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资金管理流程

项目资金管理流程

--------------------------------------------------------------------------------------------------------------------------------------------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的工作流程
(一)立项程序
1、立项申报。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的申报部门是项目所在地的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根据管理体制和申请单位财务隶属关系,联合以正式文件形式逐级申报,不得越级上报。

2、申报条件。

项目实施单位提供本单位的组织形式、资产和财务状况、促进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及以前实施农业项目的绩效等有关情况。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资金申请报告。

申报单位要根据立项单位的要求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专项资金
申请报告。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行业主管部门的技术规范编制,主要内容为:a、项目背景材料。

包括资源条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b、项目建设区域、地点(附规划图)、内容及建设规模,项目建设年限。

c、项目建设的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包括单位自筹、同级财政补助、银行贷款、其它来源、向上级申请补助额等。

同级财政补助应有财政部门的资金承诺书,财政性专项资金的使用应有详细支---------------------------------------------------------精品文档
--------------------------------------------------------------------------------------------------------------------------------------------
出预算。

d、主要措施。

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资金筹集措施。

E项目效益。

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资金筹集措施。

f、组织领导。

g、其它需说明事项。

(2)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包括:基本状况、所需资金规模、本地投入情况、本级财力情况、申报依据、申请补助额。

中央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按规定标准格式申报。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

由立项单位组织评估小组或委托专门的项目评审机构对上报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论证。

项目评估小组或评审机构对项目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估论证和实地考察后,向立项单位出具评审报告。

5、项目审批。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评审报告所提意见,修改项目方案,形成最终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立项单位;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依据项目评审报告,择优选项,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下达立项批复文件,正式确立项目。

(二)资金分配
1、资金安排
---------------------------------------------------------精品文档
--------------------------------------------------------------------------------------------------------------------------------------------
(1)按项目管理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将项目计划和资金分配方案送同级财政部门,并附项目立项批复、相关依据及情况说明;部门本级使用的专项资金需提供项目详细支出预算和政策依据。

(2)按非项目管理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主管部门根据下级单位资金申请报告,依据相关办法,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拟定资金测算分配意见商同级财政部门后,将资金分配方案送财政部门。

2、资金下达。

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报送的项目计划和资金分配方案,依法审核后,分批下达预算。

主管部门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文件,同步下达项目计划和事业计划,并同时抄送财政部门备案。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也可由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按项目计划和资金分配联文下达。

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对上级下达的救灾应急资金,自收文之日起,在3日内将预算和项目计划下达到下级管理单位或用款单位;对上级下达的其他项目专项资金,自收文之日起,在10个工作日内,将预算和项目计划下达到下级管理单位或用款单位。

---------------------------------------------------------精品文档
--------------------------------------------------------------------------------------------------------------------------------------------
上级安排的支农专项资金下达后,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由下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行文提出申请报告,经上级立项部门批准后,方可按批复变更方案实施。

(三)资金使用
1、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申报项目批准后,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与立项单位签订项目责任书;同时,与项目承担单位的法人代表或责任人签订建设合同。

项目实施单位根据批复的项目预算,组织项目实施。

2、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按项目进度或合同要求拨款,具备条件的也可实行报帐制管理。

中央及省级立项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应实行报帐制管理和专帐(专项)核算。

3、实行项目管理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符合招投标条件和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的开支,由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实行招投标制、政府采购。

4、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完工后,立项单位应组织验收小组或委托中介机构,根据项目可行性报告、批复的项目预算要求,对完成项目的技术、财务、资产等情况进行审计或验收,并向立项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出具项目验收报告。

---------------------------------------------------------精品文档
--------------------------------------------------------------------------------------------------------------------------------------------
(四)信息反馈
1、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年初预算经批准后,下级财政部门应及时向上级财政部门报送分款项资金预算安排情况;并按月报送支农专项资金支出进度。

2、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应定期反馈上级分配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执行情况。

3、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开展专项资金检查的专题情况,涉及上级支农专项资金的,应反馈上级相关部门。

(五)档案管理
实行项目管理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都必须建立项目档案。

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上报符合扶持条件的农业发展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分类建立项目储备档案。

(六)检查监督
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专项资金执行
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分析项目资金的实施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配合审计和监督检查部门对支农专项资金进行审计和专项检查。

项目实施单位不按规定使用支农专项资金的,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可停拨项目资金或中止项目执行,责令整改。

---------------------------------------------------------精品文档
--------------------------------------------------------------------------------------------------------------------------------------------
(七)考核评价
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应分项建立支农专项资金考核评价制度,量化指标体系,以评分制按支农专项资金使用周期分项进行考核评价,奖优罚劣。

---------------------------------------------------------精品文档
--------------------------------------------------------------------------------------------------------------------------------------------
---------------------------------------------------------精品文档
--------------------------------------------------------------------------------------------------------------------------------------------
---------------------------------------------------------精品文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