种压力来自学校老师,父母及同学们的评价。

若想证明自己的优秀,就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孩子在学校要完成过重的学习任务,在家里也得不到放松。

成绩稍差还会受到父母指责,这种氛围让孩子感到很压抑,而且重复的背诵,来来去去的考试让孩子厌烦,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

时间久了,孩子便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有的孩子在高压下选择了逃避,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令父母十分苦恼。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们的正确引导。

如何让孩子对学习、生活产生兴趣,这就要对孩子实行趣味教育。

对于趣味教育的重要性,梁启超曾这样解释:“人生在幼年青年期,趣味是最浓的,成天价乱碰乱迸;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他们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同……所以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从消极方而说,要十分注意不可以摧残趣味。

”①梁家子女的成才,与父亲实行趣味教育是分不开的。

个人如果对一件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不着别人督促,他自己就会全神贯注地去做。

兴趣会使人对某事物的钻研、探索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只有让孩子对学习,对生活产生真正的兴趣,他才会孜孜不倦地学习,才会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生活。

兴趣与热情是学生学好功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调动内在潜能所必需的。

因此,父母要积极保护和启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尽心尽力地引导孩子们真正热爱学习,使他们从学习中得到快乐。

这比逼着孩子拿高分重要的多,明智的多。

父母不应代替孩子去选择兴趣爱好。

孩子喜欢什么,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向。

有些父母常常不顾孩子的志趣而主观臆断,让喜欢画画的孩子学提琴,让喜欢音乐的孩子学外语,让喜欢下棋的孩子去学唱歌。

这样的结果,必然是鸡飞蛋打,什么也学不好。

如何引导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呢?首先,了解孩子,因势利导。

了解孩子包括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孩子行为的动机,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

孩子爱看童话,可以从对童话的分析入手,提高孩子对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认识;从对同童话的不同版本的比较入手,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创造童话。

当孩子从新的角度去看童话时,他会迅速地成熟起来,自然地走出对童话的沉溺。

孩子喜欢飞机,完全可以通过对各种动机性能的认识,引导孩子进入数学和物理的大门;通过对动机发展历史的认识,引导孩子进入科学的大门。

由于孩子以最基本的兴趣作为动力,这种兴趣会促使他更深地学习。

相关的书籍和资料,都会成为孩子知识的源泉。

其次,创造学习条件。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若父母经常呼朋唤友的在家里喝酒、划拳、打麻将,在这种喧闹的环境中,孩子不但无法静下心来学习,而且会模仿父母染上喝酒、打一牌等坏习惯。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平时少喝酒,少打麻将,多读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书籍,做好子女的表率,营造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父母还要真诚、平等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孩子在一个轻松和睦的环境下,保持心情愉快,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最后,关注孩子的优点。

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没有孩子是完美的,父母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既要看到孩子自身的不足,更应发现孩子自身的优缺点,使孩子可以扬长避短,健康成长。

当孩子学习取得进步时,要给予鼓励,使孩子增强自信,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更大的进步。

当孩子学习退步时,父母不要一味的指责,这样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自卑、厌学的心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