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肿瘤病人的护理PPT
概述
• 概念:肿瘤是机体细胞在不 同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 下,产生过度增殖或异常分 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 新生物一旦形成后,不因病 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不受 生理调节,而是破坏正常组 织与器官。
概述
• 根据对人体的影响,可分为良性与恶性。随着疾病谱的 改变,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位 居我国男性死因的第二位,女性死因的第三位。
• 全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死亡约140余万。 • 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城市依次为肺癌、胃癌、肝
癌、肠癌、乳腺癌,在农村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 食管癌、肠癌。
【病因及发病机制】
• 肿瘤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了解。多年来通过流行病学的 调查及实验与临床观察,发现环境因素与行为对人类恶 性肿瘤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据估计约80%以上的恶性肿瘤 与环境因素有关。
【病理生理】
2.肿瘤细胞的分化:依据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不同,其恶 性程度和预后也不一。恶性肿瘤细胞分为高分化、中分化 和低分化(或未分化)三类,或称I、II、III级。高分化 (I级)细胞接近正常,恶性程度低;未分化(III级)细 胞核分裂较多,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中分化(II级)的 恶性程度介于两者之间。分化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 后密切相关。
【分类与分期】
②恶性肿瘤:包括癌(来源于上皮组织者)、肉瘤(来源 于间叶组织者)及胚胎性母细胞瘤等,少数恶性肿瘤仍沿 用传统名称“瘤”或“病”,如恶性细胞瘤、白血病等。 恶性肿瘤具有浸润和转移能力,通常无包膜,边界不清, 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破坏性生长,生长速度快。瘤细胞分化 不成熟,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对机体危害大;病人常因 肿瘤复发、转移而死亡。恶性肿瘤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又 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未分化癌。
【病因及发病机制】
2.内在因素: ①遗传因素:与癌症的关系虽无直接证据,但有遗传倾向 性,如乳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鼻咽癌。 ②内分泌因素:较明确的是雌激素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 催乳素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生长激素具有促癌作用。 ③免疫因素:具有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者易患恶性肿瘤, 如艾滋病病人易患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 制者,肿瘤的发生率较高。
【病因及发病机制】
②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可致皮肤癌、白血病;紫外线可 引起皮肤癌;石棉纤维与肺癌有关;滑石粉与胃癌有关。 ③生物因素:主要为病毒,如EB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 巴瘤相关;单纯疱疹病毒与宫颈癌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 肝癌有关。另外,真菌、寄生虫亦与癌症的发生有关,如 华支睾吸虫与肝癌的发生有关,日本血吸虫与大肠癌的发 生有关等。
• 环境因素可分为致癌因素与促癌因素。机体的内在因素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病因及发病机制】
1.外界因素:
①化学因素:化学致癌物质的长期 接触史,如亚硝胺类与食管癌、胃 癌和肝癌有关;烷化剂(有机农药、 硫芥等)可致肺癌及造血器官肿瘤; 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煤焦油、沥 青等)与皮肤癌、肺癌有关;氨基 偶氮类化合物染料易诱发膀胱癌、 肝癌。
【病理生理】
• 细胞学上良性肿瘤近似正常细胞,少有核分裂象。恶性 肿瘤则有去分化或不典型增生(间变),表现为浸润性 生长并伴转移。
1.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包括癌前病变、原位癌和浸润癌 三个阶段。从病理形态上看癌前期上皮增生明显,伴有不 典型增生;原位癌变仅限于上皮层内,系未突破基底膜的 早期癌。浸润癌则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发展、破 坏和侵蚀周围组织的正常结构。
烟、酗酒等。 ✓了解近期有无遭受重大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等。 ✓了解有无慢性炎症、溃疡等疾病史,如经久不愈的窦道
【分类与分期】
③交界性肿瘤:临床还有少数肿瘤在形态上属良性,但常 呈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甚至可出现转移,生物学 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类型,称为交界性肿瘤,如腮 腺混合瘤。也有的肿瘤虽为良性,但显示出恶性生物学行 为,如颅内良性肿瘤伴颅内高压。
【分类与分期】
2.分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正确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目前临床较常用的为国 际抗癌联盟提出的TNM分期法。
【病理生理】
③血行转移:由血液循环将原发病灶的癌细胞带到肺、肝、 骨骼及脑部的微血管床,造成转移,如腹内肿瘤可经门静 脉系统转移到肝脏。 ④种植性转移: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腔脏器内的转 移,如肝癌种植转移至盆腔。
【分类与分期】
1.分类:根据肿瘤的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肿瘤分为良性 与恶性两大类。 ①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如纤维瘤、脂肪瘤。无浸 润和转移能力,良性肿瘤通常有包膜或边界清楚,呈膨胀 性生长、速度缓慢,色泽和质地接近相应的正常组织。瘤 细胞分化成熟,组织和细胞形态变异较小,少有核分裂象。 彻底切除后少有复发。对机体危害小。但长在重要部位可 威胁生命,部分良性肿瘤可恶性变。
T代表原发肿瘤,N代表淋巴结,M为远处转移,再根据 肿块大小、浸润程度在字母后标以数字0~4,表示肿瘤 的发展程度。1代表小,4代表大;有远处转移为M1,无 为M0。临床无法判断肿瘤体积时则以Tx表示。根据TNM的 不同组合,临床将之分为I、II、III、IV期。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病人有无不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性肿瘤不仅可以在原发部位浸润生长,而且因 细胞间黏附力小,易脱落向远处扩散,形成转移。 ①直接蔓延:肿瘤细胞由原发部位直接侵入毗邻组织,如 直肠癌侵及骨盆壁。 ②淋巴转移:多数情况为区域淋巴结转移,也可出现“跳 跃式”转移,此外,还可发生 皮肤真皮淋巴管转移,有些可 形成卫星结节。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常见肿瘤病人的护理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重点掌握
1.掌握肿瘤病人围术期的护理和三级预防措施。 2.熟悉肿瘤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 3.了解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分类和分期。 4.熟练掌握肿瘤的护理评估方法,能运用肿瘤护理的知识 对肿瘤病人实施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