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试题之虚实结合手法分析.

诗歌鉴赏试题之虚实结合手法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唐)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是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 法写“思家”的?
①虚实结合。
②诗中的“实”是诗人客居驿站思念家人,“虚” 是诗人想象家人夜深不眠,想念“我”这个远行 之人。 ③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来表达深切 的思家情怀。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 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感将一直延伸到未来 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 增其乐。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这是设想的别后所见之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 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使诗歌的意境更加凄清,更写出诗人心中无限孤独伤感 之情。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 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 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a.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 虚写国家南北分离。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 虚写人民不能自由来往。
(2015新课标I)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下题。(5分)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 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 县.在今新鲁木齐。
梦江南
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①。闲梦江
南梅熟日②,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
驿边桥③。
注释: ①兰烬:兰草做的灯芯燃烧后的灰烬。红蕉:红 色的美人蕉。 ②梅熟日: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在春末夏初之际。 ③驿:驿站。
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 潇潇。人语驿边桥。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 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 实境。
例:《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 的黑暗。
2、 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 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 在眼前。
⑴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 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a.想象。 b.从标题可看出,作者此时尚在前往边塞的途中; c.开头“闻说”也表明后面描写是听闻所得。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江西高考)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b.虚实结合
c.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分离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国家统一强 烈渴望。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江苏卷)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a.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后两句 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 清的猿啼的孤寂与愁苦的情景。 b.虚实结合。 c.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 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诗歌鉴赏之
虚实结合
何为诗歌中的 “实”与“虚”?
“实”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 是真实具体的描绘; “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 引发人的联想。
虚景常包括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已逝之景之境 3、设想的未来之境 4、寓情于景中的情
例: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李煜《虞美人》
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 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 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此句再现了周瑜火烧赤壁时的景象。显然不是发生 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①前两句写实景,写深夜景象:“烛花已落,屏画已暗”, 灯芯已经燃烧完了,这暗示着夜已经深了;没有了灯光的 映照,屏风上描画的红色美人蕉也暗淡下去了;
②后三句由实转虚,写梦境:“江南梅熟,夜雨吹笛,驿 边人语”,梅子黄时日日雨,江南梅子成熟的时节,他乘 着一艘小船,在潇潇的夜雨声中,吹着笛子在水面上飘荡, 同时岸上驿站旁的桥边,又不时传来了一阵阵的柔声细语。 ③使诗歌意境更朦胧、迷离;使思乡之情表达得更惆怅、 沉重,更深切、淋漓尽致。
怎样解析虚实相生的诗词鉴赏题呢?
1、阐述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哪是 虚写,写的是什么;
2、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增加了诗歌的意象, 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扩大了诗歌的意境, 渲染和强化了诗人的感情。
(2015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月圆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⑵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⑶未缺:指月圆。⑷列宿:众 星。 ★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①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 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 ②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 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