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课时得数是9的加法与9减几_2011101102462126

第9课时得数是9的加法与9减几_2011101102462126

同桌二人合作完成,一人边拿边说算式,另一人监督检查,然后交换进行。最后集体交流评价。
2.游戏:小鱼吐泡泡。(“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身上写有“9”的小鱼,小朋友拿出数字卡片当泡泡,用9去减它,再说出相应的减法算式。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得数。(时间:2分钟左右)
集体交流订正。交流时提问:计算加法时怎样想?计算减法时怎样想?
怎样列式?(板书9-1=□)怎样想9减1等于几?
(3)还能提出别的数学问题来吗?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9个小朋友在跳高,还有8个没有跳,已经跳过去几个?
怎样列式?(板书:9-8=□)怎样想9减8等于几?
2.比较交流。
提问:同样的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几道算式?仔细观察
复备栏
这四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试一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9 9-□=□。
提问:你能填出几道算式?能按顺序说出来吗?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复备栏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根据一幅图列出两加两减四道算式,并能熟练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一幅图列出两加两减四道算式。
教学准备:
挂图、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答9的分与合。
2.看图列算式。
课时编号:31复备时间:上课时间:
第9课时得数是9的加法与9减几
教学内容:
教材P55~56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理解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1)出示9个花片。
(2)思考:可以把这些花片分成怎样的两部分,再列出相应的算式。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3)集体交流订正:有哪些分法?让学生一一汇报各种分法及相应的算式。
三、巩固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游戏:拿卡片,说算式。(学生准备0~9的数字卡片)
提出要求:每次拿出两张数字卡片,使他们相加等于9,再说出算式。
△△△▲□+□=□□-□=□
△△△▲□+□=□□-□=□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列式。
(1)提问: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高?可以怎样算?(板书:8+1=□,1+8=□)
怎么计算这两道算式呢?
(2)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9个小朋友在跳高,已经跳过去1个,还剩几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