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偏远山区与城市的教育现状差异
上了时政课,看了《天那边》,我被山区的教育现状深深震撼了,我难以想象那些孩子是怎样的完成自己本应该接受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甚至有的还辍学了。
从中我知道了偏远山区的基础教育在教师队伍、办学条件以及农民经济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都存在巨大的缺口,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师资力量等的巨大差异给经济本来就相对落后的山区教育雪上加霜。
现今山区教育学校情况:由于地理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当地方圆几百里可能只有一个学校,而且学校里可能只有小学和初中;学校基础硬件设施配置方面教城里而言也是落后的,软件设施极为落后,如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并且他身兼多职,既当校长,又当各科任课老师,又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再由于生活的贫困,当地辍学的情况非常严重。
再者,当地的师资情况也十分令人担忧,首先教师短缺和流动频繁现象严重,其次教师知识文化素质不高,虽然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最后,频繁的变动和教师偏低的学历,导致教学效果差。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式,频繁的变动使同学们不大适应。
教学内容的衔接性不是很强,因此同学们的成绩普遍不好。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经济的落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政策的不完善和执行力度不足……
所以我在此呼吁:一、政府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继续加大经济投入,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采取优惠政策,是教师安心教学,学生有学可上。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新的战略取向。
二、增强学校的辅助作用,学校应制定完善的纪律和管理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并且加强对教师的关怀,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详细了解教师的实际困难,尽可能给以解决,使其安心教学;另外学校也要做好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贫困学生。
三、发挥社会助学的助推作用,多组织一些支教团队,实行一些“顶岗”实习制度,多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和希望工程对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