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LED有机LED显示器 QLED量子点显示器

OLED有机LED显示器 QLED量子点显示器


三星 40寸
台湾友达 14寸 1920×1080的全高清分辨率
索尼在CES 2010上展示了新 的3D AMOLED电视原型。该 电视显示器为24.5英寸
6
三星展示0.05mm超 薄OLED显示屏 (2008年) 分辨率为480 × 272,
对比度为100,000:1,
亮度为200cd/m2。
7
▫ 具有良好的空穴传输特性,即空穴 迁移率高; ▫ 具有较低的电子亲和能,有利于空 穴注入; ▫ 激发能量高于发光层的激发能量; ▫ 不能与发光层形成激基复合物; ▫ 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较高的玻璃化 温度,热稳定性好,可以用真空蒸 发法形成致密的薄膜,不易结晶。
32
DL-B型双层EL器件结构图
(3)三层器件
• 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可塑性,通过设计其化学结构,
可以改变有机材料的光电性质、热特性、机械性质等; • 面光源
28
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结构
OLED属于载流子双注入型发光器件 发光机理:在外界电压驱动下,由电极 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有机材料中复合放 出能量,并将能量传递给有机发光物质 的分子,后者受到激发,从基态跃迁到 激发态,当受激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 时辐射跃迁产生了发光现象。
1
(一)概述
OLED显示器
SONY 2008年展出了 一台仅有3mm厚的 OLED HDTV。尺寸为 11英寸
2
索尼公司发布了新的21英寸OLED电视原型(XEL - 2),分辨 率达到1366x760,对比度高达1000000:1,整个电视机厚度 只有1.4毫米。
3
台湾奇晶光电于 2008 年 开 发 出 了 一 款厚度为0.9mm的25 英寸的 OLED 液晶面 板
33
(4)多层器件
• 可提高OLED的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 • 主要形式:
▫ A.在两电极内侧加缓冲层,以增加电子和空穴的注入量; ▫ B.为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使用了空穴阻挡层HBL。
34
三、有机电致发光过程
• 1.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载流子的 注入: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 极向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薄膜 注入。 • 2.载流子的迁移:注入的电子和 空穴分别从电子输送层和空穴输送 层向发光层迁移。 • 3.载流子的复合:电子和空穴复 合产生激子。 • 4.激子的迁移:激子在电场的作 用下迁移,能量传递给发光分子, 并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 5.电致发光:激发态能量通过辐 射跃迁,产生光子,释放出能量。
4
索尼开发出了驱动元件
采用氧化物半导体TFT
(TOS(IGZO)TFT)的 11.7英寸OLED面板,确
保了OLED电视要求的10
年以上的寿命
像素为960×540。全白亮度为 200cd/m2 ,峰值亮度为 600cd/m2以上。对比度为100 万比1以上,色彩表现范围按 NTSC规格比为100%以上 5
• 由空穴传输层(HTL)、电子 传输层(ETL)和将电能转化 成光能的发光层组成。HTL负 责调节空穴的注入速度和注入 量, ETL负责调节电子的注入 速度和注入量。 • 优点:
▫ 使三层功能层各行其职,对于选 择材料和优化器件结构性能十分 方便,是目前有机EL器件中最常 采用的器件结构之一。
三层EL器件结构图
25
有机电致发光发展历史——聚合物OLED
• 1990年,剑桥Burroughes,聚合物OLED
▫ 以亚苯基乙烯撑(PPV),用旋涂方法制备聚合物电致发 光器件。 ▫ 制作出高效的绿光聚合物发光器件(Polymer Light Emitting Device,PLED),开辟了高分子
• 有机电致发光的新纪元。
▫ 相对SMOLED需要采用高成本的真空掩模蒸发技术,高分 子材料可以采用旋转涂覆、喷墨打印等方法制备,有望大 大降低OLED的制作成本。
26
有机电致发光发展历史——磷光OLED
• 以上所述的OLED器件,无论是SMOLED还是PLED, 都属于荧光发光器件。 • 根据量子统计理论,荧光发射所需的单重态激子只 占激子总数的1/4,所以荧光OLED器件的内量子效率 不可能超过25%。 • 1998年,Forrest等基于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实 现了基于磷光发光的OLED器件。如能综合利用荧光 和磷光,OLED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00%。
8
9
Sony 柔性OTFT OLED显示屏参数 · 大小:4.1寸 · 分辨率:432 X 240像素 · 精细度:121PPI · 显示颜色:1677万色 · 最高亮度:大于100流明 · 对比度:大于1000:1 · 厚度:80μm · 依附卷绕圆柱体半径:4mm
10
台湾工研院
6英寸的AMOLED电 子纸技术,在弯曲
27
有机电致发光的优势பைடு நூலகம்
• 主动发光无视角、响应速度问题 。(相对LCD) • 全固态,使用方便。(CRT有真空腔,LCD有液态成分) • 可在其它柔性材料基底制作,超轻超薄有望实现超便携 的显示器。(相对LED) • 无机发光二极管不同发光层材料必须配合不同的外延技 术,而有机分子加工性好,并可在任何基板上成膜; • 很多有机的色料都具有很高效率的发光性质;
电流方向
35
四、OLED材料
根据材料不同OLED可以分为两大类:
(1) 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10000---100000,通常是导 电共轭聚合物或半导体共轭聚合物,可用旋涂方法成膜, 制作简单,成本低,但其纯度不易提高,在耐久性,亮 度和颜色方面比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差。 (2)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为500-2000,能用真空 蒸镀方法成膜,按分子结构又分为两类: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配合物。
36
1.有机发光材料
用于电致发光的有机材料应具备以下特性:
A . 高 量 子 效 率 的 荧 光 特 性 , 荧 光 光 谱 主 要 分 布 400700nm可见光区域。 B.良好的半导体特性,即具有高的导电率,能传导电子 或空穴或两者兼有。 C . 好的 成膜性 , 在几十纳 米的薄层 中不产生 针孔 。 D.良好的热稳定性。 总体来说小分子材料器件的工艺较为成熟,有望近期 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但小分子材料的开发仍然在继续, 随着材料和工艺两方面的进步,小分子材料的器件性能 会进一步提高。 聚合物作为很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不久以后也会进 入产业化阶段,给OLED产业带来强有力的推进
30
单层EL器件结构图
(2)双层器件
• (2)双层器件结构 • 柯达公司首先提出了双层有机膜结构, 有效地解决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区远离 电极和平衡载流子注入速率问题,使 有机EL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 们的器件结构也叫DL-A型双层结构。 • 主要特点:
▫ 发光层材料具有电子传输性,需要加入一 层空穴传输材料去调节空穴和电子注入到 发光层的速率,这层空穴传输材料还起着 阻挡电子的作用,使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 发光层处发生复合。
23
一、有机电致发光发展历史
• 自然界中的有机物发光: 萤火虫、发光水母, 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发光。 • 1950s,法国Andre对沉积在纤维素上的吖啶 材料上施加交流大电压,观察到电致发光现 象。 • 1960年,纽约大学的Matin Pope等研究出可 以和有机晶体实现欧姆接触的黑色注入电极。 他们进一步描述了注入电子和空穴的电极的 能级要求,即功函数范围,奠定了 OLED 器 件的电荷注入的理论基础。 • 1963年,Pope在真空条件下,在纯单晶蒽和 掺杂并四苯的蒽晶体上,施加了 400V 的直 流电压,观察到蓝色电荧光。 • 主要问题:有机晶体厚、载流子传输困难、 有机材料存在针孔; OEL器件驱动电压高、 发光效率低、易击穿。
OLED与QLED
有 机 电 致 发 光 显 示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OEL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量子点:Quantum Dot,QD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 QLED
OLED器件的结构设计应考虑:载流子 的传输层和发光层之间的能带匹配、厚 度匹配、载流子注入平衡、折射率匹配 等因素。 一般采用夹层式结构。阳极采用高功 函数材料,阴极采用低功函数材料。
29
(1)单层器件
• 在器件的正极和负极间,制作有一 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发光层。单层 器件的发光层厚度通常在100nm。 • 优点:制备方法简单。 • 缺点:A.复合发光区靠近金属电极 而靠近金属电极处缺陷多,非辐射 复合几率大,而且该处的高电场容 易产生发光淬灭; • B.由于两种载流子注入不平衡, 载流子的复合几率比较低,因而影 响器件的发光效率。 • 用途: 一般不用于发光器件,主要用于测 量有机材料的电学和光学性质 单层器件结构在聚合物电致发光器 件(PLED)中常见
24
萤火虫
发光水母
深海鮟鱇
有机电致发光发展历史——小分子OLED
• 1987,柯达C. W. Tang(邓青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 的OLED
▫ 真空热蒸发沉积的双层小分子有机非晶薄膜 芳香联胺,空穴传输层(HTL),类似LED p区 8-羟基喹啉铝(Alq3),具有相对较高的绿光荧光发光效率, 电子传输层(ETL)兼发光层(EML) ,类似LED n区兼i区 有机薄膜厚度降至几十nm,OLED驱动电压大大降低 (10V) 绿光OEL器件效率提高近2个数量级 了全球OLED的大规模研发浪潮 逐步形成现有的小分子SM-OLED体系,成为现有OLED 产业的主流技术。
37
• 1)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 (1) 红光材料 主要有:罗丹明类染料,DCM,DCT,DCJT,DCJTB, DCJTI和TPBD等 (2) 绿光材料 主要有:香豆素染料Coumarin6(Kodak公司第一个采用), 奎丫啶酮(quinacridone, QA)(先锋公司专利),六苯并 苯(Coronene),苯胺类(naphthalimide). (3) 蓝光材料 主要有:N-芳香基苯并咪唑类;1,2,4-三唑衍生物(TAZ) (也是ETM材料);1,3-4-噁二唑的衍生物OXD-(PNMe2)(高亮度;1000cd/m2);双芪类 (Distyrylarylene);BPVBi(亮度可达6000cd/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