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题A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15%)
1.刀具耐用度:指刃磨后的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磨钝为止所用的切削时间。

2.内联系传动链:联系复合运动之内的各个分解部分,它决定着复合运动的轨迹,对传动链所联系的执
行件的相对速度(及相对位移量)有严格的要求。

3.定位: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率,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刀具占有正
确的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定位。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等,使之变为合
格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5.变值系统误差:如果加工误差按零件的加工次序作有规律的变化,则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评分标准:每个3分,主要要点抓住,3分,意思相近酌情给1-2分。

二、填充题(15%)
1.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磨损最大的是切削速度。

2.夹具的基本组成有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元件、夹具体和其它元件。

3.根据产品零件的大小和生产纲领,机械制造生产一般可以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
量生产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

4.机床精度中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包括机床主轴误差和机床导轨误差。

其中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包括
纯径向跳动、纯轴向窜动和纯角度摆动三种基本形式。

5.下图为车削工件端面的示意图,图上标注的主运动是 1 ,主偏角是8 ,刀具前角是
6 ,加工(过渡)表面是
三、选择题(10%)(答案必须写在题目括号中
...........)
1.车床上镗内孔时,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后角。

………………………………………………………………………………………………(B )(A)增大(B)减小(C)不变
2.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
况称为。

………………………………………………………………………………(A )(A)欠定位(B)不完全定位(C)完全定位
3.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
分力。

…………………………………………………………………………………………………
( A )
(A)主偏角(B)副偏角(C)后角
4.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
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C )(A)粗车-精车-磨削(B)粗铣-精铣(C)粗车-精车—超精车
5.在车削加工细长轴时会出现形状误差。

……………………………………………………( B )(A)马鞍形(B)鼓形(C)锥形
评分标准:每题2分。

四、判断题(20% 正确打错误打)
1.在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都是连续的。

…………………………………………………………(×)
2.零件的表面层金属发生冷硬现象后,其强度和硬度都有所增加。

………………………………(√)
3.C6140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140mm的普通车床。

………………………………………(×)
4.加工原理误差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消除。

……………………………………………………………(×)
5.欠定位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存在。

…………………………………………………………………(√)
6.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序组成。

………………………………………………………(√)
7.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
8.在切削运动中,主运动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

………………………………………………(√)
9.长定位心轴给孔定位,孔轴的接触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1时,可以消除工件的四个自由度。

…(√)
10.工件受热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是在工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评分标准:每题2分。

五、简答题(20%)
1.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那些基本性能?
答:1、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3、高的耐热性;
4、良好的工艺性;
5、良好的经济性。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主要意思抓住,给分。

2.机械加工过程中定位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1、基准重合原则;
2、基准不变原则;
3、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
5、应能使工件装夹稳定可靠、夹具简单。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主要意思抓住,给分。

3.制定工艺规程时,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划分或不严格划分加工阶段?
答:1、在粗加工阶段,可以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以便及时处理,避免过多浪费工时;
2、可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3、可以合理使用设备;
4、可以穿插安排热处理工序和检验工序;
对于重型工件,由于不变多次装夹和运输,可以不划分加工阶段;另外,如果工件的加工质量要求不高,工件的刚性足够、毛坯的质量较好而切除的余量不多,可以不划分加工阶段。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主要意思抓住,给分。

4.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
答:1、刀具前角:增大前角,切削变形减小;
2、切削速度:在无积屑瘤存在的范围内,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切削变形减小;
3、进给量:进给量增加,切削变形减小;
4、工件材料:强度、硬度提高,切削变形减小;
积屑瘤的存在,使得刀具前角增大,所以切削变形减小。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主要意思抓住,给分。

六、计算题(20%)
1. 如下图所示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

试求:当以B 面定位钻直径为φ10mm
孔时的工序尺寸A1及其偏差。

(要求画出尺寸链图)
解:由题意知,尺寸
25±0.1
是封闭环,画出尺寸链图。

A1
判断增环:05.00
50
-
,A1,减环:1.00
60
-
环 基本尺寸
ES EI 增环
50 0 -0.05 增环
A1 ES(A1) EI (A1) 减环 -60
0.1 0 封闭环
25 0.1 -0.1
竖式计算:A1=35, ES(A1)=0,EI (A1)=-0.05
画出尺寸链图,3分,判断出增环,减环,封闭环,3分,计算结果,4分。

2. 在六角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180
3.008
.0φ+-mm 滚子,用抽样检验并计算得到全部工件的平均尺寸为
Φσ
--X X
1.20 1.25 1.30 1.5
F
0.3849 0.3944 0.4032 0.4332
0.12=
18.099。

图纸要求的尺寸范围:17.920~18.003,可以看出,加工后的尺寸最大和最小都在公差范围之外,所以都要部分废品。

计算小于要求的最小尺寸废品率:475.104
.0979
.17920.17-=-=

x
x ,查表,F =
0.4332,废品率:0.5-0.42945=0.07055; 计算大于要求的最大尺寸废品率:
275.104
.0979
.1703.18=-=

x
x ,查表,F =0.3988,废品率:
0.5-0.3988=0.1012;所以总的废品率=0.07055+0.1012=0.17175≈17.2%
评分标准:答出尺寸范围,4分;计算出废品率6。

分公式正确,结果错误酌情扣1-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