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E
E'
LM(p0)
r0
IS'
IS
0
y0 y'
y
P
P0
E E'
AD' AD
0பைடு நூலகம்
y y'
第六章0总需求与总供给
y
原因:
财政政策: G↑、T↓→IS右移→Y↑、若P不变→AD 右移 货币政策: M↑→LM右移→Y↑,若P不变→AD右移。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总供给 ——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注意:由P和Y之外的因素的变化而使AD 产生的变化
结论:1、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 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 向右移动。(p581)
2、自发性的消费、投资、出口增加导致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r
r1
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y * = F(N*,K*)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二、劳动市场
1、利润最大化的就业量 如果劳动市场是竞争性的,则雇佣劳动的原则是: 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实际工资,即MPL=W/P。
y Pf(N,K)
利润 工资总额WN
0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N
( ) 2、劳动需求曲线
W
劳动需求函数: Nd = Nd P
Ns
=
Ns
(
W P
)
E
Nd =
Nd
(
W P
)
N1 N0
N2 N
劳动市场均衡
0 y 第六章总需求f 与总供给
y
古典总供给曲线分析与结论
因为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灵活调节性(伸缩性), 所以劳动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又因为 在短期总产出是由劳动所决定,即 y = f(N,K) 从而经济社会总产出就是一个充分就业的总产出 (yf),而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Aggregate Demand Curve
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及含义 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二、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产量(国民收入)和价
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 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总需求曲线在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
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 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 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例:s(y)=-1000+0.5y;i(r)=2500240r
m=1000/p=0.5y-260r 求:y(p)的表达式 解:因i=s,求得0.5y+240r=3500
因L=m,求得0.5y-260r=1000/p 经整理得:y=3640+960/p
AD曲线方程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曲线 (如右图)
含义:表示社 会的需求总量 和价格水平之 间存在反向变 化的关系 (P581)
p
AD
y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原因解释:
(1)利率效应:(P579) (2)实际余额效应:P↑→资产实际价值 ↓→相对贫穷→C↓→Y↓(P579) (3)税收效应:P↑→出现收入泡沫(名 义收入↑)→T↑(税收自动上升) →DPI↓→C↓→Y↓(P580)
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的就业的基本资源所生产 的产量。
基本资源 ——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性资本
存量和技术。
在宏观经济学中,描述总产出与劳动、资本和 技术之间关系的一个合适的工具是生产函数。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生
产函数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 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 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W/P
( ) W
Nd = Nd P
(WP)0
(WP)1
0
N N 第六0章总需求与总供1 给
N
3、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函数:
( ) W
NS = NS P
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W/P
(W P)1 (W P)0
( ) W
NS = NS P
0
N N N 第0 六章总需求与1总供给
第五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引入了价格因素后的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与第十五章 重要的不同就在于坐标,IS—LM模型是坐落在r-y坐标 中,而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坐落在p—y坐标中。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教学内容:1、总需求曲线;2、总供给 曲线;3、AD—AS模型 教学重点: AD—AS模型 教学难点: AD—AS模型 教学安排:2课时,讲授
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 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 函数可表示为:
y = f(N,K)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短期生产函数 y
y = f(N,K)
y*
y = f(N,K)
y0
0
N0
N*
N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关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之处: 技术水平、劳动者的数量、资本的存量都是可以 改变的。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4)外贸效应:假如一国的物价水平上 升,在外国消费者看来,该国的商品价 格相对上升,就会减少对该国商品的消 费,从而导致该国出口减少;同时,在 该国消费者看来外国的消费品价格相对 下降,增加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并导致 进口增加;一增一减,该国净出口下降, 导致收入减少。 又称蒙代尔-弗莱明效应。
4、劳动市场均衡
W/P
(WP)2
(WP)0
E
( ) W
NS = NS P
( ) W
Nd = Nd P
0
N1 N0
N2
N
分析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函数是指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 的关系。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 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达即为总供 给曲线。
按照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进行 调整所要求的时间的长短,宏观经济学将总产出
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即古典总供给
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二、古典总供给曲线图
W/P
y
y = f(N,K) (W P)2
y*
(
W P
)0
y0
0
N0
N*
N
0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P
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 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描述了与 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私人和政府的支出。 总需求曲线可以从IS—LM模型中推导出来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 需求曲 线
一、总需求
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
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