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把爱献给每一位孩子

把爱献给每一位孩子

把爱献给每一位孩子
田晓静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

自从选择了教育工作,我就“把爱献给每一位孩子”,当作我的座右铭,也是我对人生的崇高追求。

2002年从怀化师范学院毕业,同年参加教学工作。

6年来,我怀着对幼教事业的满腔热诚,辛勤耕耘,用浓浓的爱心哺育了一批又一批孩子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让孩子健康成长,要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孩子
我总是思考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我的经验是:要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孩子。

通过不断的实践,我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经验,“用爱心育人”成为我心中一道不熄的“圣火”。

多年来,我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孩子倾注爱心。

我深知只有热爱每一个孩子,教育才能成功。

在孩子们的心中,我永远是一个好妈妈。

每天,早上我必须亲自到教室清点人数,了解学生到校情况,更主要的是通过目测和询问等了解、关注孩子们有没有生病之类的情况;课间,在辅导孩子学习之余,我长和他们交流,倾听孩子们知心的话语;午饭时,我先给孩子们放学时,我总是不厌其烦再三叮嘱,放学路上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春天我常带孩子们踏青,郊游,让他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秋天,我与孩子们一起走进田野,帮助农民收割庄稼,让孩子们感受沉甸甸的丰收喜悦;冬天,我经常提醒孩子们多穿衣服,注意保暖,我带领孩子们跑步,锻炼他
们抵御寒冷,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爱学生,要从了解学生做起
为促使家、校教育同步,我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登门家访,主动与家长交换孩子在校的身心发展情况,虚心听取家长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我始终保持着这么一个习惯,喜欢把全班学生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全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装在包里,带在身边。

今天哪个小宝贝情绪不好了,晚上回家拨个电话和他聊聊天;哪个小乖乖生病了,下班后急忙边翻小本子边买些水果去探望他……。

了解学生,说来容易,做来难。

有一年,我接302班,刚开学两天,班上有位教米承松的学生,还没来报名。

当我在本班学生的带领下,翻越一座高山,走了将近12里山路,来到成松家时,小承松正趴在椅子上在赶做暑假作业,厚厚的一本,才做的几页,做过的字也写得乱七八糟。

听说是班主任家访来了,小承松慌忙躲金进屋里…..得知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承松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

父母一年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那么小的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爱,造成了小承松严重的亲情缺失,再加上爷爷奶奶的娇惯,还有老人的不得当的教育方法,小承松身上有了许多坏毛病:他懒惰,不讲卫生,学习态度极不端正,经常拖欠作业,成绩很不理想,同学们都不愿和他玩。

通过交谈还有从学生那里了解到:其实米承松很聪明,以前成绩好不错。

现在他也想读书,是怕老师检查作业,所以没去报名,我当场给他表态,报名读书,暑假作业以后再慢慢补。

后来我真心关心爱护他,让班上学生多和他交朋
友,还选他当劳动委员,一学期过去了,小承松有了很大的进步。

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和他们交往,谈心,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状态,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做到:生活上关心照顾,和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学习上严格要求,认真辅导,更要当们的良师。

爱“白天鹅”,更爱“丑小鸭”积极创新新方法
老师对学生的爱,从广义上说是一种道德,是一种职业良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明确指出了教育和教师工作的社会责任性。

要真正做到,把教育当作一份事业来干,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要有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才可能做到,真爱每一位学生。

正如有位哲人说的,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当班主任多年,我有亲身感受:确实,爱“白天鹅”(各方面优秀的学生)容易,爱“丑小鸭”难。

学生李伟,男,10岁,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

他,性格内向怪癖,自制力不强,多次触犯校纪校规,学习态度极不端正,成绩很不理想。

在三年级时,他多次有撮学的倾向,我和同学们发现后多次帮助他后,他不仅性格方面的到了改变,而且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李伟的具体表现有以下方面:
据同学们反映,他的人际关系不好,很不合群,对集体生活漠不关心,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随意。

在家中,
他与父亲关系很紧张,其父对他冷淡粗暴。

他对他父亲产生了逆反心理。

他由于家庭生活的变故,出现了心理异常情况:由于缺乏同龄学生所拥有的亲情关爱,已由心理上的孤独感、冷漠感,逐渐发展到自我怨恨感,并外泄为异常行为。

解决他的心结只有面对面交谈。

让他正视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他“什么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包括婚姻,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远多于如意的。

比如许多国家领导人中没有父母,但他们仍然活得很伟大。

明星中同样也有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但他们活得很精彩。

历史中如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的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活得长寿,由于他们经过了大风大浪,心理素质很好。

不见风雨怎么见彩虹。

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要学会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这样活得才快乐。

父母的离婚,但你仍然是他们心血的结晶。

”我指导他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宽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改善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家访,我要求他的父亲摆正心态。

目前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好他,让他健康地成长。

我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

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
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我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

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

为了更有效地与他进行“交心”,发展师生间心理上的“相知”关系,缓解其“孤独心理”负荷,建立师生间教育信任的心理基础。

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

帮助他积极评价、认可自己,在扬长避短中学会自尊,在不断进步中树立信心。

在组织参加校运动会时,根据他身材高大,安排他参加了跑步、跳远两项比赛,经过赛前训练,赛时指点,在我和同学们的助威声中,他不负众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班级立下汗马功劳。

赛后,我抓住时机,我找他进行了总结:其实,你各方面的潜力都很大,你的名字不叫“差生”,只要去尝试、去投入,你将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

我通过集体生活中的积极关注,帮助他走出自我“冷漠心理”的误区,发展他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合作及情谊,提高他对自我成长的关注热情。

另外,利用他在数理化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帮困组,让他担任组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

在一次班级演讲中,我精心修改了他的演讲稿,并三次进行了试讲及辅导,结果,他的演讲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经过一学年的心里疏导和教育帮助,
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心理上,由“孤独自弃”变为“乐观进取”;在行为上,由“我行我素、自由放纵”变为“尊师守纪,关心集体”;在学习上,更有可喜的变化。

他的转化,道出了一个真理:学生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将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心理教育的研究和推广,势在必行!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呈现良好的状态。

“一个人的心态,犹如一条线,而人身上的优点,就像一颗颗珍珠。

良好的心态会将珍珠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而一条脆弱的线,会使珍珠散落在地,失去价值。

”的确,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

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孩子心中充满温暖;一句关切的问候,会拉近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老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充分尊重,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也一直以这种自然而然的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感染着孩子们。

事事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在工作中树立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精神,把爱献给每一个孩子。

每次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我总是带头苦干,不甘落后。

学校举办的家委会、家长学校、亲子学苑等大型活动中,总能看到我忙碌的身影。

几年来,我以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的孜孜不倦和对教学工作的满腔热情,赢得了全同时们们的赞誉,更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

去年春天,栀子花开的季节,孩子们知道我
喜欢花,每天清晨,他们将一束洁白、清香的栀子花,悄悄的放到我的窗台前。

看到那洁白无暇的栀子花,那不正是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吗?那时候,我感到非常满足,我觉得那孩子们珍贵的礼物,是教育对我最高的奖赏。

教育不会停止,我在教育的路上,对每一位孩子的爱,永远不会停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