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


拓展知识
设问3: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与低 气压控制下的天气相同吗?如果 不同,有什么不同?
低气压 上升气流 (赤低、副极低) 高气压 下沉气流 (副高、极高) 多雨 少雨
拓展知识
设问4:各个不同的风带控制下的 天气相同吗?如果不同,有什么 不同?
高纬

低纬
少雨
多雨
(信风.极地东风) 风 低纬 高纬
c
3、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三圈环流的近地面除中纬度是西风外,高纬和低纬都是 东风。 B、副热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上升气流都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C、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 4、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双选) A.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 B.地球自转偏向力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 A.向东飘扬 B.向西北飘扬 C.向南飘扬 D.向东南飘扬 ( AB )
锋面
丙 甲
丁 60º 乙
甲、乙气压带的名称? 丙、丁风带的名称?
甲:极地高气压带(90º NS );乙:副热带高气压(30º NS)
丙:极地东风带;
丁:盛行西风带
拓展知识
设问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 气压带的形成原因相同吗? 设问2: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 气压带的形成原因相同吗?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六风七带)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1、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规律: 北移 冬至 —— 夏至: ①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同步 夏至——冬至:南移 ②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向北移动(夏半年太阳 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冬季向南移动(冬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气 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幅度大约5°左右 ③大致是夏季向高纬移动,冬季向低纬移动。 ——幅度大约5°左右
探究活动3
直布罗陀海峡
北纬300
夏季:风浪很小 冬季:风浪很大
赤道
南纬300
探究活动3
直布罗陀海峡
北纬300 赤道
南纬300
夏至日
冬至日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观察气压 带、风带 的季节移 动图,回 答下列问 题
1、气压带、风带随 太阳直射点 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 2、就北半球来说,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地球自转使其偏;
地球公转使其移; 海陆分布使其断。
探究活动1
赤道和南极之间的热力环流能不能将氟氯 烃化合物带到南极上空?


赤道
高 低
单圈环流: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 不公转的条件下形成的。
假设1
假设: 1、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2、地球不自转,无地转偏向力 3、地球不公转,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单圈环流

北极
冷 极地高气压带

赤道

赤道低气压带
试一试
900N
600N 在图中作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 在图中画出南半球的近地面气压带风带。 0 30 N 00 300S 600S
低纬环流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 纬 西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
高纬环流
中纬环流
地 东 风 极地高气压带 900S
——暖而轻的盛行西风与冷而重的极地东风 在南北纬60º 附近相遇,形成锋面,称为极锋。
赤道
极地高气压带 冷
南极
思考
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 存在地转偏向力,迫使运动着的大 气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 偏转,这样能否形成单圈环流呢?
第二步:
假设: 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 地球不公转,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1.地表均一 2.地球自转---受地转偏向力 3.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中 纬 西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因素
东 中
赤 道 低气 压 带 南 信 风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纬 西
热力因素
南北对称 风 带:六个风带,南左北右 问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何规律?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 地 东 风 气压带:四高三低,相间分布 极地高气压 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 形成、分布
复习回顾:
1.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画出热力环 流简图。 2.近地面和高空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和等压 线的关系。两种运动的受力状况如何?(画 图)
热力环流的形成
低 高 低
高 冷却 B 南极
低 受热 A 赤道

冷却 C 北极
思考:从全球太阳辐射在高低纬度的分布来看,地 想一想:现实中赤道与极地之间的 球上的热源和冷源分别是什么地区? 这种热力环流是否存在?
( B)
7.下面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低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C.全球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8.节日里,人们常常用放气球的形式庆祝。如 果用相同的氢气球在不同的纬度进行施放,上 升最快的地区是( ) A.极地地区 B.副极地地区 C.副热带地区 D.赤道地区 9.氢气球在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便会破裂,其 主要原因是( ) A.高空有强烈的太阳辐射 B.高空空气稀薄,气压低,气球因膨胀破裂 C.升空后由于气温上升导致膨胀破裂 D.上升后由于气温下降,低温使气球爆炸
10.如果气球在英国伦敦释放,在正常的 天气情况下刚刚释放时其水平运动的方向 为( ) A.向西北方向 B.向东北方向 C.向西南方向 D.向东南方向
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的运动 的是 ( C)


C
D
马纬度名称的来历
大西洋中有一块位于南纬30度左右的水域被称作马纬
度.何以称“马纬度” 溯其源,几百年前,一艘运载马匹的
想一想 英国
北欧 北极 60° 30 ° 酸雨是大气环境问题之一,北欧 赤道 近年来森林大面积遭受酸雨危害, 0° 而北欧各国却纷纷把英国告上法 庭。 1、你认为北欧国家将英国告上 法庭有道理吗?为什么? 2、大气环流对大气污染方面有 何作用? 南极
赤道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四高三低,相间分布; 高中低纬,南北对称; 冷热不均使其动;
二、 三圈环流(地表均匀,且地球自转) 极 锋
极地高气压带 极 地 东 风 60º N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 行 西 风
N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º




赤道
赤道低气压带
三圈环流.swf
解说
导航
热力环流 海陆影响
水平运动 季风环流
理想环流 课堂练习
三圈环流 影响气候
风带移动 主页
探究活动2
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三圈环流。 以赤道地区为例探讨氟氯烃化合物可能沿着怎样 的路线来到南极地区?
(中纬西风)
冷、干 冷、干 暖、湿 凉、干 热、湿 凉、干
热、干
暖、湿
热、干
暖、湿 冷、干
暖、湿 冷、干
巩固练习
1、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 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 )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极地附近
c
2、在南北纬30°附近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原因是 ( ) A.空气在这一带大量收缩下沉 B.近地面气压较低,使高空空气下沉补充 C.由赤道上空流来的空气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聚积产 生下沉气流 D.空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气流
就北半球 来说, 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气压带、风带移动
【反馈练习】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气压带,空白部分表示风带, 读图完成题。 1.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图中字母a所示地区在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 A.低温少雨 B.高温多雨 C.低温多雨 D.高温少雨
学习目标 1.大气环流的概念及作用 2.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 成与分布 3.能够绘制全球气压带、 风带分布图
一、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的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它反映了全球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作用
(1)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
即促进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2)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思考:全球性的大气到底是怎样有规律运动的?
帆船横渡大西洋驶往美洲,当船 进入这个地区后,天气突 然变得无一丝风帆船无法借助风力前进,只能在海 面上 慢慢徘徊,几天后仍无风.这时,船上的淡水快要用光,海员 们用水尚 且难以解决,马匹的饮水就更谈不上了,海员们
只得忍痛割爱,把这些准备 运往美洲的马匹全部推入海
中.说来也怪,自从马匹被大海吞噬后,这艘船居然度过难 关,绝路逢生,最后到达了美洲大陆.为纪念这次事件,人们 把 这一海域起名叫“马纬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