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手段助力数学课堂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大多在黑板上进行的,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为主要方式。
师生之间的互动少,教学的形式单一,学生对知识的接收也只是生硬的学习。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教媒体技术逐渐运用于小学的教学当中,这一技术的运用,使得静态的教学变为动态的教学,学生能体验新奇有趣的教学内容,通过激发兴趣来学习数学,用生动的演示提高学习的效率。
电教媒体的应用拓宽了知识的接受方式,使学生不再拘泥于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去思考。
一、将教学融入问题情境,增加趣味性小学的数学教育是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在小学教育中所学习到的方法,对以后数学体系的构建趁着根基作用。
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技术,将鲜艳的颜色,生动的图画,辅助性的声音等加在教学的课件之中,学生看到与自己兴趣相近的事物,便不会将数学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生动的演示也可吸引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主动探讨。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通过学生对游戏的直接参与,切实体验知识的建立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开动脑筋,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不同的解题思路,这个过程是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开发智力的过程。
例如,在每节数学课开始之前,教师可创设一个新的数学情景,在这个情景下建立一个小故事,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学生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问题上来,在之后的课堂中,学生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在课堂最后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二、突出展示重点难点,使教学简单化单纯的黑板板书很难突出重点难点,学生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抓错重点,搞不懂难点,这对以后的学习都只会起阻碍作用,而电教媒体通过各种形象的演示能够很容易的突出重点和难点,并且可以运用生动的方式按步骤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这样在问题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方便课后的有针对性的复习。
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分析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提升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
电教媒体的应用也可以将所有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将之前的知识与现在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己的脑中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例如,在讲解方程的解的时候,对于将方程左边的值移到右边要改变正负号这一点,就是解方程这一方面知识的难点所在,在黑板上演示学生只能机械地理解与记忆,在运用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
运用电教媒体技术,可以设计一个生动的小动画,来展示移项所需要的改变符号是如何进行的,也可以设计一些反例,展示不改变符号所导致的错误结果,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最快程度理解难点,并且真正能够运用这些知识。
三、普及信息技术,推动数学信息化。
教师应明确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地位,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宽相关知识面,将教学的内容设计的更加通俗易懂,为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例如,在制作教学的课件的过程中,就要大量运用power-point的相关技术,教师需要熟练掌握相关页面的制作,有关动画设置,页面切换等的操作,在掌握基础的操作之后还应不断学习新推出的制作方法,将更加生动的展示方法运用到课件当中,以求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
作为学生,也应在课余时间学习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计算机技术,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还原教师课上所展示的教学方法,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巩固课上所学到知识,并且可以自己制作一些新的课件、例题等,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在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很多的计算机技术,这对当前知识的学习以及以后更多方面的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将电教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数学教学取得更加突出成果的重要推动力。
以往在传统教学中出现的知识艰涩难懂,掌握不牢等问题,通过电教媒体的运用,将问题具体化,简单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得数学这门学科变得有趣,更好理解。
这一系列技术的运用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互动教学的进行也能使教师从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