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分类》说课设计
昆钢五小:马义孝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83、84页《三角形的分类》一课。
二、教材分析:
首先是我对这部分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学生在二年级已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并且在四年级上册已经接触过用集合圈的形式对四边形进行分类,有了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经验,以及在四年级下学过三角形的特性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学好这部分内容,是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更是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基于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和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学生的研究、思考我制定的学习目标是:
1、能够根据角和边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思考、概括等方法来学习新知,感悟分类的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能合理的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它们的特征,感受分类思想。
难点:认识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三角形卡片、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设想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在数学中应用很广。
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一方面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角、边的特点,另一方面要使学生理解分类的思想,掌握分类的方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
数学教学活动必
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在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观察、动手操作、交流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法渗透
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此我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四个环节。
分别是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动手合作、学习新知,激趣练习、巩固新知,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自制活动教具,复习角的知识。
2、复习三角形的知识,让学生说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拿出一个一般的三角形:观察这个三角形的边与边、角与角、顶点与顶点,是否存在差异?各有什么差异?
4、分类是对有差异的东西分类,没有差异,我们就无法进行分类。
大家想想,我们可以找到哪些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线索?
从而得出可以根据角和边分类。
5、引出课题:我们可以根据三角形的特征角和边进行分类,
【我这样的导入考虑的是:在一年级的分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自定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结果与分类标准有关,但是现在已经是四年级了不能在一年级的水平上重复和循环,教学要提升,要进步,我们就必须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标准,运用标准进行合理的分类。
】
第二环节:动手合作、学习新知
(一)教学按角进行分类
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①观察学习袋1中的三角形,自己先对手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可以试着起一
个名字;
②看看同桌是怎么分类和起名字的,是否和你的一样;
③给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听一听同桌是怎么想的;
④准备好你和同桌的意见,争取在全班交流。
【在这个环节我思考的是,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有效分类首先需要大家认同一个共同的标准,而要形成小组学生都无异议的一个标准很难。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选择了先自主学习,在同桌合作学习,最后全班探究的流程安排,我的想法是:首先还是自己想一想,没有自己独立想一想的基础,合作时往往无法参与,也不得要领;所以,最好先让学生“自己先对手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可以试着各起一个名字”。
自遇到问题不能解决了,或者有了想法需要分享、交流和进一步讨论,这时就需要合作了,就可以“给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听一听同桌是怎么想的。
”小组也解决不了的,最合全班进行交流。
】
2、学生按要求进行学习。
学生在分类活动中教师可以强调:是否每个角都要用量角器量一遍。
【我是这样想的,为了更有效的根据角的特征进行分类是这节课的重点,不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追求三角形角的精确度数。
我们不能仅在教估算的时候说估算,而在平常的学习中却忘了运用估算。
】
3、交流汇报
按什么来分?分成几类?学生回答时是教师用课件加以介绍。
钝角三角形有几个钝角?直角三角形呢?锐角三角形呢?
前面都说是一个钝角、一个直角,为什么这里不说是一个锐角呢?
通过探索你还发现了什么?
如:一个三角形里不可能有两个直角或钝角。
任何三角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锐角。
4、游戏巩固(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①露出一个直角(结合课件演示)——学生确认,肯定。
②露出一个钝角(结合课件演示)——学生确认,肯定。
③露出一个锐角(结合课件演示)——不能确认定是锐角三角形。
你能在脑中想象出直角三角形与钝角三角形的样子吗?(闭眼想,演示呈现)露出两个锐角(结合课件演示)——不能确认定是锐角三角形。
【猜三角形,是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三类三角形的理解,特别让学生了解有一个锐
角的三角形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也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并在脑中想出形状,突破锐角三角形三个角必须都是锐角这一难点。
创设这样一个空间,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从而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5、认识三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三角形看成一个大集体的话,这个集体可以分成这样的三类。
先让学生试着在圈里分,边说边完成集合图。
(二)教学按边进行分类
1、寻找好看的三角形(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钝角三角形)ppt出示
你觉得哪个三角形好看?我来采访一下
可能大部分学生选择等腰和等边(因为以前学过对称图形美。
)
为什么觉得它漂亮?
2、交流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让学生测一测边长,并用对称知识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两腰相等,底角也相等)老师转动三角形,如果我这样摆,哪两条是腰?这条为什么不是腰?哪个是顶角?哪个是底角?到这一步我相信学生已经理解等腰三角形了。
3、交流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等腰三角形只有两条边相等,这个三角形更厉害了,它有三条边相等,也是一个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没有顶角和底角之分?
【在教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时候,我注意利用以前学过的对称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这也是我本节课设计处理的一个亮点。
】
4、让学生找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应用,教师ppt介绍。
【联系生活,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三环节:激趣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87页第五题:画出蚂蚁进洞的路线。
2、在钉子板围出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3、和三角形告别
【在练习设计上,我紧紧围绕本课重点,分层练习,有效巩固所学知识,激趣练习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人人都能从中有各自的收获。
】
第四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首先我用提问的方式,先让学生说说:你觉得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你有什么收获?
【这样的提问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本节课知识技能目标,板书设计应尽量简洁、明快,既体现出数学的简洁性,又体现出数学的数学美,使板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这样一种教学理念。
让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