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迁移-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迁移-高中地理必修二

1.2 人口的空
间变化
思考
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 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增长 人口 变动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影响全球人口数变化
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区域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对全球人口数无影响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
迁 移 路 线 特 点 旧大陆 欧洲→美洲、大洋洲 二 →新大陆 非洲→美洲 战 中、印→东南亚、美洲、 已开发国家 前 非洲 →未开发地区 发展中国家 二 亚、非、拉 →发达国家 战 定居移民减少 →西欧、北美、西亚 后 外籍工人增加
2、按迁移方向
农村→农村 城市→城市
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
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
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两个地区间的移动
(需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划界限)
三大要素
居住地变更
(旅游、度假、出差、暂时搬迁等不属于)
时间限度 (通常为一年)
判断
A
A、B、C是三个不同地区, 判断图中哪些情况属于人口迁移?
A1→B1、C1→A2 B
A2
A1 B1
C
C1 C2
活动
下列人口移动行为中,
影响人口迁移的各因素中,促进人口迁移因素的有___ _____ C、 D、E ,
阻碍因素的有__________ ,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______ 。 F、G A、B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①气候 ②淡水
③土壤
④矿产资源
2、经济因素
深圳市
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对人
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是( A ) A、由农村到城市 B、由农村到农村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5、大庆、攀枝花等城市兴起,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 因素主要是( D ) A、气候条件优越 B、重大政治变革 C、经济的发展变化 D、矿产资源的开发
6、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特点和 原因是( A B ) A、规模较小,频率较低 B、受国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控制较多 C、多为自发流动 D、西藏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7、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C D ) 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C、加速开发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对迁出地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生活水平提高; 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促进就业。
不利影响
人才外流; 家庭不稳定。
对迁入地
弥补了劳动力不足; 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 发展。
易引起生态环境问题; 给城市环境、交通、治 安造成巨大压力。
请连线
有利
①缓解了人口的压力
②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 问题,加速了城市化 进程、加强了地区间 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融 合,能够促进经济的 发展。
移的主要类型
农村→城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城市化的一种表现) 城市→农村 (逆城市化的表现)
3、按迁移原因
自主性迁移(人口自发的寻求更佳生活环境) 被迫性迁移(受政治、军事等影响而进行迁移)
时间 1949—1986 当 代 1986—现在
特点 有计划 有组织
流向 东部迁往西北 和东北、海南
意 义
数量增加, 中西部迁往 频率加快。 东部沿海
劳动力过剩、国家政策允许)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练习
上图中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阶段(2)最有可能的是 ( A.原始农业 C.工业化阶段
B)
B.种植业 D.后工业化阶段
2、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 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宗教信仰 经济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政治 因素
社会文化 因素
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 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判断
下列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① 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 政治 ② 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 难民; 自然生态环境
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B、 C、 D
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二)分类
1、按迁移的空间范围 永久性移民 国际人口迁移 外籍工人流动 国际难民定居 国内人口迁移 ——如省际迁移、县际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迁入 地区
不利 有利
迁出 地区
不利
③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④带来交通拥挤、居住 困难、治安秩序混乱 等问题。
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
1、方向: (1)内地省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2)由乡村到城市
2、目的: 务工、经商 3、特点: 规模大、自发性、频率高 4、原因: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收入差别、农村
C
)
C.社会经济
D.战争
3、有关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地区间生存 环境有很大的差别 B、人口的大量迁移必然使迁入区的生态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C、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使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小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 环境问题的产生
③ 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 社会文化
④ 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 口”“下江南”; 经济 ⑤ 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 社会文化
自然 ⑥ 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
四、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自然环境曾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 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对自 然适应、控制能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 口迁移的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 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自然环境 仍然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口迁移是主要的,
是经常起作用的因
素,是人口迁移的
基本动因。
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相对缩小
了地区之间的
距离,减少了
妨碍人口迁移 的各种困难, 从而促进了人 口迁移。
3、政治因素
①政策 ②战争 ③政治中心改变
4、社会文化素
①文化教育的发展 ②家庭和婚姻 ③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差异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 人口空间分布 人才余缺
民族融合 加强 文化交流
促进 经济发展
缩小 地区差异
二、人口迁移的“推拉理 论”
农村
推力因素 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少 升学与升迁机会少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社会地位低
城市
拉力因素
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多 医疗服务相对理想 教育与升迁机会多 休闲机会多 居住舒服 社会地位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