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勘察设计规范
1、勘察及设计基本流程
目 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勘察工作要点 3、设计工作要点 4、现网常见设备介绍
一、勘察及设计基本流程
1-勘察工作基本流程
编制并签署勘察纪要
下达勘察设计任务
勘察设计任务书
建设方下达勘 察设计委托, 设计单位项目 策划组织(技 术部)编制勘 察设计任务书。
由项目负责人 制定组织计划 书,对勘察和 设计提出具体 实施要求,启 动勘察工作。
配合建设单位对工 程实施过程中遇到 的技术问题进行解 释答疑,及其他需 要配合的相关事宜 进行处理,处理设 计变更等问题
设计会审
设计修改
正式设计出版
二、勘察工作要点
1、勘察准备工作
2、勘察入场
3、站点勘察
3.1勘察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3.2新建基站勘察;
3.3扩容基站勘察; 3.4 BSC勘察。
2)新建基站勘察要求
(3)交流引入方便。交流引入方式有两种,即高压与低压。基站高压引 入方式主要为高压T接、自建变压器,这种方式主要用在野外基站,如 果当地的低压电网稳定可靠,考虑降低建设成本,在引入距离不长的情 况下应采用公变低压引入。 (4)机房地面负荷符合承重要求或者进行承重加固处理后满足负荷要求; 另外,机房建筑应有一定的抗震强度。 (5)城区站址要注意选择1-2个备用站点。 (6)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应首选建设难度小、后期维护便利的站点。 (7)避免在易燃、易爆的仓库,以及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危 险的工业、企业附近和大功率微波雷达站附近设站,远离高压电线。 站址选择应在现场查勘中进行,可以利用建设单位的初选成果,但必须 设计人员现场勘定,并提出站址设计参数,包括:站名、经纬度、地面 海拔高度、站型,天线位置及离地高度等。
2)新建基站勘察要求
站点数据记录
照相要求 a) 基站覆盖的每个扇区方向各照1张; b) 基站站址所在位置、站址远景各照1张; c) 如果是租用机房或者购买机房,增加机房室内照片和楼顶照片,均 不限张数,以能清楚反映现场情况为准; d) 交流引入源照1张; e) 地网埋设位置照1张,如果为利旧大楼接地系统,2个接地点各照1张; f) 每张基站照片必须按内容命名,便于回忆勘察现场,1个基站1个文 件夹,并按站名命名,所有本站照片须全部存放在此文件夹下。
3-站点勘察
新建基站勘察要求 扩容基站勘察 要求
勘察工具使用 注意事项
站点勘察要点
BSC勘察要求
勘察实例
1)勘察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GPS:开机后,待显示屏上的数据变化平稳后再读数。 指北针 使用时须将指南针水平放置; 注意将指南针远离高压线、变压器和磁铁等有强磁的地方, 避免强磁场对指南针的影响; 使用时应使指南针上的刻度线与房屋平行,再读出房屋与 北方向的夹角。 望远镜:主要用于新建基站选址以及观察铁塔上的天线的 布置和馈线的走向,能够辩明天线和馈线的归属。
3.5勘察实例
4、整理资料、签署勘察纪要
1-勘察准备工作
勘察入场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勘察质量的好坏。
1)勘察负责人编制勘察组织计划和勘察注意事项
勘察负责人和单项负责人应首先了解本次工程建设的背景,理清本期工 程建设规模,建设单位对设计单位设计的深度、范围及工程进度要求, 以便根据要求做出相应的勘察组织计划、提出相应的勘察要求制定统一 的勘察模板。勘察组织计划要有人员、车辆、时间进度的要求以及人员 联系表;勘察注意事项应针对工程特点(是新建站工程还是扩容站工程, 新建站和扩容站侧重的勘察技术要点也有所不同)有针对性的提出,并 组织全体勘察人员进行讲解答疑。 2)资料、工具准备 勘察人员根据勘察组织计划书和勘察注意事项掌握工程勘察规模和勘察 要求。勘察人员出发前应准备好足够的勘察纪要和绘图纸,准备好GP S、指北针、卷尺\皮尺、数码相机、测试手机、测距仪、望远镜、多 色笔等工具。同时,准备好一套新版的、道路、地名全面的勘察地区地 图册会使工程勘察非常顺利的进行(有电子地图最好)。
设计后期工程技术支持及服务
项目负责人对 图纸提出规范 性要求,单项 负责人具体组 织完成。预算 和设计说明编 制完成后均需 将完成信息反 馈项目负责人, 由项目负责人 按照审核流程 提交审核。
单项负责人组织 完成设计PDF电 子文档转换和 PDF文件检查, 项目负责人进行 汇总、检查、刻 盘。单项负责人 完成设计阶段 ISO9000资料。
站天线 选型
室内覆 盖天线 选型
农村基 站天线 选型
隧道覆 盖天线 选型
天线 选型
山区覆 盖天线 选型 公路覆 盖天线 选型
郊区基 站天线 选型
站点数据记录 --天线选型
市区基站天线选择 应用环境特点:基站分布较密,要求单基站覆盖范围小,希望尽量减少越区覆盖的现象,减少基 站之间的干扰,提高频率复用率。 天线选用原则 (1) 极化方式选择:由于市区基站站址选择困难,天线安装空间受限,建议选用双极化天线。 (2) 方向图的选择:在市区主要考虑提高频率复用度,因此一般选用定向天线。 (3) 半功率波束宽度的选择: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小区的覆盖范围来抑制干扰,市区天线水平半功率 波束宽度选60~65°。在天线增益及水平半功率角度选定后,垂直半功率角也就定了。 (4) 天线增益的选择:由于市区基站一般不要求大范围的覆盖距离,因此建议选用中等增益的天线。 同时天线的体积和重量可以变小,有利于安装和降低成本。根据目前天线型号,建议市区天线增益 视基站疏密程度及城区建筑物结构等选用15~18dBi增益的天线。若市区内用作补盲的微蜂窝天线增 益可选择更低的天线如10~12dBi的天线。 (5) 预置下倾角及零点填充的选择:市区天线一般都要设置一定的下倾角,因此为增大以后的下倾 角调整范围,可以选择具有固定电下倾角的天线(建议选3 °~6°)或电调天线。由于市区基站覆 盖距离较小,零点填充特性可以不作要求。 (6) 下倾方式选择:由于市区的天线倾角调整相对频繁,且有的天线需要设置较大的倾角,而机械 下倾不利于干扰控制,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选用预置下倾天线。条件成熟时可以选择电调天线。 (7) 下倾角调整范围选择: 要求天线支架的机械调节范围在0~15°。 推荐:半功率波束宽度65°/中等增益/带固定电下倾角或可调电下倾 + 机械下倾的双极化天线。
2)新建基站勘察要求
站点数据记录
载频数量配置 基站载频数量应根据覆盖区话务量的大小,按照爱尔兰B表或者运 营商统计除的每载波话务能力进行载频数量配置。实际配置载频数 量要预留60%-70%的冗余。 天线选型 天线选型应根据网络的覆盖要求、话务量、干扰和网络服务质量等 实际情况来选择天线。天线选择得当,可以改善覆盖效果,减少干 市区基 扰,改善服务质量。
1)勘察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数码相机的使用: 记录机房的环境、设备的配置和有疑难地方的现场情况, 以备回来后研究解决办法。 对每个基站照完相后,应现场记录相片的编号与该基站 的对应关系,避免与其他基站的相片混淆。 每天摄完像后,应及时将相机内的图片导入笔记本中。 多颜色圆珠笔:可以用不同颜色画不同的设备走线架层, 以便区分多线条中的不同设备。 在每次勘察完毕后,要清点工具数量后才能离去,避免工 具的遗失。
2)新建基站勘察要求
站点数据记录
勘察纪要填写 勘察时间一定要准确填写,勘察纪要编号需准确反应勘察顺序; 基站名称需与移动随工人员定义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对基站要进行临 时编号,以便索引查找; 经纬度按照度的格式填写,海拔高度统一记录地面海拔高度; 所有空格都必须填写完整,完成后由随工签字,当地分公司盖章。
预算及设计说明的编制
设计文件出版(电子版,备会审)
项目负责人对图纸提出规 范性要求,单项负责人具 体组织完成。预算和设计 说明编制完成后均需将完 成信息反馈项目负责人, 由项目负责人按照审核流 程提交审核。
单项负责人组织完成设计 PDF电子文档转换和PDF文 件检查,项目负责人进行 汇总、检查、刻盘。单项 负责人完成设计阶段 ISO9000资料。
2)新建基站勘察要求
站点数据记录
资料整理及进度信息反馈 a) 察勘纪要:按上诉要求检查是否完整准确,确认无误后录入基站察 勘汇总表; b) 草图整理:按上诉草图要求检查,如果有遗漏和不准确之处,需根 据照片回忆进行修正; c) 照片整理:按上诉照片要求检查每张基站照片是否按内容命名,每 张照片是否存放在相应的文件夹下; d) 勘察纪要和图纸的排放顺序制定索引目录,便于后期查找。 e) 信息反馈:察勘人员每天向各地区勘察负责人汇报进度、车辆人员、 安全情况;再由各地区负责人向单项负责人汇报察勘进度;每县察 勘完成后资料填写到电子汇总表格发给各地区勘察负责人汇总,再 由地区负责人向单项负责人汇报并发送察勘汇总表。最开始察勘的 几天,察勘人员需将察勘纪要和草图以照片的形式发送给设计负责 人,由设计负责人审核后回复察勘的建议。
工程相关资料、 勘察人员车辆、 工具仪表、人 员联系表、与 建设方商定勘 察设计进驻现 场时间。
同建设单位确 定勘察规模和 内容,制定详 细的勘察路线 和时间安排。 现场勘察记录 数据。
单项负责人对勘察资料进行汇总、审核,项目负责人对勘察资料需再次进行检查, 单项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对发现的勘察问题需及时处理,确保勘察质量。勘察完 成后,单项负责人完成勘察阶段的ISO9000资料。
工程图纸绘制
一、勘察及设计基本流程
2-设计工作基本流程
项目负责人对图纸提出规 范性要求。设计人员完成 图纸设计、整理绘图需要 的工程资料,提交绘图人 员,由绘图人员完成图纸 描绘。图纸绘制完成后, 单项负责人将完成信息反 馈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 责人按照审核流程提交审 核。(建议图纸绘制初始, 由单项负责人检查图纸绘 制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 合要求的需提出修改意见、 及时更正,以便减少后期 的图纸修改工作量。)
勘察准备工作
汇总勘察数据, 汇报勘察情况, 勘察各方签署 勘察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