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回顾剧本的主要特点,为接下来编写剧本做好准备。】 三、明确编写内容
1•根据上节课所学,你们觉得《将相和》这个故事,编成剧本,编几幕合适?
哪三幕?(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第一幕《完璧归赵》剧本的编写。
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这一幕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3.从故事发生的地点来看,这一幕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哪一部分更精彩一 些?(第二部分)一一那我们就先把目光聚焦到秦国宫殿。
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板书:符合性格)
(二)表情、动作描写要揣摩心里
同学们,有了人物语言,故事就有了情节。不过,要想让故事情节更加精彩,
我们还需要关注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那么,表情和动作在剧本中有什么作 用呢?
我们来读一读《半截蜡烛》中杰奎琳的台词,感受一下。
出示: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
3■如果换作赵王,作者又会怎样来写他的语言呢?.
出示:“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作者妙用标点分号;借助语气助词“吧”写出了赵王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的性 格特点)
4.指导朗读:同样是语言描写,但是,人物的性格不同,说出的话也就不一样。
再来读他们的语言,感受他们的不同性格。
【设计意图:通过集中对比朗读,再次感受不同的语言描写展示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 的人物说话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同时也更好地感受表达方法的在体现人物性格上的作 用】 师小结:同学们,“言为心声”,所以我们在为人物设计台词时,一定要关注表达,使
教学目标:
1.充分了解剧本的主要特点,能编写简单的课本剧。
2.能够根据故事情境编写人物对话,并使人物的语言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准确把握故事的发生时的氛围,并能根据剧情写出场景描写。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将相和》这篇课文,知道了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
《将相和》这个故事,流
传广泛,不仅编排在我们语文课本中,还以不同的形式搬到了舞台上。(出示课 件——京剧版的《将相和》;秦腔版的;电视剧版的。)
《将相和》读写结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
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完
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 结果。
三个故事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即第一个故事是第二个故事的起因, 前两个故事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 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结果。第三个故 事又是第一、二个故事的结果。故事中的人物各有特点,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 强暴又顾全大局;廉颇性格粗犷、豪放,又不乏勇于改过的精神;秦王显贪婪、 傲慢虚伪;赵王则是胆小怕事,优柔寡断。
师小结:是的,即使是再生气,也是有礼有节。看,一个称呼,也能体现出人物
的性格。(板书:借用称呼)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语言,引领学生明了语言描写写出人物性格的方法。正所 谓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要想让学生编好剧本,仅仅知道人物性格特点是不够 的,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写出人物性格的方法。】
2.我们再来看看,同样是生气,廉颇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呢?
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课文中,作者通过具体的语言描写,使蔺相如
和廉颇的形象栩栩如生。在学习过程中,引领学生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作者是怎
样通过语言来体现人物性格的就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故
事情境,依据人物性格特点,为人物设计语言,既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课 文,又能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描写人物语言的方法。 这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 习的难点。
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杰奎琳 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
是我实在太困了。
1.对比着读一读,体会一下杰奎琳的表情描写有什么作用?
2.再读,体会怎样才能写好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描写?
师小结:要想写好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我们需要好好揣摩人物的心理。(板书:
揣摩心理)
【设计意图:完整的故事是很长的,课堂上要完成全部编写是很难实现的。 这就 需要集中引领,而后放手,学生自主完成。这一环节就旨在选出故事中最精彩的 部分,作为集中学习的点。】
四、品读语言感悟方法鲁迅先生曾说:“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那 我们就先来读一读文中的语言,看看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的。
出示:“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
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作者又是怎样来刻画廉颇这一人物的形象的呢?
(作者运用“爬”字;妙用称呼“他蔺相如”;以及对比的写法体现廉颇粗犷的 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通过语言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的基础 上,让学生交流廉颇的语言描写,意在加深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同时,在交流的 过程中总结出新的方法。】
出示:“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
(1)这句话写出了一个怎样的蔺相如?从哪读出来的?(从“拼了” 、“! ”可 以读出蔺相如非常勇敢)
师小结:巧用词语可以很好地写出人物的性格。(板书:巧用词语) 小小的标点可以通过语气来塑造人物形象。(板书:妙用标点)
(2)蔺相如如此生气,却仍称秦王为“您”。这个“您”字写出了什么?(有 礼貌)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剧本中人物的表情、 动作描写的作用,明确写好
人物动作、表情的方法,为接下来编写剧本做好准备。】
(三)场面描写要推进剧情
同学们,有了这些描写,剧本就成功了一半。要想让剧本更完美,还需要进 行场面描写。通过《半截蜡烛》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场面描写在剧本中主要起什 么作用?(推进剧情的发展) 板书:推进剧情。
同学们,这个故事这么吸引人,你们想不想编个课本剧来演一演呢?
【设计意图:以图片的形式唤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本堂课学习的主题】 二、回顾剧本特点
在上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剧本《半截蜡烛》,大家还记得剧本有哪 些特点吗?
小结:一般来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写在剧本的开头。场面描写 写在中括号里,人物的表情动作则写在小括号里。