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态心电图的回顾与发展.ppt
动态心电图的回顾与发展.ppt
合征频繁住院治疗,心电图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抗心律失常药 物 无效 。脑电图可见棘慢波 。
平素心电图可见室早、频发室早、房早、房速、心房颤动、
窦房阻滞等多种心电图异常。 为鉴别癫痫还是心原性晕厥,于2003年2月29日植入体内植入
式Holter,一个月后发病,记录的心电图结果排除心原性晕厥,
更为精细的心电图。经过数学校正,
使原来的4个波增加为5个,并命名 为P、Q、R、S和T波。 1903年,Einthoven的《一种新 的电流计》论文发表,其记录的心 电图及命名法立即得到广泛承认。 1903年被确定为心电图开始应用的
时间。
1903年心电图临床应用开始。 1903年Einthoven发表的心电图
Holter故居,敲门后才知90岁的仍健在的Holter夫人不在家
只能留影,遗憾而归
小镇中的 Holter街
动态心电图技术迅速发展
动态心电图技术迅速发展
40年来,Holter技术迅速发展
通道:1-2-3——12导联
记录:磁带——闪光卡、携带式硬盘
功能: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起搏器通道——心
1、长程记录(磁带)
2、快速解读(视听信
号叠加显示仪)
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1961年,Science
“心脏研究的新方法”标志 Holter技术正式问世
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Holter技术问世三步曲(1933-1961年)
1、远距离刺激及生物磁学 3、动态心电图
2、无线电心电图(远距离接收)
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动态心电图的发明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3年~1939年(6年)
N.J.Holter:“用弓箭射远方的鸟”
最终:创造生物磁学
与Gengerelli完成
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A
受Galvani蛙实验的启示:雷电-刺激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完 成对青蛙远距离刺激。 1、刺激器-直接刺激蛙 2、切断两者连接-直流、交流均无效 3、将蛙体用通电线圈包裹(将无线 电信号变为直流电刺激),远距离 刺激有效
动态心电图检出无症状性缺血
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1983年7月21日晚N.J.Holter因癌症与世长辞,终年69岁
1933-1961年,历时28年的研究,
动态心电图技术最终问世,Holter NJ给全人类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产, 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战期间,因为没有深海探测技术, 德国法西斯的潜艇肆无忌惮。应征加 入海军的Holter发明了干扰潜水艇袭
植入性Holter系统的组成
1. 体内植入部分
*体积 61 x 19 x 8 *植入时有字面朝向皮肤 *内含环行记录器及QRS波
群感知器(第二代)
宽 19mm
厚 8mm
长 61mm
植入性Holter系统的组成
2. 体外触发器
体外触发器由患者佩带,症 状出现时,患者通过触发器启
动记录心律失常事件。
1887年,Waller应用 Lippman汞毛细管静电计记 录了人类第一份心电图。
Waller在他的实验室
V1 V2
Waller 1887年记录的第一份人类心电图, 并将该图中的两个波分别标为V1和V2。
心电图之父 Willem Einthoven
Einthoven1860年5月21日 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10年后返回荷兰。1879年在 Utrecht大学攻读医学。1885 年任Leiden大学生理学教授, 直到1927年9月28日逝世。 Einthoven历经13年 (1887~1900)改造毛细管电 流计最终失败。 Willem Einthoven(1860~1972)
心电图先驱 A. Waller
Waller多年致 力于心电现象 的记录与研究。
A. Waller与他的实验狗Jimmy
心电图先驱 A. Waller
Waller的实验狗
Jimmy,它的脚连着 记录电极导线,并
踏在充满导电液的
容器中。
心电图先驱 A. Waller
毛细管电流计
心电图先驱 A. Waller
1900年Einthoven放弃毛细管电流计,研制悬线式电流计,根据楞次法 则,使带有微弱心电的导丝在磁场中做微弱的活动,记录出心电图
心电图之父 Willem Einthoven
第一台弦式电流计, 现陈列在荷兰 Leiden纪念馆
心电图之父 Willem Einthoven
Einthoven应用弦式电流计记录到
发射器
放大器
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发射器
放大器
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第三阶段: 1954-1961年(7年)
N.J.Holter:“工程师探测矿山,
不能凭一块矿石” 最终:完成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动态心电图技术关键: 长程记录(磁带)
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动态心电图技术关键:
Holter研究基金会
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B: 进一步发展为无线电心电图 脑电、心电信号放大 发射
85磅
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生物直流电信号 调制成无线电信 号后发射,远处 接收其接收构成 无线电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1947年,庞大的背负式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
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医院进行随访,从Holter记录心电图发现本次晕厥发作
系VT所致,3天后植入双腔ICD,2个月随访时,ICD治 疗记录显示:植入后共发生心动过速14阵,其中12阵
为非持续性,3阵持续性VT经ATP治疗终止。
Holter记录显示室速发作并自行终止
病例介绍 2
患儿女,9岁,自4岁起多次发生突发性意识丧失,以阿斯综
动态心电图的回顾与发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郭继鸿
动态心电图: 心电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心电图先驱 A. Waller
Waller是英国杰出的生理学 家,1856年6月12日, 出生 于法国巴黎,先后在法国、 德国、英国就学,主攻生理 学,在圣马丽医院教授生理 学16年。1902年任伦敦大学 生理实验室主任。1922年3月 11日逝世于伦敦。 1887年, Waller应用毛细 管电流计,在体表记录出首 例心电图 Augustus D. Waller(1856-1922)
植入性Holter的程控与随访
3. 记录参数设定
记录的触发模式
A. 手动模式:患者根据症状经触发器触发记录。
B. 自动模式:感知器感知到设置的心律失常后自
动触发记录。
植入性Holter的程控与随访
自动触发的三个条件:缓慢心率、快速心率、停搏。
植入性Holter的程控与随访
3. 记录参数设定
记录总时间设定: 21min 42min(常选择42min) 记录模式: A(1次)、B (3次)模式的手动触发。
2.体程控与随访仪
植入性Holter系统的组成
1. 体内植入部分
* 容积 * 重量 * 采样率 * 寿命
Positive
探察电极
8cc 17g 100 Hz 9526-14月 6191-24月 0.85-32Hz 1~8倍
Negative
无关电极
* 带宽 * 分辨率
A. 触发开关 B. 触发有效指示灯(绿) C. 触发失败指示灯(黄) 触发需靠近记录器。
植入性Holter的植入过程
1、选择植入部位
位置:胸骨左、左锁 中线右、一肋下、四肋上
胸骨 左锁中线
第一肋
第四肋
要求:受活动、体位
变化影响小,记录波形、 幅度相对高。
植入性Holter的植入过程
植入性Holter的植入过程
C、D 模式既有手动触发( C 1次, D 3次),又
可自动触发( C 13~14次, D5~6次) 。
植入性Holter的程控与随访
A B C D
植入性Holter的程控与随访
4. 随访步骤
(1)随访设备 Medtronic公司9790 系列程控仪 Reveal Plus软件
9766A程控探头
自动激活 ( A)
植入性Holter的程控与随访
自动激活点 (A)
病人激活点 (P)
植入性Holter的程控与随访
植入性Holter的程控与随访
植入性Holter的适应症
适应证:
不明原因的晕厥
晕厥先兆
发作性头晕 不明原因的反复发作的心悸 癫痫和惊厥
植入性Holter病例
病例介绍 1
患者男,80岁,反复晕厥,多次住院未查出病因。于 2002年4月植入体内植入式Holter。6月因晕厥发作到
心电图之父 Willem Einthoven
1887年 Waller记录心电 图的成功激发了 Einthoven对心 电图的研究兴趣。 1895年,
Einthoven开始
改进汞毛细管静 电计。
随着汞毛细管静电计的改进,能够记 录到更多的心电图波,并分别命名为 A、B、C、D波。
心电图之父 Willem Einthoven
普通软盘
植入性Holter的程控与随访
(2)随访过程
开机
将9766A程控探头放置于记录器上方
选择进入询问程序中的其他 选择Reveal Plus9528并进入(探头绿灯亮)
屏幕显示出随访前记录的每次心电图的趋势图
将选择的趋势图放大,可见所选择一次记录时间内的Holter
植入性Holter的程控与随访
4、线圈刺激断电后刺激无效
B 证实青蛙的神经的单次电冲动可以转变成磁场并推演出心磁图,此 前物理学的电磁转换已被熟知, N.J.Holter发现了生物电-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