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至天水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徽县(大石碑)至天水公路十天高速ST13合同段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河北燕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十天高速ST13标项目经理部概述此次公路桥梁与隧道安全施工的风险评估根据十天高速项目办和驻地办的要求,由十天高速13标项目部组织,并负责收集、整理、提供资料,由13 标项目部参加评估人员参与,共同完成了本项目的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小组成员的认真讨论、听取项目部评估领导意见,先对项目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源进行识别,然后对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与风险损失大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大小制定了相应风险施工控制措施,最后得出项目公路桥梁与隧道安全施工的风险评估总结,并依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进行编辑,特制定了本项目公路桥梁与隧道安全施工的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1 编制依据......................................................... 4...2 工程概况......................................................... 4...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 4...3.1 地质资料.....................................................4...3.2 气象资料..................................................... 5...4 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与方法....................................... 5..4.1 风险源的识别................................................. 6...4.2 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的评估1..14.3 风险等级的确定1..4.4.4 风险的应对措施1..5.4.4.1 高度风险源应对措施1..54.4.2 一般风险源的控制措施2..65 项目公路桥梁与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总结............................... 2.81 编制依据《十天高速公路ST13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以及招投标文件。
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导则、规程、办法等,主要有:(1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GD81 -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4)《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2 工程概况ST13合同段起讫桩号为YK618+781〜K625+100,全长6.319公里。
挖方32525.4m3,填方197106.7m3;大桥1089m/3座,中桥223.85m/3 座,涵洞38.5m/2 座;中长隧道829m/1座,长大隧道3113m/2座,依次为金沙寺隧道2007米、何坪隧道829米、石峡隧道1106米。
合同造价共计 4.66 亿。
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3.1 地质资料桥梁:桥址区地层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为:第四系(Q)坡积及崩坡积碎石土、冲洪积碎石土等。
坡积碎石土主要分布于峡河两侧的坡岸及坡顶,主要为基岩全风化后坡积形成,含少量砾石,一般干燥,较松散〜稍密,厚度不均匀。
崩坡积碎石主要分布于峡河河道两侧坡岸坡脚,为两侧基岩受风化、卸荷作用形成,主要由块石、碎石组成,堆积较松散,局部架空。
隧道:隧道区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腹地,属于秦岭地槽褶皱带范畴。
隧道位于秦岭印支褶皱带次级构造上。
隧道址区主要为上第三系(N)地层,产状平缓,地层稳定。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的调查,隧址区无区域构造通过,区域稳定性相对较好。
3.2气象资料项目区位于暖温带,海拔在1100〜2000m之间,降雨量在500〜800mn之间。
根据《甘肃自然区划及环境参数研究》,拟建项目属巴山地湿润区。
多年平均气温8.7 C;,—月最冷,月平均气温-3.7 C;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19.8 C。
年积雪日数为29.2,最大积雪深度12cm最大冻土深度46cm年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15 m/s o4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与方法本项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首先是通过对类似结构工程的安全风险发生情况的调查,以及评估小组的现场或书面调查,在研究分析施工阶段可能发生安全风险诱因的基础上,确定风险源,并完成安全风险列表;二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源的风险发生概率及损失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三根据已确定的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和风险损失等级,按照风险等级确定的相关要求,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四是针对不同的安全风险等级,研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及职称4.1风险源的识别1、评估小组先进行了现场查看,收集了项目工程基础资料。
所收集的资料包括:(1)类似工程事故资料。
(2)桥梁和隧道设计文件。
(3)工程区域内水文、地质、自然环境等资料。
(4)工程区域内的建(构)筑物(含管线、民防设施、公路等)资料2、评估小组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归纳填写完成风险源普查表。
12临时用电施工小组调查与讨论13爆破施工小组调查与讨论3、根据本项目桥梁和隧道工程建设条件施工技术,对照风险源普查结果表,分析当前桥梁和隧道工程中存在的风险源,评估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致险因子分析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通过评估小组讨论会的形式实施,并采用鱼刺图法进行分析。
鱼刺图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分析致险因子时找到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并结合以往施工中发生的典型事故得出如下检查表。
风险源检查表序号风险源危险致因产生影响1人工挖孔桩作业人工挖孔桩作业及防护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严禁违章操作机械伤害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机械伤害护壁产生裂缝坍塌开挖爆破不当人员伤亡提升装置失灵机械伤害桩顶洞口防护不到位物体打击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严禁违章操作机械伤害孔内地下水涌注淹没、坍塌钢筋笼制作及吊车未经检验、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机械伤害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卜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经鲨不足陈|日无防护、<琨反JW电| 4 閉魁]-柯科不足1、块惶用农令吊|未经栓验借理斥当施工工人材料安全设施I足挣患疾購操柞不当机貝摊年不当■工露斗f/作业环境机具设答未固定| 丄石摊1.^4作业不当机具末检宜| /WfL*|皈入卉杠吒帽4.2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的评估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的评估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估算。
1、根据现场调查和设计资料分析确定各风险因素导致的风险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设计有关资料后,将各种风险因素导致相应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后果分别用1-5五个数值表示,其中,概率等级“1-5”分别代表“很不可能”、“不可能” “偶然”、“可能”、“很可能”,后果等级“1-5 ”分别代表“轻微的”、“较大的”“严重的” “很严重的” “灾难性的”如下表:事故发生概率等级标准01注:(1)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2)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
经济损失等级标准注: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的各种费用2、评估小组结合本项目工程施工内容、安全管理方案、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等因素确定,通过指标体系法对本项目的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进行了估测,形成了本项目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汇总表。
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汇总表4.3风险等级的确定评估小组运用风险矩阵法即采用概率理论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进行评 估,根据已经确定了的风险评估指标、 每个风险因素的后果等级、每个风险因素 的概率等级,将风险发生的概率等级和后果等级分别列在风险矩阵图上, 二者垂直坐标交点区域为风险等级。
1、风险等级标准依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风险等级标 准将风险指数分为“极高(I 级)、高度(U 级)、中度(川级)、低度(W 级)” 四个等级。
其事故发生概率、后果等级与风险等级(指数)关系如表4所示:表4风险等级关系2、项目风险评估小组,将项目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汇总表与风险等级关系表相对照得出本项目各个风险源的风险等级。
安全风险源等级表序号 风险源等级大小1 人工挖孔桩作业2 系梁、承台施工 IV3 咼墩施工 n4 盖梁施工 n 5梁板预制V6桥面施工概率等级 轻微的 后果等级很可能 高度(II 级) 可能 中度(III 级) 偶然 中度(III 级) 灾难性的较大的 严重的 很严重的 高度(II 级) 高度(II 级) 高度(II 级) 中度(山级) 高度(II 级) 高度(II 级) 中度(III 级) 高度(II 级) 高度(II 级) 不可能 低度(IV 级) 中度(山级) 很不可能低度(IV 级)低度(IV 级)中度(III 级)中度(III 级)高度(II 级)4.4风险的应对措施为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并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和项目施工过程中方案的科学化、合理化,降低各种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决策风险等不稳定因素,针对本项目的特点,针对可能存在的高度风险源与一般风险编制了相对应的应对措施。
4.4.1高度风险源应对措施1、墩柱、盖梁施工应对措施(1)、参加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作业前应检查所有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安全帽、安全带、梯子、跳板、脚手架、安全网等)必须安全可靠,严禁无防护作业。
(2)、高处作业所用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必须从指定的路线,严禁人员随起吊物一起上下。
不得在高空投掷材料或工具等物,不得将易滚易滑材料堆放在高空作业平台上。
(3)、工作完毕应及时将工具、零星材料、零部件等一切易坠落物件清理干净,以防落下伤人,上下大型零件时,应采用可靠的起吊工具。
(4)、施工中应经常与当地气象台站取得联系,遇有雷雨、六级(含)以上大风时, 必须停止施工,并将作业平台上的设备、工具、材料等固定,人员撤离。
(5)、利用塔吊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6)、支立模板要按工序操作,当一块或几块模板单独竖立和竖立较大模板时,应设立临时支撑,上下必须牢,整体模板合拢后应及时用拉杆斜撑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