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厚度大洋薄, 大陆厚
固 态
速明显
加快 ●顶部由岩石
低
小
组成;
地 幔
下地幔
古登
1000Km 纵波减
●上部存在一
个软流层
固
(可能是岩 态
浆的发源地)
地 外地核 核
内地核
堡面 面
慢,横 2900Km 波消失
液 温度、压力 态 高 大 和密度很大 固
态
1.地震发生时,处于震中的人们感受到:D
A、只有上下颠簸 B、只有左右摇晃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33
PS
2900 P
S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莫霍面之上; 平均厚度17Km; 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大陆部分较厚、大洋较薄。
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 厚度>2800Km; 可分为上、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软流层是岩浆源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速度(千米/秒)
深 度
33
0
千 1000
米 2000
36 9
E
F
横波
29300000
12 15
4000
纵波
5000 6000
思考:左图中,横 波在地球内部传播, 其速度发生了什么 变化?
在地下33千米处, 速度明显增加; 在地下2900千米 处,横波完全消 失。
古登堡面以下; 厚度约>3400Km; 可分为内核、外核; 外核可能呈熔融态,内核因高 温、高压呈固态(金属球)。
地震波的传播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上
下
地
地
幔
幔
思考: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壳就是岩石圈吗?
岩石圈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 上地幔顶部,即软 流层以上的地球的 内部圈层部分。地 壳的厚度比岩石圈 要小。
地下5—20公里的范围内。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 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 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地震波的类型及传 播特点,地震波在莫霍界面、古 登堡界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 2、理解并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 分依据、各层的特点 3、说出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和特 征以及个圈层间的相互关系
整体感知全文
地 球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的
圈
层
结 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A
地幔
地核 B
地壳
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
●地幔——固态:横波在地幔中可以传播; ●地核——液态(熔融状态):横波不能传播。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km)
地震波 速变化
主要特征
状态
温度
压力 密度
————————→ ————————→
地壳
莫霍面
上地幔
●由岩石组成;
17Km (全球 平均)
纵波、 横波波
水的相态: 固态、液态、气态
水的分布: 海洋、陆地、空中 水的性质: 咸水、淡水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2.组成:
地
海洋水
球
上
的
大气水
水
陆地水
地表水 地下水
冰川水 河流水 湖泊水 生物水
地震波的分类
地震波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纵波(P波)primary 速度快, 固、液、气介质
横波(S波) secondary 速度慢,固体介质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大气圈
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的大 气中,都有些什么物质?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氮
氧
其他气体(氩、 二氧化碳、臭氧 等)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水圈
1.定义:
指由地球表层水体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不连续面
(1)概念
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 面叫做不连续面
(2)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不连续面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速度(千米/秒)
深 度
33
0
千 1000
米 2000
36 9
E
F
横波
29300000
12 15
4000
纵波
5000 6000
思考:左图中,纵 波在地球内部传播, 其速度发生了什么 变化?
在地下33千米处, 速度明显增加; 在地下2900千米 处,速度突然下 降。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2019·
1
C( )
A B C D
)2016 9 27 2
34
(2019·
2
A B C D
)2016 9 27 2
B( )
34
谢 谢 观 看
1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
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
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
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
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常常发
生于地下70公里以内,特别是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P )
(S )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km·s−1 15
(P)
12
9
(S)
6
3
0
/km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热 带 雨 林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温 带 草 原 苔原
错误。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
思考:有人说“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 总称”。这种说法正确吗?
地球外部圈层的表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生物圈
①定义: 是由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
②意义: 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 跃的圈层,也是极其特殊又极其重 要的圈层。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2.当太平洋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一艘 轮船正好从该地经过。此时,船上乘客感
受到: A
A、只有上下颠簸 B、只有左右摇晃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
··
/
/
/
/
/ /
/
⚫ 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
⚫
⚫ ⚫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四节地 球的圈 层结构 (37张p pt)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地理意义
大
气 圈
包围着地球, 是由气体和悬 浮物组成的复 杂系统
气体
悬浮 物
主要成分是 氮和氧
调节地球的温度,提供生物生 存所必需的氧气,形成复杂的 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水圈
是由地球表层 水体构成的连 续但不规则的 圈层
各种 水体
特征:连续 但不规则
参与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 所不可或缺的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 的总称。
表层 生物
与大气圈、
水圈和岩石 圈相互影响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 和水圈的组成;改造地表形态
数字法记忆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两种地震波,即纵波和横波。 二:两个不连续面,即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三:三大内部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四:三大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