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亲情作文指导★

亲情作文指导★

《〈亲情〉作文指导课》
作文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以“亲情”为话题作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审题、立意、
选材及布局谋篇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2、通过作文,使学生理解亲情、感受亲情、回
报亲情。

课前准备:
亲情是学生熟悉的话题,学生都能有话可说,但他们可能叙述哪些事情,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上存在什么问题,更有针对性。

为此,课前让学生列了写作提纲。

这节课,是结合学生在提纲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出示作文题:
世间情,最深数亲情……你有类似的体验、经历、见闻和认识吗?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三、怎样审题?
结合学生的写作提纲讲如何审题。

四、怎样立意?
让同学明确要多角度立意,善于化大为小。

明确立意贵在有新意,能写出独特感受。

五、以什么样的文体来表现为好?
六、怎样选材?
多方面联想: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选取最熟悉、最动情的材料。

避开尽人皆知的材料,选取只有我知的材料。

七、怎样拟题?以学生拟的题目为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要做到:准确、鲜明、新颖。

八、怎样构思?
风头、猪肚、豹尾,即:开头漂亮、内容充实、结尾有力。

结构要求:思路通畅;条理清晰;结构安排有特色。

开头结尾一起考虑。

九、布置作业:课下完成本篇作文。

反映的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儿女的故事。

接下来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家庭生活中体现亲情的故事。

我说了下面的话:“同学们,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便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亲情。

回味一下家庭生活,你便会在亲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里,一个随意的动作中,一句最平常不过的叮咛中,一件
日常的琐事中,深深地感受到它——悠悠亲情。

使学生明确面对一篇作文的题目,从哪些方面思考,把以前讲过的知识串起来,迅速打开思路。

1、以“亲情”为话题作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审题、立意、选材及布局谋篇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2、通过作文,使学生理解亲情、感受亲情、回报亲情。

《〈亲情〉作文指导课》反思
耿孝寅
针对任课班级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这节作文指导课。

我在前面的三年上过《怎样审题》、《怎样立意》、《怎样选材》、《怎样拟题》、《怎样使作文写出新意》等作文指导课。

现在学生进入初三,再有一个学期就中考了,现在作文应进入综合训练阶段。

训练学生面对考题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明确面对一篇作文的题目,从哪些方面思考,把以前讲过的知识串起来,迅速打开思路。

我这节作文指导课的目的是:1、以“亲情”为话题作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审题、立意、选材及布局谋篇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2、通过作文,使学生理解亲情、感受亲情、回报亲情。

比较成功的几个方面是: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情景。

《九香》主题歌《懂你》,让学生的伴着优美的旋律感受浓浓的亲情,歌曲停止后,
思考:“你”指谁?明确“你”是母亲后,讲述影片所反映的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儿女的故事。

接回想自己的家庭生活中体现亲情的故事。

师话:“同学们,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便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亲情。

回味一下家庭生活,你便会在亲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里,一个随意的动作中,一句最平常不过的叮咛中,一件日常的琐事中,深深地感受到它——悠悠亲情。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被亲情所打动,弥漫着浓浓的亲情。

作文题目:“世间情,最深数亲情……你有类似的体验、经历、见闻和认识吗?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文体不限,题目目拟。


二、引导审题,认识审题的重要性。

拓展了思路,
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路窄,审题不仔细。

学生往往是粗看题目就简单地定下来写什么,不做深入的思考,我引导学生不仅要审清题目本身的含义,还要注意提示语,让学生明确“世间情”与“人间情”的区别,
豁然开朗:不仅可以写人世间的亲情,还可以写动物间的亲情,眼界一下子开阔了,选材的范围扩大了。

同时强调了审题的重要性。

三、拓宽立意的思路,引导写出独特感受。

学生的构思思路较窄,都是从赞扬亲情的角度来构思的。

为了拓宽的思路:
我们个别学生的生活经历为例,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例如:1.有的学生常与父母发生矛盾,常常感到父母对自己不好,感到自己没有亲情,可以从理解亲情,呼唤亲情的角度来写,结合平时生活中的实例,写出自己的感受;
2.有的同学父母离异,生活在单亲家庭,自己是如何渴望拥
有父母双方的亲情;
3.有的同学从小受祖父母的疼爱,失去祖父母后是如何渴望
祖父母的爱,可以从渴望亲情的。

4.还可以从回报亲情的角度来写,因为亲情是双向的。


的同学在随笔时写过重阳节为母亲洗脚的事,从中感受到平时自己做得不够,作为孩子,享受太多,无法回报父母的爱,表达了自己从现在起如何努力读书回报父母之爱的感情。

5.还可以写写自己的父母孝敬祖父母的事,体现长辈如何
回报亲情,自己作为一个晚辈该如何孝敬长辈。

要善于化大
为小。

经过这样的引导调动个性化思维,改变了原来的大众化,文章的内容丰富了。

四、多方联想,充分调动积累,打开思维之门,选取个性化的材料。

为了调动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使作文和积累联系起来,真正体验到积累对作文的意义,认识到积累的重要性,要多角度联想,通过五个“想一想”,打开记忆的仓库,充分调动可以利用的资源,拓宽思路,丰富文章的内容。

1、想一想自己的亲人:母爱、父爱、哥哥姐姐的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爱、亲戚之间的爱。

2、想一想周围发生的事情。

3、想一想学过的有关课文,这种回忆可以引发其他的同类思考,既可以得到提示,又可以学习其写法。

4、想一想背诵的古诗文。

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达,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

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5、想一想读过的课外书刊。

在此基础上选最熟悉、最动情的材料,避开尽人皆知的材料,选择只有我知的材料。

五、说自己构思的提纲,体验真情实感、个性化材料的好处。

有这样构思的:
天冷了,晚上我准备去开电热毯,开关由于长期不用被压在被褥下,我掀开被褥,发现了两个红色的三角形的东西,我觉得这东西似曾相识,我将三角形打开,看到了里面的符文,我终于想起了这是什么。

中间回忆去年暑假与妈妈一起去海南岛的事。

当时路过一座寺庙,我和妈妈便跟着旅游团进去了,我们轮流抽签,然后听一位老和尚讲解签的含义,他讲的和妈妈的经历很像,妈妈便相信了那老和尚,老和尚察颜观色,让妈妈买两柱香烧烧,并取两个符印压在枕头下就能保平安。

尽管我极力劝阻,可妈妈还是依照老和尚说的做了。

后来不再提起,我渐渐地忘记了。

虽然我不相信这东西,但我还是被妈妈的行为感动了,于是我没有扔掉它们,原样将被褥盖好,睡上去,心中有受到别人关怀的甜蜜。

还有一位同学围绕一杯热牛奶,写了发生在母女之间的故事,抒发了与母亲的真情实感。

有了这样的引发学生的文章一定会丰富多彩。

强调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心,加上这些鲜活的例子,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的文章就会减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